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校大學生出現確診病例
現在進入到了五一假期,4月的時候已經有部分大學陸續開學,五一之後,將有更多的省市高校開學。
大學之所以開學比中小學還要晚,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大學生的流動性。
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曾說:中國現在有4000萬大學生,開學之後將有1000萬跨省流動,3000萬省內流動。
也正是因為這樣大量的人口流動,讓各個高校的開學都比較謹慎,開學時間也是一推再推,學生也都是分批、分次、錯峰返校。
然而,擔心的事還是出現了。
根據澎湃新聞的報道,4月30日,西南大學返校學生中出現了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並且是無症狀感染者,是從武漢返校的,並致使同車、同行的密切接觸者一起隔離觀察。
開學還能繼續嗎?
由此,很多網友又開始了爭論,認為此時還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開學是否太早太倉促,能不能本學期不開學,推遲到下個學期?
個別學生、家長、或網友有這樣的擔心,確實可以理解,但是,我們是否應該追求100%的安全,繼續推遲開學呢?
筆者(超人爸爸說教育)以為,大可不必。
新聞下的這條評論及回復,就很有代表性。
一種觀點認為,並且是自疫情開始一直到現在,一直這麼認為:學生的安全最重要,不要返校。
那麼,到底什麼時候應該返校呢?持這種觀點的人,好像也沒有定論,就是現在還不夠安全,希望能繼續推遲,到時再看。
樓下回復的網友則是另一種觀點,拖到明年其實也是一樣,不邁出第一步,問題永遠也得不到解決,拖到秋季學期開學,現在面臨的問題,到時一樣會面對。
筆者(超人爸爸說教育)倒是比較傾向於第二種觀點,追求100%、所謂的「絕對意義上的安全」,其實也是一種不作為。
湖北省的應急響應都降到二級了,現在國內絕大部分地區,都已經是低風險區了,只有極個別的中風險區,完全具備復工復學的條件。
而且,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短時間內結束疫情是不現實的,難道要一直窩到家裡?似乎也不現實。
在復工數學的同時,積極做好防控,逐步恢復到正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才是我們應該有的態度。
前幾天,包括鍾南山、李蘭娟兩位院士等多位專家也都說,已經可以復學了。
其中李蘭娟院士說道:
我們國內已經將近一個月「雙清零」了,應該具備復學的條件。要確保進校的每一個人都是健康的、沒有感染的,這是保障校園安全最基本的條件。
所以,像西南大學這樣,在返校的學生入學前就及時檢測,需要隔離的隔離,健康的學生可以返校上課。
進入學校之後,大學普遍採取封閉式管理,還是可以保證校園內的安全的。
那麼面對可能出現的確診學生,又該怎麼處理呢?
鍾南山院士這樣說:
我贊成複課,啟動復學是非常艱難的一步,但是建議不要因為一個學校出現了個別病例就又停掉,我們經不起反覆折騰。
結束語
我們即將、或者實際上已經進入「一邊疫情防控、一邊學習、工作、生活」的「新常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q1z0HEBfGB4SiUwLwR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