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焦慮」如何緩解?33位長三角名校長開「良方」

2020-08-19     上海升學觀察

原標題:「教育焦慮」如何緩解?33位長三角名校長開「良方」

圖說:書籍發布會上,校長代表們分享教育理念 新民晚報記者 馬丹 實習生 陳蕾 攝

學業競爭日益激烈,青年家長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教育焦慮」。今日,《「讓孩子們成長得更好」長三角名校長公益大講堂第3輯實錄》在上海書展首發,為家長開出一劑緩解焦慮的「良方」。《實錄》第3輯收錄了來自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的33位長三角知名校長就家長普遍關心的教育問題所作的精彩演講和回答。

首發式由團市委、市少工委、上海人民出版社共同舉辦,校長代表與讀者分享了各自的教育理念,並為讀者簽名贈書。據悉,2017年至2019年,「讓孩子們成長得更好——名校長公益大講堂」已舉辦了五季,330餘萬人次的家長通過線上線下渠道聆聽校長的真知灼見。

培養孩子有「大愛大道」

宋慶齡幼兒園園長朱素靜提出,「要關心核心素養,奠定孩子幼小銜接和未來發展的基礎。」核心素養,即培養什麼樣的人。朱素靜認為,可以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三個緯度;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個要素考慮這一問題。此外,家長要學會建立高質量的親子陪伴關係,與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對於孩子的思想啟蒙、政治引領非常重要」,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學校長李慧清提到。她指出,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立德樹人,家長、學校要注重孩子們的品格塑造、價值觀形成。教育關注人的發展,學校要幫助孩子成為有大愛、有大道、有大情懷的大寫的「人」。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校長吳蓉瑾則重點介紹了學校的「情感式教育」,引導家長把孩子當作會犯錯的未成年人,遵循孩子的心理特徵進行教育。

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後,趙國強表示,下學期也會考慮逐步恢複線下名校長大講堂,讓更多家長有機會與名校長面對面,「希望有機會走進建工、醫藥等重點領域行業,緩解企業青年職工的教育焦慮。」

教育是成長不是加工

上海七寶明強小學擁有115年的辦學歷史,今年更是因為培育出了上海高考狀元備受矚目。明強小學的校長姚鳳也向大家分享了她的教育理念。她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是靈動的生命個體,我們要共同努力為孩子打下陽光的生命底色。」

「教育是生長,不是加工。」安徽省蕪湖市育紅小學校長沈鴻表示,為了發掘每個孩子的潛能,給予孩子們更多的鼓勵和機遇,育紅小學為學生們提供了自主發展的平台,搭建「我是朗讀者」「我是生活小主人」等品牌活動,努力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爭取「人人出彩」。

此外,校長們提出的「閱讀賦能」「聯通兒童與世界」「結合改革背景剖析教育」等理念都對現場觀眾產生了不少啟發,讓家長們對教育有了更豐富的認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PNvCHQBd8y1i3sJnOd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