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只剩下60天,還能不能買房?4大建議給購房者指明方向

2020-11-01     遠舒

原標題:2020年只剩下60天,還能不能買房?4大建議給購房者指明方向

2020年只剩下60天,還能不能買房?4大建議給購房者指明方向

轉眼間2020年只剩下60天左右,上半年由於疫情的發生打亂了人們正常的生活節奏,原本很多人計劃在今年買房,可是由於企業被迫停工的影響,導致經濟遭受巨大創傷,企業的生存狀態舉步維艱,有降薪的、有裁員的、還有破產倒閉的,種種因素致使這些前期有買房計劃人都不得不推遲或取消買房計劃。

如今全國各地大部分地區都已經進入到復甦狀態,重回過去的一片美好景象。但是,唯獨樓市寒風凜冽,少了往日的熱鬧繁華,看到樓市這般狀態,不少有買房需求的人還是不知道是否該下手,如今眼看著2020年只剩下60天時間,內心有些著急了。如果還有人理不清頭緒的不妨看看以下4大建議,說不定能夠給你指明方向。

建議1:買房不要關注房子本身,重點是位置

大家現在不敢下手的原因無非就是怕成為接盤俠被套住了,其實這主要是思維上走進了誤區。要明白一個道理,買房不是關注房子本身,因為房子說白了就是鋼筋混泥土製成品,而且現有的建築材料如鋼筋、水泥也不算是什麼稀缺資源,所以房子本身並不值錢。

重點是位置,舉例:1.一個城市裡有兩套面積大小、裝修布局同樣的房子,一套在內環售價600萬元,一套在外環售價300萬元,差價達到50%甚至會更高。2.一線城市的房子10萬元每平米有人買,中西部省市鄉鎮里10萬元一套的房子沒人會買。因為一線城市裡的優質資源是昂貴的,而鄉鎮里連生活都會有很多不便,賣個家電、辦個事情都要往縣市裡跑。

買房虧與不虧的根本邏輯就是在於位置,城市位置里的民房有拆遷的機會,過去多少拆二代一夜之間搖身一變成為千萬富翁、億萬富豪的,而位置在大山旮沓的民房就是一文不值的土磚塊,想改變命運就只能靠個人走出大山,這就是房子的位置決定價值的真諦。

建議2:房子夠30億人住的說法不能信

在各大網絡平台上總能看到有人說:我國的房子已經嚴重過剩,足夠容納30億人居住。這個說法其實很唬人,如果要說房子是否夠住的這個問題,那麼請問10年前、20年我們就沒有房子住嗎?顯然不是的,無非就是住房條件差一些罷了,城市住磚房、農村住土房而已。

現在也是如此,所謂的夠30億人住,那是把全國所有的住房總量全部算在內,農村的房子、縣城的房子、中小城市的房子,小產權房等等,而且農村的房子很多都常年空置,門前荒草叢生,但是這些房子沒人住、沒人要,農村人也都寧願忍受城裡的高房價去買房住。

這說明歸根結底不是我們的房子夠不夠住的問題,而是大部分都想在城市裡擁有一套房子,農村人想進城,中小城市的人想往大城市轉移,這才是房子不夠和高房價存在的核心原因。

建議3:人口總量在下降,但那屬於大趨勢

我國人口格局出現了兩大變化:一是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二是新生兒數量在逐年下降。很多人都說,人口減少了,房價將會下跌,房子將會越來越不值錢。這個邏輯是有道理的,但是,這對目前有購房需求的人群來說沒有任何參考價值,因為你的需求在當下,人口的變化趨勢不會對你的需求造成什麼影響。

人口總量不會出現斷崖式下跌,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緩慢下降,這個過程對於活在當下的人來說實在太飄渺。即使人口下降對樓市會造成影響,會引起房價下跌,那也是現在的新生兒人群所面臨的局面,也就是20年後的事情了。

建議4:城市未來的發展決定這裡的房產價值

每當有人在網絡平台吐槽大城市房價太高,總有人反懟表示,鶴崗、玉門的房價最低幾百元一平米你為什麼不去買呢?不錯,鶴崗、玉門的房價確實很低,幾萬元就能夠買一套房,但是這些城市沒有好的資源、未來也沒有太大的發展潛力,住在這些城市養老休閒還可以,想賺錢就沒有什麼機會。

一線城市的房價堪比天高,就是因為它比全國絕大部分城市的發展程度要快,資源更優質、產業更發達,每天有大量的人因為承擔不起一線高房價而離開,但每天又有更多的人往這裡擠入,還有不缺錢的人群支撐起這裡的高房價。所以,一個城市未來的發展程度決定了這裡的房產價值。

至此,看完4大建議後我們再來回答開頭的問題,那就是今年末期還能不能買房?答案是有需求就能買!但是,要想買到有價值潛力的房子就要充分消化完以上4大建議,明白人能夠避開「高位站崗」,不懂的人有可能「光榮接盤」。

感謝各位看官的閱覽,支持的朋友不妨點贊、轉發、留下您的觀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t_c4hXUBURTf-Dn5zLY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