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諾獎的法國貴族 和被他改變的量子力學

2024-06-19     第一財經

經典物理學到19世紀末已經集其大成,有的物理學家甚至感嘆自己將要沒什麼事情可乾了。然而剛一進入20世紀,經典物理學這個貴族之家,就出了一個名叫「量子力學」的逆子,才二十幾年工夫就將經典物理學搞得家煩宅亂。在這個過程中,一個現實中的法國貴族起了關鍵作用。

經典物理學家族的逆子

有一種說法認為,量子力學誕生於1900年12月17日——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Max Planck)在柏林科學院物理學會做了一次關於熱輻射理論的報告,這天後來就被人們視為量子力學的誕辰。

普朗克提出,在熱輻射中,能量不是像人們慣常想像的那樣以連續的形態輸出,而是以一小包一小包的形態輸出。這一小包一小包的能量被稱為「能量子」,通常由「普朗克常數」來表征。「量子」的概念由此誕生——經典物理學世界中的連續性被破壞了。

不過當時科學界對普朗克的報告反應並不熱烈,畢竟人們(包括普朗克本人)還完全無法想像量子力學會弄出多大麻煩。但這個逆子長到五歲那年,又出了一件和量子力學有關的大事。

這年是1905年,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愛因斯坦奇蹟年」。在這一年,專利局小職員愛因斯坦一下發表了五篇物理學論文,狹義相對論就是在這年創立的。愛因斯坦沒有因為相對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但以「光電效應」給了他一個獎(1921年),「光電效應」是他1905年另一篇論文的主題。

愛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他認為光無非就是一束「能量子」形成的流,而同一波長的所有量子都攜帶著同樣的能量。這些「光量子」後來就得名「光子」。這種觀念和普朗克的「量子」異曲同工,又一次破壞了經典物理學世界的和諧安寧——其實光的微粒說之前就有了,但麥克斯韋(J. C. Maxwell)的電磁理論將光視為一種波,並且在理論和實驗上都取得了完美的證明(理論物理「四大力學」中的「電動力學」就包括電磁波的系統理論),微粒說已被放棄許久了。而現在完美的電磁理論竟然無法解釋光電效應。

愛因斯坦因此主張用「光的波粒二象性」來解釋光電效應,光的微粒說再次復活,光的本質再次成為未解之謎。物理學家們為光是粒子還是波,以及如何理解光的本質,喋喋不休爭論了20年,沒想到在1924年,他們迎來了量子力學的成人禮。

這年英國《哲學雜誌》9月號上,發表了法國人德布羅意(L. V. De Broglie)的一篇文章,德布羅意提出了「物質波」的概念。這個概念是如此的石破天驚,如此的難以理解,所以有時候人們索性就稱之為「德布羅意波」。

所謂「物質波」,簡單粗暴地說就是「世間萬物只要運動就會產生波」,它有一個十分簡單的關係:當物體靜止時,波長就變成無窮大,而無窮大的波長當然意味著波的消失。

按照德布羅意的想法,物質波就好比一個粒子在衝浪——粒子坐在波上隨波奔馳,而波是粒子自身產生出來的。換句話說,就是「粒子騎在自己的波上」,這真是一種難以理解的滑稽而怪誕的意象,被一些人戲稱為「半人半馬的怪物」,但用來說明「光的波粒二象性」倒似乎又言之成理。

現實生活中的法國貴族

德布羅意出身法國貴族,布羅意公爵的貴族身份至少可以上溯到1740年,傳到他已經是第七代。這個家族還被奧地利授予「親王」頭銜,因此德布羅意在1960年承襲了公爵和親王兩個貴族頭銜。他1987年逝世於巴黎,享年95歲。

德布羅意大學念的是索邦神學院(今巴黎大學前身),本來學的是歷史,但後來受其兄影響,改念物理。在一些傳記作者筆下,德布羅意「留著精心修剪過的小鬍子,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服飾講究,「身上每一絲每一毫都是純正的法國貴族范兒」。

1923年德布羅意發表了3篇關於光量子的論文,1924年他將關於物質波理論的物理學論文提交索邦神學院,答辯委員們不知道該怎麼辦,但「他們都不想讓一個社會地位這麼高的人失望」,所以就讓他通過了。德布羅意的答辯委員會主席是著名物理學家朗之萬(Paul Langevin)——他的另一個著名身份是居里夫人(Marie Curie)的婚外情人。比較嚴肅的看法是,德布羅意之所以能夠通過答辯,是朗之萬對他論文的賞識起了重要作用。

出人意料的是,沒過幾年德布羅意居然就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29年)。相傳他得諾獎的論文只有半頁長,記得1980年筆者在南京大學念天體物理專業,有一次量子力學課測驗中,一道難題全班無人答對,事後教授告訴大家:這道題是根據德布羅意得諾獎的論文改造的,「你們要是能答對就怪了」,聽教授這麼一說,班上那些尖子同學才釋然了。更有趣的是瑞典皇家科學院給德布羅意的頒獎詞:

在沒有任何已知事實佐證的情況下,您大膽斷言,物質不僅具有粒子性,也有波動性。後來的實驗證明,您的看法是正確的。您給一個戴上榮耀桂冠好幾個世紀的名字帶來了新的榮耀。

經典物理學的黃昏

對經典物理學來說,德布羅意波概念的出現就是一場浩劫。因為物理學家們發現:構成現代量子力學基礎德布羅意波是一種「幾率波」,這種波以幾率——而不是經典物理學所習慣的準確形式——決定著粒子(比如電子)的運動。所以幾率波(即德布羅意所主張的物質波)實際上斷然否定了經典物理學中的確定性。

1927年夏天,在布魯塞爾的世界物理學家大會上,據說德布羅意的學說「遭到了全體一致的否定」(然而這又並不妨礙他在兩年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引領風騷的人物換上了兩位德國青年物理學家,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和薛丁格(Erwin Schrodinger),有人認為這兩人決定了此後量子力學的發展方向。

海森堡最出名的當然就是「測不準原理」,這個原理也有一個相當簡潔的關係式,和德布羅意波的表達式有著明顯的血緣關係:

粒子位置的測不準量,和粒子速度的測不準量,這兩個量中的任何一個為0時,另一個必為無窮大。換句話說,當我們能夠準確確定粒子的位置時,粒子的速度必為無窮大,而無窮大的速度意味著粒子的速度完全無法確定;當我們能夠準確確定粒子的速度時,粒子位置的測不準量變成無窮大,這意味著我們完全無法知道粒子此刻位於何處。

至於「薛丁格的貓」,其實只是文學性的修辭或比喻,雖然在文人作品中常被提起,其實嚴肅的物理學家基本上不談論這隻貓。

量子力學此後的各種進展,總體上已無關緊要。測不準原理和薛丁格的貓,其實做了同一件事——和德布羅意一起徹底摧毀了經典物理學世界的確定性。從今以後,已經沒有任何圓滿的方法,可以用時間和空間、原因與結果這樣傳統的觀念來描述微觀世界的事件了。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83dae342c6351293ac1438ae98ac1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