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咳嗽,就喂止咳藥?錯了

2019-10-30     醫學界兒科頻道

祛痰止咳僅僅是對症治療,病因治療才是關鍵。

呼吸系統疾病是兒科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尤其是最近天氣日漸轉涼,家裡、學校、醫院咳嗽的孩子也多了起來。聽著孩子「咳咳咳」,小臉咳得通紅,還有家裡老人那句「咳嗽很嚴重,會咳出肺炎」,都嚇得媽媽想立刻給孩子喂止咳藥。

但,孩子真的需要止咳藥嗎?怎麼給孩子吃止咳藥?

上周剛剛結束的中華醫學會第二十四次全國兒科大會上,來自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兒童醫院的甘衛華教授就「兒童祛痰止咳藥的合理使用」進行了精彩分享,趕緊一起學習一下吧!

一、咳嗽,會咳出肺炎?

咳嗽是呼吸系統最常見症狀,通常還可能伴隨咽痛、咽干,耳痛,流涕,發熱,胸痛,咳痰(白痰、黃痰、粘液痰、血性痰),呼吸困難、呼吸急促、喘息等症狀。

門診就診時,許多家長會認為「咳嗽是個病」,只要找醫生開個藥止住咳嗽,病也就好了。其實錯了!咳嗽是在提醒家長「孩子生病了」,其背後的可能存在各種複雜原因

  • 呼吸道感染(最常見原因)

  • 呼吸道受壓及物理阻塞

  • 吸入刺激性氣體

  • 變態反應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 其他:膈疝、外耳道濕疹、維生素A缺乏……

所以說,孩子得肺炎真不是「咳嗽」的鍋。肺炎可能引起咳嗽症狀,但咳嗽不等於肺炎。

而我們之所以如此重視兒童咳嗽問題,是因為由於兒童呼吸系統發育尚不成熟,更容易引起排痰不暢、痰液粘稠、痰液瀦留,進而給孩子帶來嚴重危害。

圖1:兒童呼吸道解剖生理特點與病理生理變化的關係/圖片來源甘衛華教授PPT

痰液瀦留可能造成:

  • 阻塞支氣管,引起痙攣,造成氣喘和呼吸困難;

  • 痰液是病菌良好的培養基,痰液積聚易造成感染加重、蔓延;

  • 痰液粘附在支氣管粘膜,不斷刺激咳嗽發射,導致咳嗽加劇。

這時候,「咳嗽」的重要性就凸顯了。它是呼吸系統抵禦氣道異物的有力武器——作為一種反射性的保護機制,能幫助清除粘液或異物,保持呼吸道通暢,阻止感染擴散

當各種刺激物進入氣道時,位於呼吸道的感受器迅速發現,報告給「老大」(也就是位於延髓的咳嗽中樞)「老大」當即發布命令「有敵人來啦,大家快點行動」,接到命令的呼吸肌、膈肌和氣管平滑肌立刻行動起來,產生「咳嗽」,將「敵人」趕出氣道。

圖2:咳嗽與咳痰的機制/圖片來源甘衛華教授PPT

可見咳嗽多重要!要是家長盲目應用鎮咳藥,沒了咳嗽,那進入氣道的刺激物、痰豈不就長驅直入,甚至阻塞了氣道?

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如果這個『排痰武器』過猛,傷害了孩子,影響了孩子的學習生活,那我們就要考慮干預了。甘教授提醒到。

那麼,如何干預?

二、記住3大原則,咳嗽藥不能隨便用!

