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國家是民族的整體象徵和對外的一體化體現,世界的競爭是國與國之間展開,不能以共同的意識形態去犧牲國家利益。說得通俗一點,這可以歸結為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係,二者之間是相互依存的。如果雙方有衝突,國家利益必然是居於首位的。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機密,我們作為公民當然要將其封閉起來,讓敵人內心忌憚而且不敢下手。面對這樣的情況,我想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坐以待斃,正面獲取不成那就只有側面獲取。在這種心理驅使下,世界上開始催生出一個新的職業——間諜。
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我想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吃素的。通過這種手段竊取他國機密,所有人對其都是嗤之以鼻。我國的清華大學中曾經就有潛伏多年的美國海軍間諜,後來被一位中國明星揪了出來。這是何等離奇的經歷?中間又穿插著怎樣驚心動魄的故事橋段?
實力明星
這位中國著名明星名叫英若誠,作為一個實力派演員,贏得了很多觀眾們的認可。他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後來能變得如此優秀也不例外。1945年,英若誠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到西南聯合大學,攻讀外國語言文學,為自己接下來的成長之路做好鋪墊。
本科畢業後,他的求學生涯並未因此終止,同年再次考入到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在這裡他碰到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開啟了自己的創作之路。比如《龍鬚溝》、《春華秋實》等,都是新中國初期的經典著作,全部出自英若誠之手。在業餘時間,他還會翻譯一些外國著作。
後來自己結了婚,生下了一個兒子並為其取名英達。這個名字聽起來是那樣的陌生,他的前妻是著名演員宋丹丹,這樣一說未免有幾分親切感。英達是著名的男演員和導演,比如《我愛我家》、《歲月神偷》等等,都是他的作品,在影視圈內享有著很高的聲譽。
揪出間諜
時間回到1948年,當時國內戰局已經十分明顯,某些國家已經開始拉攏中國的人才,為自己接下來的獲利做好準備。美國的海軍見狀,先後派出兩名特訓隊員,一位名叫阿黛爾,另一位名叫瑞克特。當時他們是以使者的名義來到中國學習,說這裡先進的文化吸引著他們。
明面上這樣說,其實是為了獲取我方的情報,因為偽裝得過於精細,許多人並未發覺。後來他們會使用簡單的中文交流,加上一口流利的英語,許多知名大學先後向兩位友人拋出了「橄欖枝」,其中就包括清華大學。二者沒有猶豫,選擇了清華大學作為傳授知識的地方。
有了美國強大的財力支撐,周末他們就會邀請學生們出去吃飯,在這個過程中經常會散布一些不當言論。安全部門注意到之後,隨即想要對其進行調查,有人表示如果動作太大會打草驚蛇,英若誠則成了最合適的對象。歷時3年,在收集足夠的證據後,兩位間諜最終認罪。
品史君說
後來二者不停地懺悔,在真心悔過後,我方也將他們放回到了美國。深受感動的他們一直為中美兩國的友誼四處奔走,在和英若誠見面後互相擁抱,雙方之間看起來是那樣的自然。
在品史君看來,國家正是因為有了英若誠這樣的無名英雄,我們才會生活的這樣安全。網際網路信息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愛護守護我們的國家。
我是品史君,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