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吱」流油的高郵雙黃蛋,您品嘗過嗎?

原標題:「吱吱」流油的高郵雙黃蛋,您品嘗過嗎?

「未知高郵人,先知高郵蛋」 說起高郵,第一反應就是鴨蛋。筷子一頭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蛋白鮮、細、嫩,蛋黃紅、沙、油……這些鮮活的畫面,描繪的就是被譽為「天下一絕」的高郵雙黃麻鴨蛋。作為高郵的城市名片和形象大使,雙黃蛋自古就是進貢朝廷和饋贈親友的名優土特產;如今,雙黃蛋更是成為高郵人春節返鄉必帶回工作城市的土特產。

高郵湖養育了高質量的高郵麻鴨。作為江蘇省僅次於太湖、洪澤湖的第三大湖,面積達到760.67平方公里,環境優美,物產豐富,除了常見的小魚小蝦,還盛產大閘蟹和龍蝦。同時,高郵湖(因水位高於一旁的京杭大運河而被又被稱為懸湖)境內河汊溝渠縱橫交錯,除了湖產生物,大片的蘆葦盪和菰蒲叢也是鴨子覓食嬉戲的好地方。因此,大伙兒稱這裡是「禽蛋之鄉」、「蘇北小江南」。

其中以鴨蛋出名的界首鎮位於高郵湖西邊的蘆葦盪濕地,盪區內河道縱橫交錯,形成「一里橫塘,二里縱鋪」的稠密水網,生態環境保護得當,水質清,物種多。高郵鴨蛋雙黃多,可以說是造物主對高郵這塊美麗的土地情有獨鐘的造化。這個小城本身風光怡人,天然食物多,自然環境非常適合麻鴨放養,當地人因地制宜積累了一套養鴨經和養鴨術。

高郵的鴨蛋之所以好,其最大的功臣還在於高郵的麻鴨。同樣70克的鴨蛋,普通鴨蛋的蛋黃只有7、8克,但是高郵麻鴨產的鴨蛋蛋黃可達到15克。高郵麻鴨體形大,軀身長,體格壯,耐粗飼,潛水深,覓食力強。雄鴨烏頭白襠青綠嘴,雌鴨緊毛細頸麻雀毛。鴨群中的雌雄比例有講究,一般是一隻雄鴨配二十五隻雌鴨。

這樣的鴨生性放蕩不羈愛自由,除了吃和睡,它們還能自由自在地在湖邊游泳、嬉戲,相互追趕。但是膽子太小了,只要人稍微一靠近,他們就會往湖裡跳。所以鴨司令平常也不輕易驚擾它們的生活,本來一隻高郵麻鴨產量是一年120隻左右,經過自由且細心的放養後,可以把年產蛋提高到200隻。麻鴨的供蛋時長往往只有一年,一年後它們的鴨蛋可能易碎、產出質量不穩定,因此會光榮退役。

雙黃鴨蛋大如鵝蛋,中間一道暗箍,內行人一掂一照就能辨別出來。單黃鴨蛋便宜,雙黃蛋貴,價格甚至是單黃鴨蛋的十幾倍。

物稀為貴,愛生雙黃蛋的高郵麻鴨,生的百隻鴨蛋也只有三五隻雙黃。

高郵雙黃蛋是怎麼腌制的呢?

01 | 挑蛋

農家自己一手腌制的鴨蛋和工廠的大批量生產區別很大,小作坊無法量產,但是每個蛋都精雕細琢。每天凌晨三點,鴨農就會親自去鴨舍撿蛋,鴨子還在熟睡,鴨蛋已經被偷偷拿走。當天拾得的鴨蛋不會立馬腌,而是要先分類,大小和蛋黃數是分類標準。把中、大個頭和單、雙黃蛋放到不同的盒子裡(請注意高郵鴨蛋沒有小號,所以略小的都是中號),做蛋多年的鴨司令對雙黃蛋特別敏感,往往它們個頭很大,分量更重。為了確定其判斷的準確性,會拿電筒一探究盡。據鴨農說,年輕的麻鴨甚至能下出三黃蛋,因為剛剛生產的鴨子下蛋很不穩定,會有三黃雙黃,但是待它們多下幾窩,鴨蛋的質量就變得穩定。單黃蛋就是一隻成熟下蛋鴨的水平。其實幾個黃的味道都是一樣,但是雙黃的價高出十倍也是因為實屬罕見,所以買它的人一般自己捨不得吃,用來作為禮物贈予他人。

02 | 蛋裹泥

挑選完鴨蛋,就會開始細緻的腌蛋環節了。古法的腌蛋已經延續多年,早在清朝,才子袁枚所編纂的食譜《隨園食單·小菜單》就提到「腌蛋以高郵的為最好。」發展至今,腌蛋的步驟依然嚴謹。高溫消毒後的黃土、水、高粱酒、鹽按4:2:1:0.5的比例混合成裹蛋泥,然後慢慢把大小一致的蛋分批放入泥里全部沾上。這個步驟看似簡單,但是力道卻要好好把握,由於一次性放下的蛋需要鋪滿泥面,待他們慢慢沉壇後,還要輕輕攪拌,讓每個鴨蛋都充分裹住鹽泥才拿出來裝進乾淨的缸。相同的步驟反覆做,一個大缸經過一小時才能裝到七八分滿。

03 | 封缸

緊接著封缸,寫下當天時間,前期的裹泥階段就算完成。由於高郵的鴨蛋已經名聲在外,當地的工廠出品更多。平日裡的車間流水線出品要求一隻鴨蛋在40天內就能充分成熟、滋滋冒油。但是農家自做的鴨蛋非常講究天氣,他們不會在恆溫室里發酵,如果天氣冷成熟的時間就需要長點,暖和一些,那就快點。恰逢清明時節雨紛紛,一缸鴨蛋,最快也需要60天,這樣剛好到了端午,吃上正合時宜。

04 | 裹草木灰

外地的客人等得著急,腌蛋的農人也不慌不忙,時間是美妙的催化劑,只能等待。待時機快要成熟,農人們打開塵封的大缸,再逐個撿出裹上草木灰,裹灰的過程也很有趣。草木灰裝滿盆子,傾斜放置,然後裹泥的蛋放在高處,像滑滑梯一樣逐個滾落,全身就這樣粘滿了草木灰。最後裝袋、裝盒,蓄勢待發。

05 | 最後的等待

急著吃了嗎?還得再等等。裹好草木灰的鹹鴨蛋這時候個頭比一開始放大了半倍,放在空桶再等上10天半個月才算真正能吃了。正宗的高郵鹹鴨蛋講究「蛋白鮮細嫩,蛋黃紅沙油」。細膩的蛋黃油則是隱隱約約,吃到嘴裡滑滑沙沙,拌飯香噴禁不住多添幾碗,蛋白也不齁咸,是可以直接吃的,鹹味恰如其分。

高郵的孩子最愛早餐時就著一碗粥,一個蛋,用最簡單的方式滿足胃口。年長者喜歡酌點小酒怡情,連敲三下蛋殼,筷子直插進去,一點點油浸上蛋白,紅彤彤,喝點辣辣的白酒,伴著酒香,很容易沉醉。到了端午時節,鹹蛋黃能直接入粽,大人小孩圍坐一桌,一起吃蛋黃粽,是每一代人傳承交融的時刻。高郵的鴨蛋配上熱情的高郵人,在這裡吃到的每一口,都印證著:當地的風味當地吃才最美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1398d4a3c251f011fd18f03cc6c5a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