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碧嘉」颱風迅速增強,或以最強狀態登陸!「摩羯」也正在復活

2024-09-16     科普大世界

相對於往年來說,今年主要影響我國的颱風並不多,但是入秋以來相繼出現了「和「貝碧嘉」兩個颱風,前者給海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帶去了狂風暴雨;而後者也將在浙江舟山和上海一帶登陸,華東一帶也將迎來一場酣暢淋漓的暴雨。

據中央氣象台9月15日消息,今年第13號颱風「貝碧嘉」在9月15日22:00時其中心位置已經到達距離上海浦東南匯嘴東偏南方向約350公里的海面上。而且颱風中心目前正以每小時20-25公里的速度朝西略偏北方向上移動,其強度仍在增強。預報稱它將於16日凌晨到達浙江舟山群島一帶,上午10時左右在上海浦東附近登陸。

中央氣象台還於15日18:00發布了颱風紅色警報。當時貝碧嘉颱風的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3級(4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60百帕,七級風圈半徑200~280公里,十級風圈半徑80~100公里,十二級風圈半徑40公里。

但是由於我國東海一帶海水溫度較高,有足夠的能量供給颱風,所以它到達浙江舟山群島一帶時,強度會迅速增強,中心最低氣壓可達到950百帕,風力達到14級,也就是每秒45米左右。

在上海一帶登陸時,其強度也並不會下降多少,甚至會保持這一強度登陸。因此這個颱風被認為會以最強狀態登陸上海,而且強度很可能會超過1949年出現的Gloria颱風(中心氣壓968百帕,風速為每秒40米左右),成為我國有現代氣象記錄以來在上海地區登陸的最強的颱風。

當然,颱風的到來不只是會帶來大風天氣,更明顯的還將是暴雨,根據中央氣象台的預報,僅在15日夜間到16日白天,上海市一帶的降雨量將達60~90毫米,但雨量集中的地區降雨或將達120~180毫米。

登陸後颱風貝碧嘉還將深入內陸,繼續沿西偏北方向移動,最終或將深入到河南南部地區,給華東和華中地區帶來大範圍的降水。

颱風貝碧嘉從9月11日一出現,就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因為當時的預報就認為它會在我國登陸,重點影響我國華東和華中一帶。而剛剛重點影響了我國華南地區的摩羯颱風卻快要被大家遺忘了,可能不少人認為這個颱風已經完全消失了,但實際上並沒有,它仍在繼續譜寫它的故事。

在離開我國北部灣之後,摩羯颱風繼續西行,重創越南後,其殘餘低渦又翻過了橫斷山脈的南延余脈,一路越過長山山脈、琅勃拉邦山脈、坤丹山脈,他念他翁山脈,若開山脈等,經過寮國和緬甸挺近了南亞和印度洋地區,而且到達孟加拉灣後強度還有所增強,獲得印度氣象局「熱帶擾動93B」的編號,其中心氣壓約為990百帕,中心附近風力大約為7~8級。

「摩羯」真是個了不起的颱風,重創越南後雖然它已經成了強弩之末,但是它剩下來的低壓渦旋竟然能橫貫中南半島東西1500公里的窮山峻岭,越過一條條高達兩千米的大山脈,一路攜風帶雨,頑強地抵達了孟加拉灣和恆河平原下游。

為什麼「摩羯」颱風會有如此頑強的表現呢?首先一點是摩羯颱風本身強度就很高;其次是它在經過中南半島時這一帶的熱量足夠,能夠助它從地面獲取能量;再就是中南半島上的山脈,普遍海拔不高,大多只有一兩千米,而颱風系統的總高度一般在15~30公里之間,最下面的3000米左右用來吸收能量,因此不是很高的山脈並不能阻擋颱風吸收能量,所以摩羯颱風才能死而不僵,挺到印度洋沿岸積蓄能量。

由於南亞地區大多是平原,特別是恆河下游和孟加拉國一帶,地勢低平河湖眾多,又靠近廣闊的孟加拉灣,接受西南氣流輸送能量,而且這一帶天氣仍然十分炎熱,因此摩羯颱風的殘餘低渦在這裡有足夠的條件重新增強。

實際上從衛星雲圖便可以發現「摩羯」的雲系已經有所恢復,上下對流也開始發展,環流雲系正趨於完善,這都是其復活的表現,說明「摩羯」正重新加強為熱帶低壓環流,正在涅槃重生,堪稱是颱風界的一個傳奇了。

接下來它將在南亞北部一帶緩慢發展並向西移動,在給南亞地區帶來豐沛降水的同時,它的水汽也將會進入我國,給我國西南部等地區送來降水。

消息來源:

央視新聞9月15日報道《貝碧嘉登陸點離上海更近了!預計登陸舟山到浦東一帶》

央視新聞9月15日報道《颱風「摩羯」已在越南造成292人死亡》

不但是司機,建築工也要淘汰了,智能化時代您的工作還能幹多久?

格陵蘭島去年發生高達200米的海嘯,引發的全球地震波震盪了一周

一個氣泡就相當於75個太陽!科學家發現目視第二大恆星正在大量冒泡

格陵蘭島去年發生高達200米的海嘯,引發的全球地震波持續了一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263d91c22d5a984c187c66511891b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