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流感 需預防與治療並行

2024-09-04     健康報

李玖軍 教授

中國醫科大學兒童醫院副院長,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小兒呼吸內科主任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醫科大學高原醫學研究中心負責人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小兒呼吸內科主任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災害學組副組長

中國醫師協會兒童重症分會重症營養學組組長

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兒科分會意外傷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遼寧省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遼寧省基層衛生協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遼寧省生命科學學會東北中西結合兒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遼寧省兒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執行主任

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東北)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東北三省及內蒙古兒童重症協作組副主任委員

中國實用兒科雜誌編委、中國小兒急救醫學雜誌編委

中國當代兒科雜誌、中國醫學人文雜誌編委

國家流感中心公布的2024年第31周至33周流感周報數據及國家疾控中心公布的7月份流感樣病例發熱門診就診的相關信息顯示,我國南方省份近一個月來發熱患者門診就診率呈持續緩慢下降趨勢,北方省份發熱患者門診就診率呈小幅波動趨勢。報告提示,普通門診多見流感、普通感冒、肺炎等疾病,兒科門診多見肺炎支原體、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鼻病毒等病原體感染。

兒童——流感易感人群

日前,中國醫科大學兒童醫院副院長、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小兒呼吸內科主任李玖軍接受記者採訪,分析了當前兒童呼吸道感染的形勢。李玖軍介紹,從目前臨床接收到的患者情況來看,兒童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與往年持平,沒有出現個別呼吸道病原體感染的暴發流行,門急診常見皰疹性咽峽炎、肺炎支原體、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及腺病毒感染等,偶見新冠病毒感染。

「在夏秋之交的時間段內,家長要積極關注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肺炎支原體、百日咳桿菌等造成的感染。」李玖軍呼籲,家長要積極關注孩子出現的症狀,清楚認識到流感不是普通感冒,其引發重症和死亡的風險遠大於普通感冒。

值得注意的是,兒童比成人更容易患流感。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流感的流行季節,學齡前兒童的感染率超過40%,學齡期兒童的感染率超過30%,原本健康的小年齡組(≤2歲)嬰幼兒因患流感而住院的發生率是2歲以上年齡組的12倍。「可以說小年齡組嬰幼兒患流感後更容易出現重症情況,住院的幾率也更高。」李玖軍說。

重症流感,即因患流感而產生了系列併發症,兒科常見併發症包括肺炎、哮喘、肌炎、神經系統受累等。早診斷、早治療是減少重症流感發生和改善預後的關鍵。李玖軍認為,早期對患兒進行針對性抗病毒治療,可以實現臨床獲益的最大化。「一旦出現流感症狀,最好要在症狀出現後48小時內開始進行抗流感病毒治療,而不應等待流感實驗室確診結果後再作決定。」 目前臨床常用的抗流感病毒藥物以奧司他韋等口服抗病毒藥物為主。由於流感病毒首先侵犯人體鼻、咽部,導致黏膜免疫功能受損,引起上呼吸道症狀,也可以嘗試聯合使用具有廣譜抗病毒和免疫調節作用的干擾素,以噴霧等形式鼻、咽局部給藥,發揮調節黏膜免疫和協同增效的作用。

李玖軍介紹,流感樣症狀,即在呼吸道傳染病高發的冬春季出現的與流感相類似的臨床症狀,在兒童身上通常表現為體溫達到38攝氏度以上,伴有咳嗽、咽痛或頭痛,年齡稍大的兒童可能還會伴有肌肉痛、腹瀉、嘔吐等症狀,甚至出現意識改變和高熱驚厥。他建議,當患兒出現上述症狀時,家長須高度重視並及時送醫。

此外,李玖軍提示,兒科醫生接診流感患兒後,一定要告知家長相關用藥注意事項,比如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類藥物雖治療效果較好,但要達到退熱效果、使症狀有所緩解,也需要1~3天左右的時間。「家長需要耐心等待藥物發揮作用,避免因患兒發熱頻繁急診就醫,這樣反而可能增加患兒交叉感染的風險。」李玖軍說。

預防是最有效的手段

兒童和成人流感有很多不同之處,特殊的年齡、呼吸系統發育特點、免疫能力水平差異等,都使得兒童流感症狀往往較成人更嚴重。尤其一些患有基礎病的兒童,比如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以及患腫瘤、白血病、腎病患兒,由於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及激素類藥物,其免疫系統處在一種「妥協」的狀態,在感染流感病毒後,病情會趨於危重。

疫苗接種作為疾病預防最有效的手段,對於保護個人免受疾病侵害、減少疾病傳播風險具有重要意義。李玖軍告訴記者,通常意義上講,6月齡至5歲兒童是疫苗接種的重點人群,6月齡以下兒童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接種疫苗,可有效降低兒童發病幾率。

由於醫護人員需經常接觸流感患者,一旦患流感後容易在病房內和醫護人員之間進行傳播,「除兒童及家長外,醫護人員同樣是接種疫苗的重點人群。」李玖軍說。此外,對於沒有接種疫苗或接種疫苗後尚未獲得免疫能力,以及接觸過患者的高危人群來講,可採取藥物預防的手段,如干擾素噴霧鼻、咽給藥等。但藥物預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種,只能作為緊急臨時預防措施,特別是對有慢性基礎病的患者而言。

文:謝文博

編輯:寧艷陽

審核:孫夢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訪問yuanben.io查詢【5WWYXAXT】獲取授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606307e1faef5529e407679d46b2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