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這兩個村,富了!

2020-04-19   紅河資訊圈

近年來,隨著可邑小鎮旅遊熱度的上升,給可邑村脫貧攻堅工作帶來了機遇,可邑村通過實施「景區景點+農戶+產業園+遊客」的扶貧模式,引導貧困戶就近就業,開發旅遊商品,開辦特色農家樂,將旅遊產業轉化為經濟效益,帶動72戶225人貧困戶脫貧致富。

2019年,可邑村建成省級特色旅遊村,為貧困農戶增加3萬至10萬元收入,為村組增收65萬餘元,為群眾提供就業崗位300個,年勞務收入達200餘萬元。

可邑小鎮彝鄉緣飯店老闆畢昆就是通過開辦農家樂脫貧的。年收入逐步增長,日子越過越紅火。

【西三鎮螞蟻村委會可邑村小組 村民 畢昆】:從可邑小鎮旅遊開發以後,外地遊客增多,自家開辦了一個農家樂,年收入也逐步增長,現在已經脫貧,日子越過越紅火。

目前,經營「農家樂」的貧困戶有8戶,每年可增收6萬元以上。

可邑小鎮景區還優先為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提供保安、保潔、餐飲服務等就業機會,並在旅遊旺季聘用貧困群眾為工人,幫助貧困戶實現就近就業,拓寬了增收渠道,可邑村的23戶貧困戶全部脫貧。

可邑村也成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典型,相繼榮獲「中國最美休閒鄉村」「全國民族團結示範村」「國家運動休閒小鎮」「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等榮譽稱號。

【西三鎮螞蟻村委會黨總支書記、主任 曾虎龍】:可邑村通過實施「景區景點+農戶+產業園+遊客」的「文旅車間」扶貧模式,實現了原有72戶225人全部脫貧出列。


西三小龍潭村:「產業車間」帶動79戶貧困戶脫貧奔小康


時下,彌勒西三鎮戈西村委會小龍潭村的蘋果花迎風綻放,扮靚了整個山崗,預示著豐收的希望。

蘋果樹枝芽紛紛吐蕊,紅的粉的白的花兒簇擁在一起,蜜蜂不時在花叢中「嗡嗡」地飛來飛去穿梭采蜜。

彌勒這兩個村,富了!

近年來,小龍潭村以「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車間」扶貧模式,發展蘋果、杏子種植等產業,帶動農戶就業60多人,帶動周邊村寨79戶貧困戶脫貧奔小康。

記者在小龍潭村水果種植基地看到,工人羅金春正在為桃樹修枝、梳果、打藥、澆水,忙得不亦樂乎。


【西三鎮戈西村委會小龍潭村村民 羅金春】:自從村裡引進蘋果種植龍頭企業來種水果,我來蘋果基地打工,1天有80元的工資,我脫貧了,現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生活越來越幸福了。

戈西村委會為變山地為花果山,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2016年10月開始,通過鎮、村兩級引進雲南省綠水青山蘋果溝有限公司落地戈西村,採取「公司+農戶+基地」模式,建設蘋果溝種植基地,同時引進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以資源入股合作方式向小龍潭村小組流轉集體土地50畝,建成650畝高端蘋果基地1個。2019年,小龍潭蘋果基地實現經濟收入35萬元。


【西三鎮戈西村委會黨總支書記 楊金學】:有兩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在蘋果基地打工,算是公司的員工,在公司上班以後,有一戶種植了兩畝多水果,同時是公司的技術人員,這兩戶貧困戶2018年已經脫貧了,包括我們寨子的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在2019年底已經全部脫貧。


2016年以前,戈西村委會人均收入只達到3000多元,到現在人均純收入達到8000多元。2019年小龍潭村的「產業車間」為村民帶來285萬元收入,帶動本村9戶貧困戶脫貧致富,還每年實現戈西村委會村集體經濟收入2萬餘元,小龍潭村小組村集體經濟收入6萬餘元。


產業扶到戶,致富有門路,向貧困宣戰,一起動手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來源:彌勒廣播電視台

如有涉嫌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處理,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紅河資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