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做家務的男人》折射中國家庭觀

2019-08-16     岱岱岱安

這是一篇安利文。

做家務的男人應該是什麼樣子?

在中國,男主外女主內是傳統有序的家庭結構。

然而,工業社會和市場經濟,轟隆隆打破了這種有序。

男人,繼續主外,女人,不僅主內,還要主賺錢、主貌美、主生育、主教育、主孝順。。。。。。

現代婚姻,除了能給女人帶來一屁股責任與干不完的家務,剩下的恐怕就是男人稍縱即逝的甜言蜜語了吧。

因此,女人們開始倡導女權,崇尚不婚。

但凡事就怕矯枉過正,畢竟過猶不及嘛。

女人們追求平權,無可厚非,但因為對男女平權沒有系統的認知,導致平權變成了特權。

男人們其實也不是生來懶散,只不過總有母愛爆棚的女性搶著包攬男性職責。

最近看了《做家務的男人》,節目組選了兩個真實的明星家庭以及一對臨時組建的兄弟家庭。

這兩個明星家庭,我覺得代表了中國過去的家庭,和中國未來的家庭。

看完節目,頗有感觸,不聊不快。

1、首先說,代表中國過去傳統家庭的魏大勛一家。

這是寶藏一家,魏爸的家庭觀是這樣的。

現實中,魏爸也是如此踐行的。

兒子問皮箱放哪,魏爸一劑標準答案,字正腔圓,提神醒腦。

一家三口從機場回家,趕上飯點,吃點啥呢?魏爸說出了那句響徹幾乎每個家庭上空的習慣用語!

在魏大勛這種非常傳統的中國家庭中,一句話能解決所有的疑難雜症,找你媽去!

這句話是每個80後、90後最熟悉的父親式關懷,硬核,噎人!

講真,看到魏家兩父子的懶散愜意樣兒,作為女性觀眾的我,實在頭疼欲裂。

然而,當事者魏媽,就豁達多了。

怎麼說呢,魏媽基本代表了絕大多數50後、60後的母親一代。

她們經歷過社會的巨大變革,她們勤懇,她們熱愛自己的家庭,她們辛勞,她們用傳統美德來激勵自己。

魏媽能夠如此勤勤懇懇,也因為她有個嘴強王者的兒子。

仰躺在沙發上,口頭安慰媽媽、心疼媽媽,媽媽於是就甜蜜了,於是就更有動力了。

這樣的媽媽,在中國,隨便敲開一戶人家,就能俘獲一隻。

當然了,做節目嘛,魏爸和魏大勛總要做出點姿態來,不然網友的口水即將決堤。

持男人賺錢說的魏爸,其實幹起活來也是雷厲風行的。

拖地水?倒洗碗池裡,總之都是流進下水道,殊途同歸,可以可以!

涮拖布?洗碗池了解一下,目的是把拖布涮乾淨,結果好就行了吧,管什麼過程!

