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不過三年」適合新冠嗎?聽專家分析2023年疫情

2023-01-19     國防時報看點

原標題:「大疫不過三年」適合新冠嗎?聽專家分析2023年疫情

在古代,人們針對瘟疫總結了一個經驗,叫做「大疫不過三年」。從字面意思來看也不難理解,再大再厲害的疫情也不會超過三年。

當然,究其原因,由於古代人口數量並不算太多,另外交通也主要靠馬車,稱不上便利,從而人口的流動性就大大減弱了,而交叉感染的情況自然也不會太嚴重,所以一般疫情在三年之內就會結束。

因此,「大疫不過三年」的說法很大程度上已經不太符合眼下的新冠疫情了。

步入2023年,新冠疫情形勢依舊嚴峻,新冠病毒擁有3萬個鹼基,每個變異株都獨立進化。

而最典型的便是奧密克戎變異株雖然致病性減弱,但是傳播能力卻增加了。

如今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超過5億,超過610萬人不幸病亡,我們期望疫情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不希望看到致病性更強、傳播性更高的病毒變異出現。

至於疫情結束的時間,網絡上早已流傳了多種版本,如美國達勒姆全球健康創新中心專家表示疫情可能在2023年結束,最晚在2024年。

還有傳言表示,英國專家推測,疫情將在2022年或2023年結束,如果疫情很嚴重,結束時間可能是2026年。

實際上,至於疫情到底什麼時候結束,目前還無法證實。

有專家分析稱,疫情結束需要幾個方面:

首先病毒變異後毒性是減弱的趨勢。其次,疫苗研發也是關鍵,如果疫苗效力更強,則能有效的抵禦病毒。再次,針對新冠的藥物研究能夠提上日程。最後,所有國家的疫情都在減輕的情況下,減少互相輸入的壓力。

這些條件要能實現,疫情結束便指日可待了。儘管實現有難度,但是人們總要懷揣希望前行。

前段時間,鍾南山院士已經預計了,在2023年3月份的時候,國內疫情會進入相對平穩階段,也就是2019之前的疫情狀態。

據悉,這個結果是基於防疫經驗總結和科學模型的綜合研判。這個預測結果和實際情況應該是比較吻合的。

但鍾南山院士還說過這一句話:「我不敢做保證,我也不是神仙」。的確,大家都是血肉之軀,褪掉「醫護」的外衣,大家都是平凡人,疫情的變化只能做相對預測,而非絕對預測。

就目前的態勢來看,新冠能否在入夏時節結束主要取決於一大變數,這個變數就是全新奧密克戎變種XBB亞種病毒。

其中,XBB.1.5具有很強的「免疫逃逸能力」,其傳播速度不可小覷。

參考美國的數據,美國新增病例中XBB.1.5感染者的占比不低,一度高達40.5%,而這一數據占比恐怕還會上升。

國內外眾多專家一致預測,XBB.1.5毒株短期內或許會成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

不管怎麼說,生活還是得繼續,希望疫情早日過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eaeff6c3cd9544531c9ed1d74ede1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