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仁:「要用自己的本領為國家多做事」

2024-06-25     千龍網

攻克衛星遙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測圖核心技術,解決遙感衛星影像高精度處理的系列難題,帶領團隊研發全自動高精度航空與地面測量系統……兩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李德仁幾十年如一日,致力於提升我國測繪遙感對地觀測水平。

6月24日,李德仁作為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戴上沉甸甸的獎章。

高精度高解析度對地觀測體系是宛若大國「明眸」的國之重器。在我國遙感衛星核心元器件受限、軟體受控的條件下,李德仁帶領團隊攻克衛星遙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測圖核心技術,使國產衛星影像自主定位精度達到國際同類領先水平;

他主持研製了我國自主可控的3S集成測繪遙感系列裝備和地理信息基礎平台,引領傳統測繪到信息化測繪遙感的根本性變革;

他創立了誤差可區分性理論和粗差探測方法,解決測量數據系統誤差、粗差和偶然誤差的可區分性這一測量學界的百年難題……

作為國際著名測繪遙感學家、我國高精度高解析度對地觀測體系的開創者之一,李德仁研製的我國遙感衛星地面處理系統,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好」的跨越式發展。

「一個人要用自己的本領為國家多做事。把自己的興趣、所長和國家需求結合在一起,正是我所追求的。」回憶在科研道路上的選擇,李德仁這樣說。

1939年,李德仁出生於江蘇,自小成績優異。1957年中學畢業後,他被剛成立一年的武漢測量製圖學院航測系錄取。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大規模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急需地圖資料,發展測繪技術迫在眉睫。

「我的目標是國家急需,治學方向應符合強軍、富國、利民的需求。」懷揣這樣的理想,1982年,李德仁赴聯邦德國交流學習。

學成回國後,李德仁帶領團隊經過科學調研,決心自主突破與研發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

2010年,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簡稱高分專項)全面啟動實施。

隨著「高分專項」的實施,比西方國家晚了近30年的中國遙感衛星研究,實現了從「有」到「好」的跨越式發展,衛星解析度提高到了民用0.5米,追上世界先進水平。

從跋山涉水扛著機器測量,到航空遙感再到衛星遙感,再到通信、導航和遙感一體融合……在中國人「巡天問地」的征程上,李德仁仍未停步。

在武漢大學,有一門被學生們譽為「最奢侈的基礎課」,由李德仁等6位院士聯袂講授。李德仁堅持按時給大一學生講授「測繪學概論」。這門有28年歷史的基礎課程,每次都座無虛席。

「未來世界科技的競爭,關鍵是人才競爭。」李德仁認為,要把測繪科學能為國家「幹什麼」、學科能達到的「高度」告訴學生,引導他們主動思考、勇於攀登。

2024年5月,「珞珈三號」科學試驗衛星02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這顆衛星具有0.5米解析度全色成像,首席科學家正是李德仁的學生,中國科學院院士龔健雅。

……

談及學生們的研究,李德仁如數家珍。迄今他已累計培養百餘位博士,其中1人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我的責任是傳授學問。」李德仁說,「學生各有建樹,就是我的最大成果。」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他告訴記者:「最終的目標是使遙感技術造福國人,乃至為世界作出中國的貢獻。」

新華社記者 顧天成 張泉 梁建強(據新華社北京6月24日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c8a4ee2a2f4763bbd95032e817db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