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氣不足,全身「遭殃」!這樣可解

2019-11-06     大國醫說

渾身沒勁,畏寒怕冷,空調稍微開低點兒就咳嗽不止……在中醫學裡,這些其實是典型的肺氣虧虛的症狀。

中醫里說,肺是維持和調節全身氣機正常升降出入的重要器官,其呼吸運動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一環。一旦肺氣不足,不僅使人呼吸無力、少氣懶言、身體倦怠無力、氣短喘促,而且易感外邪,引發疾病。

形象點說,就是「肺為華蓋」,肺像雨傘一樣,給五臟六腑擋風遮雨。

如果這個「雨傘」沒有保護好,呼吸功能就會減弱,時間久了,身體會形成氣虛體質,變得容易疲倦、全身無力、怕冷。

肺氣受阻,連帶也會使得口鼻與皮膚受到影響,呈現鼻塞、流鼻涕、咳嗽、口渴、生痰等症狀。

肺正常與否的表象

1.肺氣足,精力旺盛

肺氣足,人的血液中含氧充足,必然精力旺盛。老年人生病時往往氣短,因肺氣弱而身體缺氧,必然導致精疲力竭。

2.肺氣足,皮膚光滑

「肺主皮毛。」肺氣足,皮膚層氣血充足,營養物質豐富,皮膚柔嫩、光滑,毛孔細;肺氣虛,皮膚抵抗力弱,皮膚容易出現皮下紅疹、皮癬,面有紅斑、粉刺,面部毛孔粗,皮膚過敏。

3.肺氣足,鼻子精巧

「肺開竅於鼻。」肺氣足,鼻子光亮、精巧;肺氣虛,鼻子毛孔漸粗,或鼻翼變紅,重則為「酒糟鼻」。

4.肺氣足,人不虛胖

「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肺調節人體的水分,需要脾、腎相互配合,缺一不可,任何一個環節出了毛病,都會引起體內水液代謝不利,形成虛胖,重則浮腫。

5.肺氣足,不易感冒

「肺主衛氣。」肺氣足,可形成保衛身體之氣,預防病邪從氣管和皮膚侵入,使人不輕易感冒。

6.肺氣足,嗅覺靈敏

肺氣足,鼻內不生炎症,嗅覺靈敏;肺氣虛,易患鼻炎,容易過敏,有時不辨香臭。

7.肺氣足,人不憂愁

「肺主憂。」肺氣足,人常歡喜;肺氣虛,人多憂愁。

肺主諸氣,司呼吸,吸入清氣與脾運化的水谷精微結合,化為元氣,維持生命。肺朝百脈,氣推動血運行,有賴於肺。肺參與人體水液代謝,通調水道。肺開竅於鼻,主皮毛,凡皮膚、鼻、咽喉諸症,皆與肺有關。肺和心同為上焦,相互依存。肺主氣,心主血,氣離血死,血離氣枯。肺與大腸相表里。

中醫認為肺主皮毛,肺和人體的衛氣功能密切相關,人體的呼吸道也跟肺關係非常密切,肺主呼吸。所以當我們肺氣不足,肺氣虧虛的時候,肺的呼吸功能減弱,衛表不固,人體的抵抗力就會下降,容易出現怕風寒、容易汗出、容易感冒等問題。形成肺氣虧虛的現象,很多和先天因素有關係,如果先天稟賦不足,加之後天失養,脾胃虧虛,肺氣不充,中氣生化不足,都會導致出現肺虛、肺氣不足的現象。

我們來看下如何辯證改善。

肺臟虛損、肺氣不足

證候:氣短喘促,或咳嗽,聲音低微,神疲乏力,血壓偏低,面色淡白或自汗,舌淡苔白、脈虛無力者。

治則:補益肺氣。主方:保元湯加五味子

肺氣陰兩虛兼腎陰不足

證候:陰虛內熱、舌紅口乾、乾咳少痰、手足心發熱、失眠盜汗、夢遺失精、大便乾燥等症狀。

治則:滋腎潤肺、清虛熱止乾咳的作用。主方:補陰煎加減。

肺氣虛兼腎陽不足

證候:形寒而畏冷、清涕不收、小便頻數、餘瀝不禁者。

治則補氣溫腎。主方保元湯。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圖文內容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xmXvQm4BMH2_cNUg8xc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