這波操作,讓輕度潔癖的我,上頭了,怎麼說呢,魏爸沒把馬桶刷放進洗手池真是手下留情了。

魏大勛呢,作為一個嘴甜男孩,為了節目也是拼盡了全力。

廚房首秀就做起了手擀麵,老懷大慰的媽媽,躲在門口暗中觀察。

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出手指點一二,結果兒子不高興了,媽媽趕緊退散。

當媽的,兒子就算七老八十了,也放不開手。

中國媽媽,該放手時就放手吧,兒子大了,再指手畫腳,成了巨嬰,如何是好。

父子倆聯手勞動,推諉、扯皮都是基本操作。

兩父子大戰衣帽間,一頓暴風清潔過後,手藝堪比美髮店的托尼老師。

厲害厲害,佩服佩服。

面對鏡頭,魏爸懺悔了。

講真,一個在傳統結構下運行了二三十年的家庭,撤掉鏡頭,不太可能有質的改觀。

而魏大勛作為一個未婚的新世代,真的應該反思下自己的生活狀態,思考下未來的婚姻生活。

不然,魏爸的未來就是他的寫照,魏爸還好有遵循傳統的魏媽守護,可新世代的女孩子們,真的不會奉行傳統的。

2、再說說代表未來中國家庭新模式的袁弘張歆藝家庭。

在看這個節目之前,對這兩口子的印象,都來自微博恩愛直播。

因為張歆藝是二婚,還曾很俗氣的認為,這女的鐵定是個作比。

然而,《做家務的男人》給了我響亮的一記耳光。

張歆藝和袁弘是一對新手爸媽,跟其他我們看到的明星家庭不太一樣,這兩口子生了孩子,也沒有讓父母跟自己同住。

這說明,大部分時間裡,孩子的養育工作,是夫妻二人親力親為的。

這話說起來很多人會覺得不以為然,哪個新手爸媽不是自己帶孩子呢。

還真不是,即便是普通上班族,生了孩子後,要麼請公公婆婆爸爸媽媽幫忙照顧,要麼雇保姆。

嬰兒要喝夜奶,一晚上起來四五次喂奶,是每個新手爸媽最頭疼的事情。

所以,長輩幫著搭把手,讓年輕的父母保持充足的睡眠,好應付第二天的工作,無可指摘。

的確,普通上班族,做不到全職在家帶孩子,工作壓力大,養育孩子經驗不足,瑣瑣碎碎的小事,分分鐘點燃新手家庭。

而明星家庭,工作自由度相對比普通家庭強,但我們在各種親子節目和真人秀節目中,仍看到明星們家裡聚集著各種長輩和保姆,五六個人圍著一個孩子轉。

顯然,張歆藝家庭並沒有,夫妻兩個輪流照顧孩子。

早上袁弘起床做早餐,張歆藝在臥室照顧孩子,吃過早餐張歆藝抱著孩子到沙發上逗弄,袁弘默默洗碗。

兩夫妻靜默且有秩序,偶爾做點傻氣但活躍氣氛的舉動。

偶爾開點無傷大雅的夫妻玩笑。

在這個家庭里,我看到了一種和諧,沒有強行秀恩愛,沒有刻意做姿態,這是兩個理性成年人的成熟婚姻關係。

張歆藝的父母和袁弘的父母,看起來住在附近,符合兩代人「一碗湯」的距離。

即,婆婆在家熬了一碗湯,送到孩子家,湯還是溫的。

關於孩子的養育,父母做主力,但也適度徵求長輩的意見。

張歆藝決定在孩子6-8個月時斷奶,她沒有自己直接施行,而是在家庭餐桌上,向雙方父母報備。

作為孩子爸爸的袁弘,此時沒有做出一副雨我無瓜的態度,而是給妻子堅定的支持。

當婆婆對夫妻倆輪流工作的決定有異議時,袁弘也第一時間站出來跟自己的媽媽解釋,張歆藝呢,配合袁弘用溫和的語氣溜溜邊縫。

很多時候,婆媳矛盾,都源自芝麻大的小問題,但作為中間人的兒子,如果不能採取有效措施,這個芝麻問題,就會不斷發酵,袁弘做的非常好。

張歆藝呢,早前一直覺得這是個沒什麼腦子的二姐,其實,她也是個懂得溝通藝術的細心女兒。

有糖尿病的爸爸,在朋友圈買了一箱假藥,花費了兩千多元,張歆藝擔心爸爸把身體吃壞,想詢問一下。

現實中父母被騙買假貨的情況太常見了,一般這個時候,子女都會對著父母一頓嚷嚷,強制退貨,或者講一通父母聽不懂的大道理,導致父母覺得不舒服,並繼續為假貨買單。

張歆藝呢,並沒有張口就叱責父親買了假藥,而是平和的詢問父親,藥的來源以及成分。

聽到父親支支吾吾,也沒有馬上發火,而是徵求了父親的同意,跟賣家進行溝通,結果當然是無果,賣家已經成功出貨,買家問什麼都不會有回覆了。

父親這時才覺得不妥,詢問女兒女婿怎麼辦,袁弘此時登場,非常淡定的告訴岳父,沒關係,如果這個賣家不回復,我們可以找專業醫生諮詢,如果醫生說這個藥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那我們就退貨。

張父很擔心,表示自己已經喝了一瓶,對方恐怕不給退貨,袁弘仍然勸慰,沒關係,喝了一瓶也能退貨的。

張歆藝當然知道這種假貨根本是沒有退貨服務的,袁弘安慰說,那就騙爸爸,說退了就可以了。

我在這個事件中,看到了一對情緒穩定的子女,用非常理性的方式,來處理父母被騙的狀況。

這很難得,也值得學習。

生於50年代60年代的父母們,眼看著科技飛速發展,很多年輕時想都不敢想的現象,居然就真的實現了,所以年老的他們,很容易被花里胡哨的假藥說辭糊弄住,這不是他們的錯,我們要諒解,並給予科學的指導。

不要不問青紅皂白先發火,當你發火了,你下面要說的所有道理,都變成了氣話,毫無價值可言。

當我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我們是有邏輯可信賴的子女,我想,父母們會很願意跟隨我們的腳步,一起把日子過好的。

做家務的男人,是每個家庭都渴望的,這檔家庭觀察類綜藝來了,希望我們期待的新型家庭關係,也即將到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v2p6oGwBvvf6VcSZnY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