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號,是第32個世界愛滋病日。
愛滋病是近年來被討論很多的話題,因其極大的破壞性以及傳染性,大家往往談艾色變。
談論很多,但大眾對愛滋病誤區依然不少,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 愛滋病離我很遠,不用擔心;
2、 愛滋病是絕症,跟癌症一樣,一旦患上,很難治好。
這是對待愛滋的兩個極端認識。真相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愛滋病離我們有多遠?
愛滋病這個詞,我們一點不陌生。但在大多數人的心裡,這仍然是一個遙遠的、與自己毫不相關的疾病。
但愛滋病離我們真的遠嗎?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評估,截至2018年底,我國估計存活愛滋病感染者約125萬;估計新發感染者每年8萬例左右,數據龐大讓人瞠目!(數據來源: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數據)
日前,傑士邦與今日頭條將聯合推出的頭條指數《2019愛滋病資訊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展現了在當下,關於愛滋大家都在關注什麼?
關於愛滋病,大家最關心的幾個問題
人們會談"艾"色變,是因為偏見和不理解。一談及愛滋病便唯恐避之不及,根本就沒心思去仔細了解它。而實際上,愛滋病並不等於絕症,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
下面,小編來科普一下關於愛滋病的小知識。
1、 愛滋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雖然衛生部門科普多年,但大多數人對愛滋病的傳播依然存在誤解:
一種是粗心大意,以為愛滋病都是通過性傳播,只要自己潔身自好就沒問題;
一種是過於謹慎,以為跟愛滋病人一起吃飯,或通過呼吸道等都能被感染。
這兩種認識誤區,使得社會上出現了極為高漲的"恐艾"情緒,從而導致大眾對愛滋病人普遍抱有歧視。事實上,愛滋病只有三種傳播途徑:性傳播、母嬰傳播、血液傳播。
相應地,愛滋病的預防也應該圍繞這三方面展開:
- 針對性傳播:
1) 正確使用安全套,是最有效的預防性病和愛滋病的措施之一。不要為了一是刺激,而給健康埋下隱患。
2) 樹立健康的兩性觀。安全套確實能大幅降低感染率,但並不是百分之百安全,所以最重要的,還是樹立健康的兩性觀念,潔身自好,保持固定伴侶。這裡所說的固定伴侶,不止是男女之間,男男、女女也一樣。
- 針對母嬰傳播:
孕婦會傳給嬰兒的的幾率為 30%-40%,積極接受正規醫院的治療和干預,也有機會生下健康寶寶。
- 針對血液傳播:
關於血液傳播,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抽血輸血,在這方面,經過我國衛生部門的多年整頓,愛滋病通過輸血傳播基本被阻斷。
但是,也有一些容易被人忽視的場景需要引起大家注意哦!
2、 哪些人群與愛滋病關聯度最高?
根據頭條指數顯示,當下年輕人對愛滋病的關注度不是很高,校園更容易成為愛滋傳播的溫床,防艾知識的普及也急需從校園展開。
為了增強學生黨們的愛滋預防意識,傑士邦走進校園,舉辦了一系列的線下科普活動,如紅絲帶萬人簽名、知識競賽、消除歧視、共進午餐等,助力加強大學生的預防意識。
3、愛滋病是絕症嗎?
在很多人的觀念里,愛滋病就是絕症,患上就只能等死。其實不然,只需要按時接受治療,愛滋病也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特別是在某些發達地區,愛滋病的死亡率只有1%。
總之,面對愛滋病,我們不要過度恐慌,只需科學預防。愛滋不可怕。傑士邦呼籲,面對愛滋病患者不要歧視,請給予更多理解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