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被後金所殺,他卻對清朝忠心耿耿若沒他牽制,吳三桂或能成功

2024-07-14     歷史戰爭

尚可喜,出生於山西洪洞的一個貧困家庭,他祖上世代務農,並沒有出過什麼驚天動地的人物。到尚可喜這一代,他在家裡排行第四,家裡並沒有起色,反而因為戰亂全家人被迫流離失所。

尚可喜十八歲時,後金入侵遼瀋,尚可喜的母親死於戰亂當中,他和父親為了在亂世中活下來,被迫加入明軍,兩人後來都在皮島上跟隨毛文龍。只可惜父子兩人團聚不久,尚可喜的父親就被後金人殺了,毛文龍就讓尚可喜接管父親的部隊。

按理來說,尚可喜應當對後金恨之入骨,因為正是他們的入侵,才使得尚可喜的父母慘死,一家人流離失所。

尚可喜一開始的做法,也表現出他抗金的決心。毛文龍被袁崇煥斬殺後,皮島發生兵變,東江總兵黃龍被叛亂的將領拘禁。尚可喜得知後,不僅沒有呼應兵變,還趕忙率軍前往皮島,將叛亂鎮壓,並支持黃龍出來重新主持事務。

吳橋兵變發生後,尚可喜也是毛文龍部下中為數不多的願意為朝廷作戰的將領。尚可喜率軍與叛軍作戰,先後殺耿仲裕、王應元等人,又將占據旅順的高成友驅逐,使得黃龍得以入駐旅順。

可以說,在平定皮島之亂和吳橋兵變中,尚可喜是出了大力氣的。然而,任誰也沒有想到,僅因為祖大弼的懷疑,尚可喜就背叛了明朝。

崇禎六年,尚可喜圍追堵截逃亡海上的孔有德等人,由於遭遇颶風,尚可喜的水軍走散,很久之後才登陸登州。由於發動叛亂的將領大多都是毛文龍的舊將,所以祖大弼對於來晚的尚可喜勢必會懷疑。黃龍得知後,搭救了尚可喜,讓他得以回到旅順。

為了表彰尚可喜,黃龍還擢升尚可喜為副將,駐守廣鹿島。然而不久以後,尚可喜的靠山就倒了,孔有德等人引金兵攻陷旅順,黃龍被迫自殺,留在旅順的尚可喜百餘家眷也全部投水自盡。

又是金兵讓尚可喜失去了親人,按常理來說,本就抗金堅決的尚可喜,應當更加堅定決心。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由於受到接替黃龍職務的沈世魁的打壓和誣陷,尚可喜竟然有了投降後金的心思。

尚可喜在得到皇太極肯定的答覆以後,率軍席捲劫掠廣鹿島等地,裹挾上萬軍民,斬殺逮捕拒絕投降的將領,然後便帶著轄下五島的軍資器械從海上投降了後金。

皇太極大喜過望,以極高的禮節接待尚可喜,並將尚可喜的軍隊命名為「天助軍」。清朝建立後,皇太極加封孔有德為恭順王,耿仲明為懷順王,尚可喜為智順王,由於三人都帶有一個「順」字,所以他們也被合稱為「三順王」。

在清初加封的六位漢人王中,三順王是掌管實權的,比如尚可喜,他的手上就握有重兵,尚可喜本人還被編入漢軍鑲藍旗。皇太極如此看重尚可喜,當然是有原因的。投降清軍的明軍將領並不少,但像尚可喜這樣忠心的,卻不多見。

從投降清軍以後,尚可喜就成為清軍的開路先鋒,不論是征討朝鮮,還是重要的松山、杏山之戰,尚可喜均在其中發揮了作用。

明朝滅亡以後,尚可喜又跟隨吳三桂入關,與李自成戰鬥,並擊敗了李自成的部隊。殺完李自成以後,尚可喜又率軍沿天津、登州、武昌、岳陽、南雄、韶州、英德、清遠等城,圍攻廣州。

可以說,在平定南方的過程中,尚可喜打得比清軍還積極。清軍基本上沒有花費什麼力氣,尚可喜就幫助他們攻破了南明的防線。在與南明作戰的過程中,尚可喜的水軍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順治七年,尚可喜的大軍勢如破竹,攻打廣州。南明的兩廣總督杜永和拒絕投降,與尚可喜率領的軍隊展開激戰。在圍攻長達十個月以後,廣州城破。

入城以後,尚可喜命令將俘虜全部斬殺,並將餘下的人驅逐到海邊,讓他們活活溺死。清軍還在廣州城內進行了屠殺,殺盡了其中的少壯男子。經過統計,死者高達七十餘萬,史稱「庚寅之劫」 。

幫助清朝打下南方以後,尚可喜又一路追擊抗清將領李定國,將南明最後的抵抗力量消滅。為了讓尚可喜繼續充當清朝統治南方的代言人,順治皇帝讓尚可喜統御廣州。

後來,康熙打算三藩全撤,吳三桂得知以後,打出了「興明討虜」的旗號,起兵反清。很快南方將領百姓一齊呼應,雲南、貴州、福建、江西、廣西等地皆舉起反清大旗,南方諸省光復。

位於廣東的尚可喜麾下也有將領支持反清,尚可喜的兒子尚之信也勸父親投靠吳三桂。可是尚可喜卻拒絕了兒子的請求,他們誅殺想要反清的將領,堅決抵禦吳三桂的軍隊。

正是由於尚可喜的堅決抵抗,使得數十萬大軍被廣東牽制,始終無法北伐。在尚可喜的牽制下,清朝贏得了時間,他們調集大軍,吳三桂的局勢也愈發危險。

康熙十四年,尚可喜身體已經衰弱,但他依舊指揮全軍,為清朝抵禦南方諸軍。次年,忍無可忍的尚之信發兵圍攻父親的府邸,尚可喜得知後欲懸樑自盡,後被手下救下。不久以後,尚可喜就因病去世,臨死前,他還把皇太極賜下的冠服穿上,並說出了:「吾死之後,必返殯海城,魂魄有知,仍事先帝。」(《清史稿》)

尚可喜所說的先帝,當然是指皇太極等清朝皇帝。對於尚可喜而言,他已經徹底將自己當成清朝人了。

其實客觀地講,尚可喜背叛明朝,是有情可原,畢竟有人想誣陷謀害他,拚死作戰卻被自己人陷害,一怒之下投降清軍無可厚非。

可是,尚可喜投靠清軍以後,卻充當清軍的急先鋒,入侵明朝比清軍還要積極,南征北戰,幾乎為清朝打了所有的仗,期間還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庚寅之劫」,殘殺了數十萬同胞,這就實屬令人不齒了。

參考資料:

《清史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4717e0183f4390f3b175562de5e40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