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夫人禮佛圖》:箴封在敦煌壁畫里的盛世大唐

2021-04-01     莫高窟參觀預約網

原標題:《都督夫人禮佛圖》:箴封在敦煌壁畫里的盛世大唐

敦煌壁畫《都督夫人禮佛圖》 段文傑臨摹 敦煌研究院藏

今年春節,一群「唐朝胖妞兒」從博物館裡「復活」,憑藉一支舞蹈《唐宮夜宴》火遍網絡。其實在敦煌莫高窟,有一副《都督夫人禮佛圖》,我們從中更能體驗到「大唐胖妞」不一般的盛世傳說。

一次盛大的宗教慶典

這幅《都督夫人禮佛圖》在甘肅敦煌莫高窟130窟甬道南壁,原為西夏壁畫所覆蓋,上世紀四十年代初期被人從西夏壁畫中剝開。由於長期被流沙掩埋,受潮氣嚴重侵蝕,不僅色彩消褪、剝落,地杖亦與岩面脫離,致使此畫受到嚴重損失。現在人們看到的多是已逝的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段文傑臨摹作品。

這幅畫是唐代供養人畫像中規模最大的一幅,共12人,前3人為主人,後面9人為奴婢。前3人均有榜題,第一身形象最大,立粉堆金題名為「都督夫人太原王氏一心供養」;第二身形象較小,墨書題名為「女十一娘供養」;第三身形象更小,墨書題名為「女十三娘供養」。

仔細觀摩,讓人仿佛瞬間穿越到1300多年前唐代的一個春天,春暖花開的時節,莫高窟供養人都督夫人一家,打扮一新,浩浩蕩蕩結隊參觀自己出資打造的洞窟。都督夫人不但要表達自己和家人是信男善女,更要表達自己時刻走在時尚的前沿,她生生把一段念經拜佛的路踏出了紅毯的感覺。

這位頗有氣場的都督夫人太原王氏,正是莫高窟130窟的供養人,在她的贊助下,130窟打造成功,今天,她和家人盛裝而來,虔心禮佛。

禮佛現場,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對於都督夫人來說,這是她的高光時刻,是她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一次活動,既是一次宗教禮儀,又是一次代表丈夫出席一次重大的政務活動。所以,在萬眾矚目中,在悠揚的誦經聲中,她和她的兩個女兒即虔誠興奮,又嚴肅認真,她們正在開啟一場盛大的演出。

一次精心的妝容盛會

這同樣是一次精心組織的盛唐妝容盛會。

作為禮佛儀式的主角,都督夫人身穿一身花,兩鬢包面拋家髻,頭頂飾「朵子」、鮮花、小梳、寶鈿,穿碧衫紅裙,肩披絳地帔子和白羅畫帔,腳登笏頭履,持巾,捧香爐,虔敬向佛。後面跟著兩個女兒,十一娘和十三娘。

盛唐果然流行「胖美人」,四層下巴的都督夫人和三層下巴的女兒們,長得很像,化妝都是一個路數,母女三人用了同款色系唇彩,修了同款的蠶豆眉。髮飾上三人都以花開富貴為主題盡興發揮,王氏採用花式大髻並飾以鮮花數朵,梳子數把。女兒十一娘以母親為範例,盤以兩坨小髻加上母親頭上別不下的鮮花數朵,朱衫白裙,還別出心裁,弄了一臉的花鈿,花鈿是大唐廣為流行的婦女臉上的一種花飾,她合掌敬禮,萬分虔誠。

妹妹十三娘不敢把頭髮盤得比長輩高又要和母親姐姐的裝飾呼應,於是配素花小梳化姐姐同款波點眼妝。頭戴鳳冠,斜插步搖,衫裙帔帛,驚艷的搭配讓人驚訝。

她們遍身綺羅,滿頭珠翠,一看便知是豪門貴族眷屬。

畫中其他9人無榜題,可知是隨從侍女,均為奴婢,身份卑微。但她們每個人都費盡心思折騰出了不一樣的髮型。能夠隨主人一同出現在禮佛儀式上,縱為奴婢,估計地位也不低。從她們的服飾和神態之上,可以看出她們生活狀態不錯,都是「楊貴妃」式的「胖美」型。

