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學中非常重視「一甲之內」這個概念。跟「一甲之內」這個概念經常在一起出現的還有「出甲」和「入甲」。那麼,什麼是「一甲之內」,什麼是「出甲」,什麼是「入甲」呢?今天的文章我就跟大家談談這個話題。(題圖來源於pexels)
在晉代趙載所著的《璇璣經》中有這樣的語句:「祿馬貴人,為命主之三奇,但以局內一甲中見者為佳。故經云:『出甲須知福力輕也』」。趙載認為,干祿、驛馬和天乙貴人,為命主的三奇,但要在一甲之內見到為最好,否則其效用就大為降低。
那麼,什麼是「一甲之內」呢?「一甲之內」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一旬之內」。
在宋代的命理學典籍《五行精紀》中有這樣一段話,「在本元一甲中得之,為君臣慶會。如己卯得甲戌、辛卯得丙戌,戊戌得癸卯之類是也。不在本元一甲中得之,為天地德合,如庚午得己未,甲子得己丑,甲午得己未,謂之天地德合之數」。書中又說:「一甲中天地氣全,前後包承,更看納音,有生旺之氣,兼諸貴殺助之者,大貴」。這裡的「一甲之中」其實就是「一旬之內」。
六十甲子,以甲開頭,分為六旬,分別為甲子旬,甲戌旬,甲申旬,甲午旬,甲辰旬,以及甲寅旬,每個旬中有十個干支,每個旬中的十個干支之間就互為「一甲之內」的干支。比如前面所摘錄的《五行精紀》中所說的「己卯得甲戌」,己卯和甲戌都在甲戌旬內,「辛卯得丙戌」,則辛卯和丙戌都在甲申旬中,就是「一甲之內」的干支。
我們再回頭看下《璇璣經》中是怎麼解釋「一甲之內」的。該書中說:「丙寅生命,庚寅年十一月作坎,丙寅命以癸巳為真祿,十一月戊子入中宮,行到癸巳祿到坎為水旺之鄉,又系冬至內進氣之祿,局內見之,必發福重而且速」,其中的「庚寅」、「癸巳」、「戊子」均為「甲申旬」的干支。多說一句,《璇璣經》是堪輿學著作,「十一月作坎」就是在庚寅年的十一月份在坎位上建造房子,跟命理學關係不大,我們只是用其學習「一甲之內」的概念而已。
命理學中非常注重「旬」這個概念,比如「引從格」,「五行一旬格」(「五福集祥格」),「一旬包裹格」等等。還有大運的「移根接木」,就是指大運「入甲」,尤其是「出癸入甲」最為命理學中所重視。除此之外,還有我們大家都知道的「旬空」這個概念也是跟「旬」密切相關的。
說到這裡,我們大家就都明白了:「一甲之內」就是一個「旬」之內,「出甲」就是不在一個旬之內。至於「入甲」,在很多的時候其實就是從上一個旬尾進入下一個旬頭,比如從癸酉年到甲戌年,就是「入甲」之年。當然,「出甲」和「入甲」還有其他的解釋,我這裡就不一一羅列了。
那麼,祿馬貴人在一甲之內出現為什麼特別好呢?原因很簡單,「一甲之內」的納音,就好比生活在一個大家庭中的家庭成員。一甲之內的祿馬貴人都是一家人,幹活就更加的團結,效率也就更高,對命主的幫扶也就更大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裡,謝謝大家!
文 西風獨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32dc8de58c9363c5d3c912075f9549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