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生活迷茫時,不妨學學「農夫思維」

2023-11-01   富書

原標題:當你生活迷茫時,不妨學學「農夫思維」

作者:麥芽糖(富書作者)

有人說:」中年人很容易迷茫,啥都想要,什麼也抓不到。

做啥事都沒有耐心,今天想干這行,明天又望那山高,跳來跳去,哪個行業也干過,哪個工作也干不長久。於是,逐漸迷失自我,找不到人生前進的方向。」

人到中年,隨著閱歷的豐富,總以為會過得更好。可面對現實的落差,又心有不甘,還不敢折騰。

前進不了,又後退不得,內心備受煎熬。

而這些其實都是因為,我們的思維錯了。

紀伯倫曾說:「在任何一塊土地上挖掘,都會找到珍寶,不過應以農民的信心去挖掘。」

農民的思維簡單、直接、有效,又透露著智慧。

所謂「農夫思維」,就是把自己現在做的事情,就像一個農夫一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耐心地去耕耘,然後靜待花開

當我們累了、倦了,迷茫了,不妨來學習一下「農夫思維」,存平常心,行非常事,終成千里。

春播前,選擇最合適的土壤播種

英國有句經典的諺語:「對於一艘盲目航行的船來說,所有方向的風都是逆風。」

對農夫來說也是一樣,不因地制宜,到頭來,所有的努力都會白費。

去年,生薑價格一路飆升。

經不住誘惑,同村的一個大哥承包了3畝地,想著指望這幾畝姜給他創收入。

沒想到,兩場大雨過後,顆粒無收。瞅著綠油油的一片,開始慢慢變黃,最後枯死,直至一棵生薑也沒給留。

有經驗的種植戶分析:那個大哥沒選好地,關鍵是地的位置不好。大雨來了,地里的積水排不出去,下面的生薑慢慢就開始爛,選擇的地如果有病菌,借著雨勢,迅速蔓延。

想要種好姜,選地是關鍵,首選沒有病菌的生茬地,其次澆水和排水要通暢。這些做了,後面的就相對簡單了。

做人做事亦是如此,行動前,先剖析自己,找准自己的定位,因材施用。

盲目行動,只能是四處碰壁,無終而返。

馬克·吐溫是美國著名的作家和演說家,然而,他也曾試圖成為一名商人。

第一次經商,是投資打字機,結果賠了5萬美金。

第二次是創辦出版公司,馬克·吐溫在成名後寫了不少暢銷書,眼看自己作品收入,大部分落入出版商的腰包,非常不甘心,於是想自己辦個出版公司。

可惜,他沒有經商經驗,最終公司倒閉,負債纍纍。

兩次經商失敗,讓馬克·吐溫痛不欲生,最後還是依靠寫作和演講還清了全部的債務。

聰明的人,會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才華和優點,給自己的人生增值。

以短擊長,夢想突破自己短板的人,只會碰得頭破血流。

聽過一句話:「寶貝放錯了地方便是廢物。」

誠然,人如果擺不正自己的位置,找不准自己的人生方向,終究碌碌無為。

周國平在《人生不較勁》一書中說:「一個人不論天賦高低,只要能夠意識到自我的獨特性並勇於承擔起對他的責任,就可以活得不平庸。」

理清「我是誰,我能做什麼,我該怎麼做」,準確的自我認識,才是人生正確的打開方式。

悟透自己,找好定位,未來才有希望。

夏長時,定期清除田間的雜草

俗話說:「光鋤不趟,三天就荒,多鋤多趟,糧食滿倉。」

田間雜草一旦瘋長,莊稼就會大大減產,甚至會顆粒無收,要想獲得豐收,必須定期將田間雜草清除。

篩選身邊人,亦是如此,斬斷「毒友誼」,遠離其帶來的負面和消極影響,才能走得更遠。

非常贊同一句話:「真正的牛不是你認識多少人,而是你患難的時候還有多少人認識你。

朋友王哥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十年前,他的木材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身邊的朋友絡繹不絕。他為人大方,無論是酒局,還是跟朋友的人情往來,出手都很闊綽。

當然,他有點小事,打個電話,朋友也願意出力。那時的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就是:「看我的人緣!」

後來,人飄了,出了軌。領著情人在朋友面前炫耀,大家沒有一個規勸的,全都豎起大拇指:「王哥,真牛!」

在情人和朋友們的花言巧語中,王哥迷失了自己,生意也一落千丈。後來,情人跑了,朋友們也溜了。在他困難的時候,長長的通訊錄,竟打不通一個電話。

多年以後,王哥憑著自己的努力,又再次翻身。這時,他發現,以前的朋友如同燃燒後的野草,死灰復燃。

他不禁感慨:「泥濘識馬,患難識人。真正的朋友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

真正的友誼,不是花言巧語,而是關鍵時候拉你的那隻手。那些整日圍在你身邊,跟你稱兄道弟的,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

