百歲老人都鍾愛這些食物,吃了不僅少生病,還長壽!

2020-08-06     中健康養

原標題:百歲老人都鍾愛這些食物,吃了不僅少生病,還長壽!

健康長壽該怎麼吃?長壽老人的飲食是什麼?養生學家和營養學家在大量調查中發現,長壽老人的日常飲食有這些愛好。

喜歡喝粥

從飲食習慣看長壽老人無一不喜歡喝粥。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與其夫人都是百歲老人,倆人尤其喜歡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麥片加入250克開水,沖泡2分鐘即成粥。天天如此,從不間斷。上海的百歲老人蘇局仙先生,一日三餐喝大米粥,早晚喝稀粥,中午喝稍稠粥,每頓定量為一淺碗,已形成習慣。他們說:「喝粥渾身舒坦,對身體有益。」

歷代醫家和養生學家對老人喝粥都十分崇薦。《隨息居飲食》說:「粥為世間第一滋補食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補脾、清肺、潤下。清代養生家曹慈山說:「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計頓,亦能體強健,享大壽。」

喜歡吃小米

老人最喜歡小米,把小米當成最好的滋補佳品。體弱有病的老人可常用小米滋補身體。小米益五臟,厚腸胃,充津液,壯筋骨,長肌肉。

清代有位名醫說:「小米最養人。熬米粥時的米油勝過人參湯。」可見,長壽老人喜歡「米」很有道理。

小米雜糧粥

原料:小米100克,綠豆20克,黑豆20克。

做法:黑豆提前4小時泡好,將小米、綠豆清洗乾淨,一起放入鍋中(最好是高壓鍋),煮好後趁熱食用。

小米雜糧粥非常適合夏季晚上食用,配合蔬菜和肉類,使得營養更加均衡。

珍珠玉米當主食

玉米,別名玉蜀黍、苞谷、珍珠玉等,它與水稻、小麥並稱為世界三大農作物,是世界公認的「黃金作物」,也是長壽老人離不開的主食。

美國醫學會作過普查,發現美國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沒有一個高血壓、沒一個動脈硬化。原來是吃老玉米吃的。醫學研究中發現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亞油酸、穀物醇、維生素E,所以不容易發生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從長壽老人的體質看,他們很少有高血壓和動脈硬化,這與他們把吃玉米當成主食密切相關。

每天一斤奶

喝奶是長壽老人的普遍習慣,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壽星更是這樣。 據說,美國現有25000名百歲壽星,其中80%為女性,她們的飲食習慣普遍是喝奶。

牛奶營養豐富又比較全面。奶中賴氨酸含量較高,膽固醇含量低,碳水化合物全部為乳糖,在腸道中可以轉化為乳酸,有抑制腐敗菌生長的作用。牛奶含鈣很豐富,吸收率也很高,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D、核黃素等,這些對老人來說是必要的、有益的。

每天一個雞蛋

每天吃一個雞蛋已成為長壽老人的普遍習慣。

百歲壽星,著名經濟學家陳翰笙博士根據營養學的安排,每天飲食堅持「三個一」:「早上吃一個雞蛋,晚上喝一杯奶,中間吃一個大蘋果。」他一日三餐多吃素,少吃肉,科學安排飲食,吃出了健康。

西洋參枸杞蒸蛋

材料:西洋參 5~10 克,研磨成粉;雞蛋兩枚,攪勻;枸杞 5 克。

做法:將三種食藥材混合一起,每日早晨蒸熟食用,同時還可用大棗 5 枚,泡水喝。

吃紅薯

吃紅薯是長壽老人的一大喜好。老人說:「紅薯是個寶,頓頓離不了。」

醫學研究,紅薯有五大功效:

1.和血補中,營養豐富;

2.寬腸通氣,促進排便;

3.益氣生津,增強免疫;

4.含抗癌物質,能防癌抗癌;

5.抵抗衰老,防止動脈硬化;

紅薯還具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避免了活性氧誘發癌症。又因紅薯中含鈣、鎂較多,所以能防止骨質疏鬆症。由此可見,紅薯不愧為長壽老人的飲食一寶。

普遍愛吃豆腐

老人們普遍愛吃豆腐。他們說:「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隨息居飲食譜》謂:「處處能造,貧富攸易,詢素食中廣大教主也。亦可入葷饌。冬月凍透者味尤美。」

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異黃酮。豆腐具有益氣、補虛、降低血鉛濃度、 保護肝臟的功效, 常吃豆腐有利於健康和智力發育。 老人常吃豆腐對於血管硬化、骨質疏鬆等症有良好的食療 作用。

老人最愛的蔬菜

大白菜,平常菜,老年人,最喜愛。味道鮮美,葷素皆宜,是冬令佳蔬。

老人常說:「白菜吃半年,大夫享清閒。」可見,常吃白菜有利於去病延年。大白菜含有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粗纖維、胡蘿蔔素,還含有分解致癌物質亞硝胺糖酶。從藥用功效說,大白菜有養胃、利腸、解酒、利便、降脂、清熱、防癌等七大功效。

白菜燉豆腐

材料:白菜、豆腐適量。

做法:白菜切段,豆腐切塊。 豆腐和白菜各下水焯一下,撈出瀝干;鍋中倒植物油燒熱,放入姜蒜蔥,炒香;放入豆腐略煎一下,加水(或高湯)小燉一會兒;放入白菜翻炒幾下,最後調入鹽和雞精即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LT3wnMBURTf-Dn5_V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