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京城看展指南

2023-03-04     TimeOut北京

原標題:三月京城看展指南

三月京城看展指南

三月

藝術

活動

用心推薦

他是誰?

——耿建翌作品回顧展

TIPS

地址:朝陽區798藝術區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時間:2023.3.18 - 6.11

作為「』85新潮」藝術運動中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耿建翌(1962-2017)在其職業生涯通過一系列打破藝術邊界的實驗性嘗試,不斷追問藝術創作中的基本問題:怎麼觀看?怎麼證明?怎麼規範?怎麼閱讀?怎麼顯像?怎麼回收?他在創作中重新定義並構想了不同媒介與內容之間的關係,留下眾多至今仍極具啟發性的作品。

本次展覽的標題「他是誰?」便源自耿建翌1994年創作的重要同名作品。面對錯過的來訪陌生人,藝術家下意識地問出「他是誰?」,並根據鄰居提供的有關「他」的具體樣貌線索創作了一組集文稿、繪圖和照片的觀念作品。這件作品也恰如引言般反映了耿建翌創作中的諸條線索,即對於個體身份的探索,對日常性的反思,以及將「調查」作為藝術創作的方式。

耿建翌作品《表格與證書》在「』85新潮:中國第一次當代藝術運動」展覽現場,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2007

第六屆當代藝術體驗大展WAVELENGTH:瞬息湧現

TIPS

地址:海淀區復興路69號北京時代美術館

時間:2023.3.29 - 7.1

「當獨立的個體匯聚一處,秩序在混亂中悄然誕生。藝術家以靈感介入瞬間,神奇的創意將永恆定格,時空的意義在此時改寫。以湧現將這一奇蹟命名。」北京時代美術館xWAVELENGTH第六屆當代藝術體驗大展WAVELENGTH:瞬息湧現即將展出。

此次展覽將有16位享譽國際的當代藝術家參展,結合展覽主題與空間特點為展覽獨家定製全新力作,10餘組作品為全球首展。在各自獨立的展廳中藝術家巧妙運用多種藝術媒介,調動觀眾的所有感官,打造令人嘆為觀止的沉浸式空間構成2000平方米超大藝術體驗現場。14組作品如十四行奇崛的詩句用裝置刻畫定格的瞬間與流動的永恆用藝術譜寫動人心魂的十四行詩。

參展藝術家Luna lkuta生田瑠奈作品,其為Lady Gaga 全球巡演御用當代藝術家

心影馨香

——孫宗慰繪畫主題展

TIPS

地址:朝陽區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二層B展廳

時間:2023.2.28 - 3.26

門票:需預約,詳見「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公眾號

「心影馨香——孫宗慰繪畫主題展」是一個試圖以畫家的「繪畫性」實踐為主要關心,兼顧情境帶入和懷想引發的展覽。孫宗慰的「繪畫性」實踐是中國繪畫「現代性」實踐中的一頁。從孫宗慰1934—1938年在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科師從徐悲鴻等人學習西畫,1941—1942在敦煌等地協助張大千臨摹壁畫和整理畫稿,可以了解到實像模寫和心象圖繪兩種不同心性文化的主流繪畫系統對孫宗慰繪畫性實踐的築基與影響。

實像模寫的寫實性與心象圖繪的圖案性在孫宗慰繪畫實踐中的融通反應,即孫宗慰繪畫性實踐的主脈和主題。所謂「心影馨香」,即是對此實踐經驗和價值的比擬修辭。

上去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朵牡丹,繪畫性就好比平川牡丹,看去容易摘去難。

——策展人 曹慶暉

石家花園,孫宗慰,布面油畫, 58.5×81cm,1940年代,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結晶:不確定的生成

——張曉雪個人作品展

TIPS

地址:朝陽區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2層C展廳

時間:2023.3.2 - 3.24

門票:需預約,詳見「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公眾號

「青年實驗項目空間」於2022年初啟動第一期,秉承推動中央美術學院青年教師在策展與創作方面多維探索的共同理念,使美術館二層半的獨立空間,成為青年教師創作研展、展覽策劃的一塊實驗田。第一期「青年實驗項目空間」選定5份展覽方案落地實施。張曉雪與趙炎的第三回展覽「結晶:不確定的生成——張曉雪個人作品展」於3月2日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

本次展覽以張曉雪近期集中創作的系列作品為樣本,試圖探討當下藝術創作中知覺圖像在處理和生成過程中所涉及到的複雜性。「結晶」是一種隱喻,表面上象徵著作品最終呈現出來的結果,但是我們似乎永遠也無法確定思維的溶液最終究竟會以何種形式析出何種形態的結晶。在展覽中,結晶的意象以紅色鑽石的形態顯露出來,但最值得關注的並不在於它的形態、大小或為何出現,相反,這個象徵性符號最有魅力的地方在於其生成過程那種混雜的不確定性,這在某種意義上構成了對當代人存在環境的一種隱喻。

