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嬰兒趴睡身亡」新聞視頻中,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令人痛心,當我們還在猶豫要不要將孩子抱起的時候,發表在iScience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對於4個月大的嬰兒來說,父母的擁抱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4月7日發表在iScienc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檢測了一歲以下嬰兒在被擁抱時的心率反應。研究發現,和被陌生人擁抱相比,4個月大的孩子在被父母擁抱時的心率減慢更大。研究人員說,這項研究提供了一些初步證據,證明擁抱在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早期紐帶中起著重要作用。
「大多數父母都喜歡擁抱自己的孩子,」第一作者、日本東京東邦大學的Sachine Yoshida說。「我們也知道孩子們喜歡被父母擁抱。但讓科學家感到驚訝的是,我們對擁抱其實知之甚少。」
其中一個問題是,擁抱是否真的能讓嬰兒平靜下來,擁抱帶來的壓強是否會讓嬰兒感到平靜。為了在這項新研究中探索這一點,Yoshida和Hiromasa Funato以及同事們檢查了一歲以下的嬰兒在被托著、被擁抱和被緊緊擁抱時的心率反應。他們還觀察了當嬰兒被陌生女性擁抱時的心率反應。
Yoshida說:「與被陌生女性擁抱相比,4個月大的嬰兒在被父母擁抱時心跳間隔的增加率更高。父母在擁抱嬰兒時心跳間隔的增加率也更高。我們發現嬰兒和父母在擁抱時都感到了放鬆。」
研究人員報告說,父母和嬰兒在擁抱期間都表現出心電圖上所謂的R-R間期(RRI)的增加。R-R間期是指心電圖兩次相鄰心跳中R波峰的距離時間,反映的是兩次心跳的間隔。距離時間增加表明心率減慢。
研究人員報告說,相比之下,4個月以下的嬰兒在擁抱期間沒有表現出同樣的RRI增加。但是,當父母用手對孩子的背部施加壓力時,這些嬰兒確實表現出心率減慢,這可能表明,他們在被托著和被擁抱時的感受沒有像較大的嬰兒那樣有明顯的差別。
研究人員說,他們原本預計擁抱會導致嬰兒行為的明顯變化,會讓嬰兒舒服和平靜下來。但令他們驚訝的是,他們觀察到,擁抱的鎮靜效果只在那些沒有哭鬧的嬰兒身上才能檢測到。Funato說:「由於這一不起眼的特徵,我們認為,儘管經驗告訴我們,擁抱對嬰兒情緒有著鎮靜效果,但能夠表明親子擁抱的放鬆效果的研究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Yoshida補充道:「寶寶喜歡被父母擁抱,也喜歡被父母擁抱的方式。儘管嬰兒不會說話,但他們最遲在四個月大後,就可以通過包括擁抱在內的各種育兒習慣認出自己的父母。我們希望,父母能夠了解寶寶被擁抱時的感受,這也有助於緩解父母在照顧還不能說話的嬰兒時的壓力。」
小課堂TIPs
前段時間,一則「三個月嬰兒趴睡身亡」的新聞令人心痛不已。這位二胎媽媽,為了讓寶寶「解鎖」趴睡技能,盲目聽從所謂「權威」。甚至孩子大哭,嘴唇青紫,也還在群里「等待指示」,急急地問,怎麼辦怎麼辦……
愛是養育孩子的鐵律。而0-3歲,正是寶寶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期。就像本研究中提出的,即使是四個月寶寶,也天然地喜歡被父母擁抱。
世界知名兒童發展專家史蒂芬•卡馬拉塔曾說,父母只需關注孩子,憑著直覺,就可以支持孩子的大腦發育。嬰幼兒有自己的發展節拍,一旦準備好進入下一個步驟,他們天生會向父母示意。而做好父母的關鍵,就是細心察覺孩子給出的關鍵線索,並自然而然地予以回應。
如果您擔心,太愛孩子,會不會寵壞孩子,請關注小課堂明天早晨的推文。我們一起來解讀,怎樣給孩子更好的愛。
參考: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4/2004072156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