對於咳嗽問題,總體上有2種解決方案:

  • 一種是特異性治療,根據產生咳嗽的具體原因進行治療,比如抗感染治療、哮喘治療、抗組胺藥的使用、避免被動吸煙和環境不利因素等。

  • 另一種是非特異性治療,針對咳嗽症狀進行止咳化痰治療。

而具體到如何使用咳嗽藥,甘教授總結了3大原則:

1 對症選擇不濫用

痰多的咳嗽不能單用止咳糖漿,以免痰排不出來,滯留在呼吸道內,引起或加重感染,應選用以祛痰為主的止咳祛痰糖漿。

頻繁的乾咳或痰液不多的刺激性咳嗽,可使用止咳為主的糖漿。

2 合理應用不超量

  • 過量服用含氯哌啶或噴托維林等藥物的糖漿,可引起頭暈、口乾、噁心、腹瀉等;

  • 過量服用含溴己新類的糖漿,可出現胃部不適、噁心、血清轉氨酶升高;

  • 過量服用含氯化胺類的糖漿,可出現噁心、嘔吐、口渴、胃痛及高氯性酸中毒等不良反應。

3 避免相同成分重複使用

目前許多兒童感冒藥都含有減充血劑和鎮咳成分。有時家長給孩子吃了一種藥,還沒等藥起效,又馬不停蹄去另一家醫院找另一位醫生開了另一種咳嗽感冒藥,導致孩子止咳藥物重複使用、同一成分藥物重複使用、祛痰藥物聯合使用等問題。

三、咳嗽藥都不認識,怎麼止咳?

目前我們常用的咳嗽藥分為4大類:

1、中樞性鎮咳劑:通過抑制延髓咳嗽中樞發揮作用,包括成癮性和非成癮性;

2、外周性鎮咳劑:抑制咳嗽反射感受器、傳入神經、傳出神經;

表1:中樞性鎮咳藥與周圍性鎮咳藥/根據甘衛華教授PPT整理

3、刺激性祛痰劑:

  • 刺激性祛痰劑

對呼吸道黏膜有溫和的刺激作用,能使黏膜輕度充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同時能濕潤呼吸道,使粘液稠度降低,從而更容易排出。

這類藥物包括桉葉油、松節油等。

  • 噁心性祛痰劑

通過刺激胃黏膜迷走神經中樞興奮氣管支氣管黏膜腺體迷走神經氣管支氣管黏膜的腺體分泌增加稀釋痰液。

包括氯化銨、碘化鉀、愈創木酚甘油醚等;大劑量使用時可引起明顯的噁心嘔吐,有肺出血和胃腸道疾病者慎用。

4、粘液溶解性:包括粘液溶解劑、粘液分解劑、粘液促排劑。

圖3:粘液溶解性祛痰藥/圖片來源甘衛華教授PPT

但是,這麼多種類的咳嗽藥,卻不是每種都適合孩子使用。

  • 2018年9月6日:可待因18歲以下禁用

圖4:圖片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 麻黃鹼類成分,2歲以下兒童慎用

2016年,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發布公告,明確指出「2歲以下兒童不應給與任何含減充血劑或抗組胺藥物的感冒藥」。

2018年6月1日,CFDA(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要求註銷5種藥品的註冊批註准,其中就包括一種兒童常用感冒藥:小兒偽麻美芬滴劑(艾暢)。

圖5:圖片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事實上,兒童鎮咳藥物使用時還有諸多注意事項:

圖6:兒童鎮咳藥物使用注意事項/圖片來源甘衛華教授PPT

所以,孩子咳咳咳時,你知道祛痰止咳藥該怎麼合理使用了嗎?

1、合理的時機:

初期、輕咳——不用化痰鎮咳

中後期、重咳、長期咳嗽——化痰鎮咳處理

2、合理地選藥:

不用或少用鎮咳藥,儘量選用化痰祛痰藥;少或不聯合用藥,注意療程和配伍禁忌。

3、合理的途徑:

氣道、口服、靜脈,能口服就不用靜脈;氣道霧化祛痰可首選,氣道濕化很重要。

4、合理地評估:

急性——3天評估,慢性——5~7天評估。

總之,「祛痰止咳僅僅是對症治療,病因治療是關鍵。」甘教授最後提醒到。

本文首發:醫學界兒科頻道

報道專家: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兒童醫院的甘衛華教授

本文整理:醫學界NCCPS 2019報道組-李小榮

責任編輯:李小榮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 End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xSQ0HW4BMH2_cNUg3FR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