生命的本質是去蕪存青的過程,剝離無用社交,方能擺脫負能量的羈絆。

只有正能量的圈子,才能滋養我們的身心,推動我們向陽而生,逐光而行。

餘生很貴,不必把所有人都請進生命里,來消耗自己的能量。

「斷舍離」,守得內心清靜,還自己一個修煉的空間,成為更好的自己。

秋收前,耐心等待豐收的到來

農民不會在莊稼長成之前就著急連根拔起,雖是滿懷期待,卻也坐等其成。

董宇輝曾說了這樣一段話:「成年人太患得患失了,我都付出了,怎麼還沒有回報?我都認真了,怎麼還沒有結果?所以總想著急於求成,結果反而變得心浮氣躁。

你得清楚地意識到:萬事皆需要耐心,耐心本身就是智慧。」

成功就像我們等待已久的公交車,上車的人往往就是多堅持了一會,而錯過的人,多是因為失去了耐心,其實它已經在路上了。

一個農場主在巡倉時丟了手腕上名貴的金表,他找遍整個倉谷也沒有找到。最後貼出來一則告示,如果誰能幫他找到金表,就出100美元作為酬勞。

面對重賞,人們紛紛四處尋找,但穀倉內穀粒成山,加上一堆堆的稻草,想在此找出小小的金表,如同大海撈針。

等到日落西山,金表還沒有找到,於是人們開始抱怨:或是金表太小,或是穀倉太大,又或是雜物太多。慢慢地,大家一個接一個地放棄了那100元美金的重賞,沮喪地回家了。

最後,穀倉內只剩下一個窮人家的小男孩,由於太窮,他已經一整天沒有吃東西了。所以,現在他非常希望把表找到,解決吃飯問題。

天越來越黑,小男孩依然在穀倉摸來摸去。當夜幕降臨時,喧囂的穀倉漸漸平靜下來。突然,他聽到了金表發出輕輕的「滴答、滴答」聲。

順著這個聲音摸下去,小男孩最終找到了那塊金表,獲得了100美元的重賞。

成功並不需要我們擁有超出常人的志向與智慧,而只需要我們耐心等待,堅持去做。

只要不放棄,早晚會聽到成功發出的「滴答聲」。

余世存在《時間之書》中寫道:「年輕人,你的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真正成功的人都不是急於求成之輩,其共同特點都是有足夠的耐心和對追求的持之以恆。

但問耕耘,莫問收穫。努力就有希望,總有一天,它會不期而至。

冬藏時,計劃好來年的耕種

有句老話說得好:「閒時無計劃,忙時多費力。」

冬天,農民在盡享秋天勝利果實的同時,也在盤算著來年的計劃。

有了計劃,就有的放矢,干起活來,從容不迫。

知乎上有個提問:「做好計劃還是順其自然?」

底下有個高贊回答:「一個計劃可以幫我們進入狀態。狀態好,心情好,效率高,一天也就過得充實。」

誠然,有計劃,做事清晰有章法;順其自然,只能是眉毛鬍子一把抓,自亂陣腳。

計劃如同一架梯子,順著梯子爬山,能快速到達山頂;而沒有梯子的人,則要兜兜轉轉,浪費許多的光陰。

兩個年輕小伙子,起點相同,目標一致,然方法各異,人生卻迥然不同。

他們在20歲的時候,都給自己制定了一個目標:30歲的時候,成為一名老闆。

小李做事隨性,沒有計劃,到30歲的時候,他做過4個行業,5份不同的崗位,雖然經歷頗豐,但是能力還支撐不起老闆這個職業。

隨著閱歷的增加,經驗的豐富,他做了管理,也懂得了如何銷售產品,如何做老闆,最終,在40歲的時候,實現了目標,成為了老闆。

小王做事有板有眼,並給自己做了一個長遠的職業規劃。他先從銷售做起,一步步上升到管理階層,期間,不斷學習跟創業、當老闆的能力。

在他30歲的時候,已經有了足夠的行業、銷售及管理經驗,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創業知識。因此,他在30歲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目標。

同樣為目標奮鬥努力,沒有計劃,會多走彎路,延遲成功的到來;而制定計劃,並沿著這條路砥礪前行,則事半功倍,儘早享受成功帶來的喜悅。

蔡元培有言: 「一個平庸的計劃勝於無計劃的瞎摸索。」

事前做好計劃,事中才能順利。懂得為明天做打算,才會有未來。

人生有計劃,方能將理想一步一步地變為現實。

霍桑說:「人生包括兩個部分:過去的是一個夢,未來的是一個希望。」

我們也曾迷茫,感嘆少不經事,虛度時光。

行至中年,夢醒了,方知路在何方。

路途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跨過去,路也就平坦了。

心中有目標,生活才有方向;做事有計劃,才能行路不慌、做事不盲;執行有力度,方可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響;等待有耐心,堅持才有希望。

願你的生活少些迷茫,多些希望。不念過往,不負當下,靜待花開。

作者簡介:麥芽糖,富書作者,80後寶媽,喜歡寫寫畫畫,在繁華中自律,在筆尖下自愈,圖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本文:富書,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