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史料才知道:劉安國的黃埔同學生擒林偉儔,吳敬中的莫斯科同學俘虜了劉安國

2023-09-20     半壺老酒半支煙

原標題:看史料才知道:劉安國的黃埔同學生擒林偉儔,吳敬中的莫斯科同學俘虜了劉安國

電視劇《特赦1959》中劉安國的歷史原型是黃埔四期畢業的原軍統東北區區長、中將督察處長、徐州「剿總」前線指揮部中將副參謀長文強。

《潛伏》中保密局天津站少將站長吳敬中在歷史上也確有其人,而且他也當過軍統東北區區長,算是劉安國的繼任者。

吳敬中確實是保密局天津站倒數第二任少將站長,其原名吳景中,跟電視劇中人物只有一字之差,念起來也差不多。

為了方便起見,咱們還是按照大家熟悉的稱呼,將文強稱為劉安國,依然管吳景中叫吳敬中,這樣讀者諸君將電視劇里的形象融合到史料當中,看起來更有意思,甚至還有點搞笑:劉安國的同班同學很厲害,吳敬中的同校同學更厲害,在劉安國的同班同學中,有一個在平津戰役中被俘的林偉儔。指揮百萬大軍入關,生擒林偉儔的,跟劉安國林偉儔在黃埔軍校同屆同班,跟林偉儔五百年前是一家。

劉安國那位歷史原型好厲害,他參加南昌起義時雖然只是連長,但卻是師黨委成員,軍銜為少校,他在黃埔四期同宿舍的同學,誰也沒他軍銜高。

說起來很有意思,1925年8月,劉安國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分到入伍生第三團三營一連的同時,吳敬中也到達莫斯科,進入了中山大學成為一名留學生。

吳敬中的同班同學中有一個叫尼古拉的,回歸後同學和同事們一般都稱其為「建豐同志」——那人姓蔣,我們在寫稿子的時候習慣稱其為小蔣,他老爹也有一個怪異的名字叫常凱申(老蔣也不知道有人會將其名字翻譯成這個)。

既然其父名為「凱申·常」,我們也可以將吳敬中這位同班同學稱為「尼古拉·小蔣」——這不是戲說,而是現在作者都知道有了新規定,極重要的人物還是以劇中形象出現更穩妥。

尼古拉·小蔣確實是吳敬中同學中比較厲害的,但跟劉安國在黃埔四期的同學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他也不過就是個省級的島主,而劉安國那位黃埔四期的林同學,無論是級別還是能力,都比尼古拉高出不止一個檔次。

咱們說的文強這位林同學,當然不是林偉儔。此林非彼林,此林在黃埔四期軍校宿舍槍走火,差點把彼林直接送歸西——那一槍把林偉儔的枕頭打了一個洞,恰好林偉儔外出打水,這才免了提前領盒飯。

林同學一槍擊穿上鋪兄弟林偉儔的枕頭,還跟劉安國打了一架,最後被同學拉開,誰也沒向教官打小報告,所以最後都順利參加了「甄別考試」,甄別考試及格的,就從「入伍生」升為「軍官生」,值得性情的是這場強制走貨事件的三個當事人都考試合格,劉安國被分派到政治科政治大隊第二隊學習,跟他打架的林同學分到了步科。

劉安國和林同學在黃埔四期的專業不同,所以後來劉安國極少帶兵,他轉換陣營後,先後當了浙江中央警官學校情報參謀訓練班中校政訓員、參謀本部諜報參謀訓練班任政治指導員、參謀本部上校參謀、復興社特務處駐上海辦事處上校處長兼蘇浙行動委員會人事科科長、上海策反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忠救軍上海辦事處處長、忠救軍少將政治部主任、軍統局華北辦事處主任兼任冀察戰區挺進第八縱隊司令和第一戰區調查統計室主任、中美合作所第三特種技術訓練班副主任(主持實際工作)、軍統局北方區區長兼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肅奸委員會主任委員、軍統局東北辦事處處長兼東北行營督察處處長、東北肅奸委員會主任委員、東北保安司令長官部督察處處長,並在擔任督察處處長期間晉升中將。

很多人以為劉安國是1948年夏被程潛任命為長沙綏靖公署辦公室主任兼第一處處長時晉升的中將,這顯然是不準確的——據《文強口述自傳》記載,他是1946年就正授中將,那一年他才三十九歲。

黃埔軍校和莫斯科中山大學這幫同學,先是在東北相遇,那時候劉安國和兩個分屬不同陣營的林同學都有交集。劉安國眼見形勢危急調往湖南,林偉儔先敗於東北,再困於天津,他的老同學緊追不捨,估計當時林偉儔哭的心都有了:黃埔四期走火的那一槍沒打死我,莫非要在二十五年後補上?

事實上在天津解放之前,林偉儔是曾經接到過同學一份勸降信的,只可惜當時林偉儔以為天津怎麼也能堅守一個月,等到北平那邊和談成功,他就可以體面地跟老同學見面了。

林偉儔沒想到,天津不但沒能堅持三十天,連三天都沒挺住,確切地說,是二十九個小時就被拿下了。

林偉儔在天津被生擒活捉,而劉安國則被杜聿明通過老蔣調到淮海戰場,當了徐州「剿總」前線指揮部中將副參謀長、代參謀長,然後就被捉去跟林偉儔在功德林戰犯管理所做了同學,這也是一種別樣的「久別重逢」了。

打敗杜聿明,生擒劉安國的五位名將中,總前委書記,就是吳敬中在莫斯科中山大學的下一屆同學:吳敬中之1925年入學,鄧公是1926年1月17日才到,在東方勞動者大學待了僅僅十二天後轉入莫斯科中山大學,被分到了第七學習小組。

鄧公入學的時候,吳敬中和尼古拉·小蔣是二年級學生,還都沒有畢業呢,那時候吳敬中是我方派出,尼古拉表現也很積極,公開在報紙上撰文痛斥常凱申,所以說這三人是有可能在一起開會的。

歷史就這樣與影視劇實現了微妙的融和:劉安國在黃埔四期的林同學生擒了林偉儔,吳敬中在莫斯科中山大學的下屆同學,又在淮海戰場生擒了劉安國,劉安國和吳敬中的同學,最後的關係如何,熟悉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歷史的讀者諸君都知道,筆者也就不多說了。

看完劉安國和吳敬中的同學錄,讀者諸君肯定也會感慨風雲變幻世事無常,同時也會在這兩本同學錄上發現更多風雲人物,至於是劉安國的同學厲害,還是吳敬中的同學厲害,歷史也早就給出了答案:尼古拉·小蔣和鄭介民雖然級別較高,但也就是個省部級幹部,遠不及生擒杜聿明、劉安國那位的歷史與現實地位更高、軍政能力更強,僅此一位,就比劉安國、林偉儔都厲害多了。

當然,說吳敬中的同學比劉安國的同學更厲害,有些讀者會有不同意見,這是因為有幾位吳敬中的同學,在這裡還真不能稱名道姓,如果把他們的名字都寫出來,爭議可能就沒有了——正文不能寫的內容,讀者諸君可以在評論區發表高見:據您所知,莫斯科中山大學還走出了哪些著名人物?這些人加起來,是不是比任何一期的黃埔生都厲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a34b4002e916145d3fcd086fc931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