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大爺鍛鍊時心梗去世,提醒:上了年紀後,鍛鍊牢記「3不要」

2024-05-06     大咖醫生談

原標題:65歲大爺鍛鍊時心梗去世,提醒:上了年紀後,鍛鍊牢記「3不要」

65歲大爺鍛鍊時心梗去世,提醒:上了年紀後,鍛鍊牢記「3不要」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持。

「哎呀,怎麼又忘記帶手錶了!」趙大山摸了摸空空的手腕,心情略顯沮喪地出了家門。

「哎呀,怎麼又忘記帶手錶了!」趙大山摸了摸空空的手腕,心情略顯沮喪地出了家門。

這位65歲的退休郵遞員,每天一大早就去附近公園跑步,鍛鍊身體,保持活力。

今天的陽光特別燦爛,不過對趙大山來說,陽光的明媚不足以驅散他內心的一絲焦慮——他今天感覺自己的體力不如往常。

跑步對趙大山來說,既是日常的鍛鍊,也是與老友們社交的方式。他們常常在跑完步後,一邊喘著粗氣,一邊談論著花花世界的大小事。

不過,這種幾十年如一日的習慣,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卻因為趙大山突發心梗戛然而止。

那天,他像平常一樣在公園的跑道上慢跑,突然間,他胸口一陣劇痛,接著就摔倒在地了。圍觀的人群立即撥打了急救電話,但當救護車到達時,趙大山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徵。

醫生確認趙大山的死因為急性心肌梗塞,這讓他的家人和朋友都感到非常震驚和難過。

他們無法理解,一個幾乎每天都在鍛鍊的人,為何會突然離世?

這件事給我們的提醒是深刻的,尤其是對上了年紀的人來說。雖然經常鍛鍊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方式,但不正確的鍛鍊方法同樣可能帶來健康風險。

咱們聊聊「空腹運動」這事兒。很多老年朋友喜歡早上起來,肚子還沒塞東西就去鍛鍊,覺得這樣燃燒脂肪更給力。其實,這樣做有點兒打臉。

空腹的時候血糖本來就低,一搞劇烈運動,體內的燃料就消耗得飛快,很容易讓人頭昏眼花,甚至因為低血糖出現更嚴重的問題,比如心腦血管的狀況。

再來談談「鍛鍊強度」。老年人的心血管功能和年輕人相比有所下降,因此在進行運動時,應避免過度激烈的運動。

趙大山雖然有跑步的習慣,但他可能忽視了調整運動強度這一點。

隨著歲數慢慢往上爬,咱們的肌肉量和心肺功能都會逐漸減弱。所以,老年人在運動的時候得特別留心,既要挑對方式,也要注意不要太過勁兒。

除此之外,還有「鍛鍊環境」的考慮。老年朋友們戶外活動時,最好挑個天氣好的時候。太熱了容易讓心臟壓力大增,還可能中暑。

而太冷,關節疼痛可能會更嚴重,還能影響到心臟功能。總之,溫和的天氣是最佳選擇。

這些知識點都是我們通常所忽略的,但它們對於保證鍛鍊的安全性卻至關重要。這些看似無足輕重的小細節,在我們年紀大了以後,真的能夠左右健康的天平。

趙大山的例子雖然令人痛心,但也提供了一個反面教材,讓我們必須重新審視日常的鍛鍊習慣。

話說回來,鍛鍊的時間選擇也很關鍵。

很多人喜歡早上鍛鍊,覺得這樣可以一整天都精神抖擻,但對於老年人來說,早晨體溫較低,身體各系統還沒完全「啟動」,這個時候進行強度較大的鍛鍊,其實對心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老年人最好是在上午10點到下午2點之間進行適度的鍛鍊,這個時間段身體各方面條件相對較為穩定,既可以保證鍛鍊效果,又能避免對身體造成過大的壓力。

至於鍛鍊的種類,趙大山雖然習慣於跑步,但對於大多數老年人來說,選擇一些低風險的鍛鍊方式會更為安全。

比如說散步、太極或是水中運動,這些運動強度適中,對關節的衝擊也小,更適合心血管功能有所下降的老年人。

講到這裡,你可能會問,那怎麼才算是「適中」的鍛鍊呢?

這就要提到一個專業點的內容了,那就是「運動強度的監控」。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可以監測心率的智能手錶或健康手環,老年人在鍛鍊時完全可以利用這些工具來實時監控心率,確保心率保持在安全範圍內。

具體來說,一般建議老年人在運動時將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到75%之間。

最大心率的計算公式是「220減去年齡」,比如65歲的趙大山,他的最大心率應該是155次/分鐘,那他在鍛鍊時的理想心率應在93到116次/分鐘之間。

老年人在開始鍛鍊前應進行充分的熱身,熱身運動可以幫助血液循環加速,逐漸提高心臟的負荷,減少運動中的心臟突發事件。

而鍛鍊後的拉伸和放鬆活動,可以幫助肌肉恢復,減少第二天的肌肉疼痛。

通過趙大山的例子,我們應該意識到,健康的生活方式並不僅僅是鍛鍊的數量,更重要的是鍛鍊的質量和適宜性。

尤其是對於老年人,選擇合適的鍛鍊方式,適當的鍛鍊時間,以及嚴格監控鍛鍊的強度,才能真正達到既促進健康又確保安全的雙重效果。

關於老年人鍛鍊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5c179f206d51e31ac195505a8a1e3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