文本、代碼與感知的回聲——

藝術實踐中的三種媒介視角

TIPS

地址:朝陽區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4層展廳

時間:2023.2.26-3.23

門票:需預約,詳見「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公眾號

媒介在以怎樣的角色參與到藝術家的思考系統之中,究竟什麼被改變了,什麼又是恆久的存在?本次展覽由感知的新靈韻、無聲者的展演、計算機的生命三個板塊組成,試圖通過對藝術實踐中的媒介視角的觀察,觸及創作者面對如此多重複雜的技術現實,在藝術創作過程中對媒介的歷史、特性的細微把握,其中涉及對所謂舊媒介的語言維新,對藝術表達空間和關切維度的拓展,以及對技術未來的寓言和反思。

展覽以六位青年藝術家包括耿雪、蒲英瑋、王郁洋、武子楊、邱宇和高文謙的作品為研究樣本,從他們的媒介工作方法出發,以文本、圖像、影像和媒介具有的視覺特性,去建造一個綜合體驗的展覽空間場域,希望通過觀察藝術家如何從不同的媒介特性出發,完成各自的感知經驗的表達,看到由此所勾勒、演繹、虛構出的思想現場。藝術家通過技術的「祛魅」與感知的「光暈」不斷探尋,藉助技術不斷打開認知世界的新空間,也在共同搭建起來的「真實」中,尋找通往意義世界的階梯。

王婧懿個展

「一切於一點」

TIPS

地址:朝陽區草場地155A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

時間:2023.3.5 - 3.26

門票:35元

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青年藝術家陪跑計劃」聯合多位國內外資深藝術家、策展人、學者,為在藝術道路上遇到瓶頸或希望邁上職業藝術家道路且有潛力的青年創作者們,給予全年系統性的啟發和幫助。王婧懿作為2021首屆「青年藝術家陪跑計劃」入圍者之一,在專家導師董冰峰和沈宸的創作交流和指導下,不斷對作品進行實驗和推敲,最終展覽通過兩個系列《變形記》和《退回到赤裸》呈現。

展覽「一切於一點」 探索和描繪生命被創造初始,從混沌到有序變化中的定格瞬間。展出的系列作品《變形記》從廣闊的視角出發,展現宇宙在最初狀態下可能存在過的非人類、獸態或人獸混合的生物,並將它們的形態定格在懸浮於無重力空間的那一刻。第二個系列作品《退回到赤裸》將子宮作為宇宙的隱喻,探索嬰兒被羊水包圍時的神秘狀態,以及母與子曾經共生又分離的關係。

系列作品《變形記》之一,零年, 40x80cm, 布面油畫, 2022

「靳尚誼青年教師創作獎」

獲獎教師作品展

TIPS

地址:朝陽區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三層A展廳

時間:2023.3.2 - 3.23

門票:需預約,詳見「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公眾號

第四屆中央美術學院「靳尚誼青年教師創作獎」獲獎教師作品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此次揭曉的「靳尚誼青年教師創作獎」獲獎教師共四人,中國畫與書法學院副教授王子錕、版畫系副教授黃洋、美術館副研究員、設計總監紀玉潔、修復學院副教授董卓從四十餘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獲此殊榮。同期開幕的展覽集中展出了四位獲獎教師的代表性藝術作品。

「靳尚誼青年教師創作獎」由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原院長靳尚誼先生捐贈發起並出資支持,旨在激勵青年教師積極參與國家重大題材藝術創作,打造精品力作。2022年「靳尚誼青年教師創作獎」進行了第四屆評選,本次評選範圍涵蓋了參與重大主題和現實題材創作、設計、營造的我校青年教師群體,側重考察教師作品的時代性、原創性、學術性以及社會影響等。

夜路——

張偉眼中的趙文量與楊雨澍

TIPS

地址:海淀區杏石口路50號中間藝術基金會趙文量楊雨澍藝術中心

時間:2023.2.24 - 5.30

門票:20元,需提前預約

1973年,初學畫畫的張偉在北京的公園裡寫生時結識了楊雨澍。此後,他便常常與趙文量和楊雨澍等畫家在工作之餘到北京的市郊寫生,與兩位師長結成了亦師亦友的關係。在極端年代中,他們將個人的心境和主張充分地融合在繪畫的形式與內容之中,尋得內心的釋放,使這些作品具有內在的張力。藝術創作和交往成為他們在非正常的社會環境中保存個人與自由的精神港灣,他們也因此形成了一個鬆散的團體,後來稱為無名畫會。時隔半個世紀之後,受趙文量與楊雨澍藝術中心的邀請,張偉再次接近趙文量和楊雨澍的作品,藉此回溯那段他們共同經歷的創作時光。