其中一人身飾拋家髻、穿衫裙帔帛,持紈扇,年齡較長,似為奴婢之首。其餘8人均穿圓領衫,腰束帶。這種女著男裝戴幞頭, 「束裝似男兒」的裝扮,正是大唐天寶年間宮廷興起的宮女奴婢的流行時裝。

8人中有4人鬢垂雙鬟,這是未成年女童的髮式。另3人均於髮髻上戴透額羅幞頭,這就是唐詩中所謂 「新裝巧樣畫雙蛾,漫裹恆洲透額羅」。

這是她們在即將踏上禮佛「紅地毯」之前的時刻,久候多時,婢女們有的捧琴,有的端水瓶,有的兩眼前視,在肅穆莊嚴的儀式開啟前,她們幾個放鬆了心情,有的以紈扇觸面,悠然自得,有的回頭顧盼,竊竊私語,與主人鄭重其事的心情頗不相同。

這是一副吳道子蘭葉描手法繪就的壁畫,線描流動如生,形象生動、性格鮮明、生氣蓬勃的唐代美人、大唐妝容躍然眼前。

一次大唐的政務活動

對於盛行佛教的河西地區來說,《都督夫人禮佛圖》,這種開窟造像後的禮佛活動是所有人關注的重大事件,對於官員而言,是一次重大的政務活動。

其實這幅畫中有一個人沒出現,卻是畫中的重要人物——都督。都督是誰呢?

答案就在莫高窟130窟中,與《都督夫人禮佛圖》相對,130窟甬道北壁有一幅供養像,第一身立粉堆金題名為「朝議大夫使持節都督晉昌郡諸軍事守晉昌郡太守兼墨離軍使賜紫金魚袋上柱國樂庭瓌供養時」,可知都督就是樂庭瓌,樂庭瓌身後有3個兒子和4個奴僕,南北兩壁合起來就是樂庭瓌全家禮佛圖。

「朝議大夫使持節都督晉昌郡諸軍事守晉昌郡太守兼墨離軍使賜紫金魚袋上柱國」,這是個多大的官呢?

「朝議大夫」,唐為正五品下;「使持節都督晉昌郡諸軍事」,這是統晉昌郡兵官銜;「守晉昌郡太守」,太守在唐代是四品官,但權力很大;「兼墨離軍使」,兼管墨離軍。「紫金魚袋」是什麼意思呢?紫金魚袋是一種服色制度,在唐代,只有三品以上官員才能佩戴。「上柱國」,是一種功勳榮譽稱號,類似於現代的「特等戰鬥英雄」一般。由此可見,樂庭瓌是一名大唐三品大員,實力派,掌管晉昌郡軍政大權。

那麼晉昌郡在哪裡呢?晉昌郡就在敦煌郡的隔壁,轄境相當今甘肅省安西縣至玉門市一帶地區,治所在安西縣東南鎖陽城,屬瓜州。據《唐書》記載,晉昌郡建於天寶元年,改於乾元元年,樂庭瓌出任都督在天寶年。由此得知,《都督夫人禮佛圖》畫於天寶五年(747年)以後、乾元元年(758年)之前這十餘年間。

都督夫人出席禮佛活動,參與主導民間的一次重大宗教活動,其實代表的是都督和官方。這才是這幅壁畫中供養人在敦煌當時社會現實中最真實的反映。

當故事與故事裡的人,都隨杳杳風沙遺落在千年的光陰里。撥開塵埃與雲霧,我們依然能夠望見箴封在敦煌供養人像里的盛世大唐!

來源:蘭州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vfeai3gB9wjdwRpvkj-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