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不尋家中寶,一朝單看門前草!他竟是帝國千年最後一絲餘暉!

2023-11-28     三目史官

原標題:百年不尋家中寶,一朝單看門前草!他竟是帝國千年最後一絲餘暉!

俗話有云:「百年不尋家中寶,一朝單看門前草。」說的就是無論一個人,還是一個家庭,或者是一個大家族,不管是如何的家大業大,春風得意之時,千萬不要去顯擺有多少榮華,多少富貴,聰明之人只要看一看這一家府門前的青苔野草,也就能料定出這一門戶的興衰與榮辱。

話說乾隆四十七年,清仁宗嘉慶皇帝的次子愛新覺羅旻寧在北京呱呱墜地,這是一個改變偌大天朝上國命運的孩子。嘉慶十八年,已成年的他跟隨父皇嘉慶帝前往熱河承德避暑山莊的木蘭圍場,進行傳統秋獮,也就是滿清貴族邀請蒙古王公們進行的傳統狩獵。

打獵還沒有結束,嘉慶帝就讓皇次子旻寧先行回到北京處理一些事務,沒想到白蓮教徒居然趁皇帝不在之時,對皇宮紫禁城進行了侵犯,叛亂教徒直接衝擊到了皇帝起居的養心殿外,當時旻寧在場,居然鎮定自若地從身邊侍衛手中拿過一枝火槍,立馬將兩名犯闕教匪擊斃。白蓮教眾沒見過這樣能隔空取命的利器,嚇得四下潰散,後來清軍大部隊趕到,終將叛亂平定下去。

當嘉慶帝得知平日看似文弱的旻寧在危急時刻能如此神勇鎮定,立馬將他封為最高爵位,號為「智親王」,並將那柄火槍賜號「威烈神槍」。沒多久,回到北京之後,嘉慶帝又當文武大臣面稱讚旻寧:「忠孝兼備!」而旻寧並沒有一點驕傲之色,而是跪地謝恩道:「當時事發突然,教匪四面而入,宮中起初儘是宦官宮女,根本無力抵擋,因此兒臣只有挺身而出,先嚇退反賊,實在是勢不由己,現在想來真是非常後怕!」嘉慶帝聽了之後,更覺得他誠實低調,愈加信任他了。

嘉慶帝去世前,叫親信大臣們將傳位密詔從太和殿的「光明正大」匾額後取下來(這是康熙帝當年傳位雍正,雍正再傳給乾隆的老辦法),那是嘉慶四年就立好的儲君遺詔,也就是皇四子為皇太子承嗣帝位。

旻寧繼承帝位之後,改年號為「道光」,意味著他要將大清從大道帶向光明,道光帝於公元1821年登基,在位三十年,迄今恰好三百年,而在道光二十年爆發的改變近代中國國運的鴉片戰爭,距離旻寧意氣風發坐上龍椅才二十年時間。

道光在位期間,日常工作最多的就三樣,一個是擠出銀兩對四處賑災,而且旱災特別多,道光帝由此也練就了一門神技能「祈雨」,在《清史稿》中就有多次記載他在密雲黑龍潭祈雨,而且還很靈驗地天降甘霖,以解旱情。第二件就是安撫四夷外蕃,這裡指的是大清國周邊稱臣的小國,像李氏高麗、阮氏安南還有琉球國等,鴉片戰爭之前大清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朝貢體系還是相當堅挺的。

第三件也就是道光帝最為自豪的功績,即平定回疆張格爾叛亂。這是道光六年發生的一件大事,當時由正白旗大臣長齡和漢臣大將楊芳共同領兵征討張格爾叛軍。在平叛期間,他還不忘多次祈雨顯聖。道光八年,長齡就奏報張格爾已被擒獲,道光帝高興得立馬將長齡封為威勇公爵,而楊芳也被封為了果勇侯。同年二月,文武群臣都向道光帝表示,平定回疆是天大功勞,應該給皇帝上尊號以示天威,可道光帝卻在他的高光時刻謙虛地推辭了,這在封建帝王當中確也是難能可貴的。

到五月的時候,張格爾被押送到北京,道光帝親自告祭太廟,並登臨午門受獻俘禮。又親自在朝堂之上審訊張格爾,最終將張格爾處於磔刑,參與平定回疆的四十名功臣及軍機大臣全被描圖畫像列入了大清功臣紫光閣中,這也是大清作為兩千年中國封建時代最後一個王朝,發出的最後一絲讓人炫目的帝國餘暉!

可等到同年道光帝生日萬壽節的時候,為了提倡節儉,避免鋪張,旻寧居然宣布禁止設宴慶祝。道光十一年,旻寧開始起用林則徐。這一年英國商船在廣東的不法行為,受到旻寧和清廷的高度關切。九月的時候,旻寧還親下聖旨表彰高麗國王李鍚拒絕與英國通商的行為。

道光十九年,旻寧無法容忍英國在中國販賣鴉片的行為,立即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處理相關事宜。十一月,林則徐宣布與英國切斷貿易往來。惱羞成怒的英國人派出軍艦在廣東沿海挑釁,被林則徐嚴防部署所阻,圖謀不能有所得逞,於是北上廈門,又被福建水師提督陳階平所驅趕。

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軍艦繼續北上,攻陷了浙江定海縣,知縣姚懷祥等以身殉國。沒多久英艦抵達天津大沽口,京師震動。道光帝旻寧為了及早息事寧人,將林則徐、鄧廷楨等對英強硬派大臣革職議處。道光二十一年,英軍進犯廣東虎門,旻寧派出奕山為靖逆將軍前去抵抗,卻被英軍擊敗。同年,旻寧冊封安南阮福暶為國王。

道光二十二年,林則徐被發配到新疆伊犁戍邊。同年,英艦進犯江寧省城(南京)。旻寧命伊里布與英國人議和。道光二十三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江寧條約》(南京條約)簽訂。旻寧曉諭群臣道:「天下有失,罪在朕躬,卿等善為之。」

道光二十六年,旻寧命盛京、直隸、江南、浙江、福建、山東、廣東七省將軍、總督、撫巡加強練兵和籌辦武備,同年在北京旻寧還檢閱了火器營。這一年,李氏高麗、安南、琉球依舊向大清朝貢。道光三十年,旻寧身體大為不適,沒多久已是奄奄一息。臨終前將皇位傳給了四皇子奕詝,即後來的咸豐帝。當天道光帝旻寧駕崩於圓明園慎德堂。

後來的清朝諸帝再也未能將國家帶入中興鼎盛,而是掣肘於保守短視的婦人之手,有近半個世紀之久,也終將大清斷送於苟且偷安之中,亦將大好中華推入了一個漫長且又昏暗的悽惶谷底,真可謂百年康乾盛世,終不敵道光一朝喪權辱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40024b3004bea490dd7e803f0e52fe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