趙文量和楊雨澍的創作專注於近距離地描畫風景、靜物和身邊的朋友,多用概括的表象性筆觸去表現他們感知的形象。在翻看作品的過程中,張偉選擇他認為這兩位藝術家的作品裡較少被注意,但與他自己的藝術興趣關聯密切的部分,尤其關注其中顏色的用法、筆觸、線條的變化等畫面的形式特徵。

——策展人 張偉

觀火:見證與敘事

TIPS

地址:海淀區杏石口路50號中間美術館1層

時間:2023.2.24 - 4.15

門票:20元

第十期「中間實踐」的展覽書籍來自義大利西西里巴勒莫的89books,這是由義大利攝影師⽑羅·達加蒂與烏克蘭策展⼈卡特林娜·菲柳克於2018年創立的獨立出版社。89books致力於發現、嘗試出版多種形式和內容的藝術家書、限量攝影書。該出版社同時發起駐留計劃,邀請藝術家完成個人書籍項目,或圍繞巴勒莫城市產出一系列強調在地性的創作筆記。

本次展覽一共選取了其中24本出版物,特別是以戰爭與邊緣的生存狀態為主題的攝影書,凸顯了攝影這一創作媒介,以及攝影出版這一實踐,見證多面的現實和為歷史敘事留痕的潛質。此次展覽以「觀火」為題,既來自古代中國對於西西里的描述和想像,也指我們借用觀看攝影和閱讀出版,渴求和嚮往受到刺激的喚醒,又不禁畏懼於行動或使自己真正置身於危險之地的矛盾心理。

——策展人 朱雅楠

吳嘯海:自然意識

TIPS

地址:朝陽區798藝術區愛馬思藝術中心

時間:2023.3.3 - 4.16

門票:38—128元

吳嘯海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工作生活於北京。吳嘯海曾留學於英國倫敦藝術大學Camberwell美術學院。2008年在法國被評選為「2008年度世界十位最具潛力藝術家」。作品被FRAC Pays de la Loire等國際藝術機構收藏。本次展覽匯聚吳嘯海於近兩年創作的最新繪畫、2015年至今的雕塑作品以及人機共創的一件影像作品,展覽從「自然」和「觀看」的兩條線索出發,向觀眾揭示出一條藝術家創作的獨特路徑。

在吳嘯海的新作中,自然之物被藝術家反覆提及,事實上,「自然」在吳嘯海這裡不僅是對象,同時也是一種創作狀態,這促使他在實踐中使用了相當豐富的媒介,無論是在其中挪用經典、展示日常還是描繪想像,吳嘯海都沿著一條自然而然的脈絡潛行,而其目的卻是對整體人類文明進行反思。

夏禹、季鑫雙個展

TIPS

地址:順義區天竺鎮格拉斯路松美術館

時間:2023.3.11 - 4.16

松美術館即將於2023年3月11日至4月16日舉辦藝術家「夏禹:浮光與沉璧」「季鑫:裊晴絲」雙個展,展覽由朱朱策劃,將分別於美術館的一層和負一層展廳呈現兩位青年藝術家十餘年來的精品作品及最新創作。

夏禹以坦培拉作為自我表達的媒介,在他的畫面中,始終可見光的浮動與沉降,縈繞著不同情境里的人物,以「浮光與沉璧」為主題,藝術家夏禹將於美術館一層呈現一則光陰的故事。季鑫的作品題材則包括靜物、自畫像、女性系列,以及最新的雕塑創作。「裊晴絲」語出崑曲《牡丹亭》「驚夢」一折首句:「裊晴絲風來閒庭院,搖漾春如線」,春光中隨風裊動的柳絲或蛛絲,對應的是陷入白日夢中的女主角內心搖漾的情思。

黃銳:無言之門

TIPS

地址:朝陽區酒仙橋路二號院798藝術區D-06

時間:2023.2.18 - 3.16

門票:免費

作為開年首展,此次展覽也是繼2016年展出的「黃銳:空間-日本時期」多年後黃銳於畫廊空間的全新呈現。Gallery I & II的雙層展廳空間將分別展出他的新作品「迷亂之局」系列和「荒原」系列,以及「詩人之牆」和有關於《今天》雜誌的珍貴文獻資料。

語言和詩歌作為那個時代先鋒的力量對黃銳的影響貫穿了他的整個藝術生涯,展覽題目「無言之門」就來自北島的新詩《歧路行》的第十二章。對黃銳來說,這裡所說的靜默與表達共同享有強大的精神力量,語言對現代社會的影響與結構性的構建也是將展覽貫穿起來的線索之一。

「黃銳:無言之門」展覽現場,馬刺畫廊,北京,2023

編輯:大藍

圖片:場地提供

打工人們,CBD春季最大規模咖啡聚會啟動!

第一波出國旅行的人已經回來了,聽聽他們怎麼說

春天戲劇指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1ae799ec6e004f0f7dff9efde18f5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