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細節解密》系列正在繼續,本期第一百二十四回!
最近,大錘的水滸細節解密系列,一直在跟列位讀者聽友,聊古典小說《水滸傳》中出場或者出名的歷史人物。之前已經曆數了《水滸傳》中的蔡京童貫等四大奸臣,以及他們背後的那個自視才高但是實際只會惹禍的宋徽宗。本期,我們繼續說一個書中出現的歷史人物,這就是水泊梁山的第一任首領,白衣秀士王倫。
叫王倫的,在北宋時代有好幾個。其中跟白衣秀士王倫職業最接近的,就是來自當時北宋京東路沂州的「虎翼卒」軍士,王倫。什麼叫職業接近呢,就是這個歷史上的王倫,他造反了。
在公元1043年,也就是北宋仁宗慶曆三年,位於今天山東境內的北宋京東路沂州這一帶連續幾年遭受蝗災、旱災之後,老百姓吃不上飯了,就出來反抗官府了,而北宋這邊就派虎翼卒去鎮壓,結果可能是這些虎翼卒平時生活也不咋地,而且急吼吼地拉出去鎮壓,官兵之間矛盾加劇,有幾十個士兵就不幹了,他們把零頭的巡檢使朱進給宰了,而這領頭的士兵,正是本文的主角,王倫。
王倫起義之後,很快就與沂州的反抗農民匯合,然後就沖入京東路青州。因為北宋京東路戰略地位很重要,這裡西面出去不遠就是東京汴梁城,而北面則與北宋抗遼第一線河北路接壤,所以當時這裡駐軍很多,王倫起義的核心人馬只是虎翼卒的那百十人,戰鬥力非常有限,因此王倫隊伍在京東路這邊打了個轉,發現沒什麼空間,於是很快就突進南下了,他們一路沿著海州(今江蘇連雲港)、楚州(今江蘇淮安)、泗州(今江蘇盱眙[xū yí])這條線,直搗揚州。
這一下出乎了北宋朝廷的預料,這一帶防守遠遠不如京東路北面那樣嚴密,而且這一帶地處北宋腹心地帶,長期遠離戰亂,因此平時戰備都非常鬆懈,王倫人馬突然南下,可把沿途的北宋各城弄得夠嗆,一片雞飛狗跳。
當時北宋著名的大文豪、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就是經歷了王倫起義的當時人之一。他記錄了當時王倫這支小小人馬南下之後,給北宋帶來的嚴重威脅。歐陽修說:我觀察到,王倫沿途經過楚州等地,當地的知縣官員不但不敢領軍迎戰,反而還主動去赴王倫那裡吃飯應酬,結果被王倫火併,朝廷儲存在這些地方的衣甲軍器等係數都跑到了王倫的手裡。
按照歐陽修的說法,王倫人馬「如入無人之境」,一旦繼續南下長江,朝廷守御兵力更弱,到時候王倫向南可以劫掠福建廣東,向西可以直入四川,那就是「腹心之大憂」。
在歐陽修看來,王倫這次起義其實規模很小,核心力量不過百人的隊伍,但是他們一路南下,卻曝光了北宋朝廷統治的無比腐朽,那些王倫人馬經過之地的北宋官員,竟然主動跟王倫隊伍交朋友,送錢送裝備,只求王倫不要劫掠當地。
各地的那些廂軍土兵,根本就沒有任何戰鬥力,哪怕是要撲滅王倫這種規模的小起義,都得從開封汴梁城直接派出禁軍才能鎮得住。而這邊禁軍還沒來得及出動,王倫已經迅速南下兵迅速壯大了隊伍,王倫在南下過程中就直接穿上黃顏色的衣服,這是模仿當年北宋開國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意思。
不過,王倫的人馬還是太少太弱,經不住已經緊急動員起來的北宋朝廷部署的圍攻,很快,他就在長江邊被擊敗了。王倫本人被殺。整個王倫起義,從沂州發動到長江失敗,大概總計三個月左右的時間。
而這次起義,也就成為了後世施耐庵寫作《水滸傳》時安排盤踞山東水泊梁山的第一波好漢的原型。不過,說到這裡,細心的讀者聽友朋友們肯定注意到了,歷史上的這個王倫,跟小說里的王倫,實際是差距了不少年代的。
歷史上的王倫,活動於公元1043年,而《水滸傳》中的王倫,他被晁蓋火併的時候大概是在北宋徽宗政和年間,也就是公元1111年以後。兩者差出來70年。也就是說,歷史上的這個王倫,可以當《水滸傳》里王倫的爺爺了。
那麼為什麼後世學者仍舊會認為,這個王倫最可能是《水滸傳》白衣秀士王倫的歷史原型呢?歷史上的王倫起義,無論性質還是地點,都與水泊梁山好漢們的活動有相似之處。而且王倫的起義規模較小,名氣卻不小,這非常符合施耐庵創作《水滸傳》時的寫作需求。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施耐庵安排一個歷史上著名的義軍大頭目當晁蓋的火併對象,比如北宋李順、王小波這種領導幾十萬人規模的起義軍領袖,這要是說出來,當時的讀者聽眾肯定也不信啊。而王倫這個規模和名氣剛剛好,特別適合拿來改編,因為施耐庵既要去掉王倫,換成更強力的頭領晁蓋,同時還要保留王倫部下和水泊梁山的強悍戰鬥力。
另外,這裡大錘再介紹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歷史上的王倫又被稱為「黃衣王倫」,這是因為之前咱們提到過,王倫在南下長江中已經穿上黃衣,仿照趙匡胤故事了,這是非常有雄心的。而《水滸傳》中的王倫的綽號叫做「白衣秀士」。這在宋代是個有說頭的,宋人描述科舉考試時有詩云:「三百俊才衣似雪」。也就是趕考的讀書人一般都穿白衣。
從綽號來說,王倫的這個「白衣秀士」的綽號實際描述的是他的讀書人的身份。而歷史上的王倫是個軍卒出身,應該是沒讀過什麼書的,所以是黃衣軍士王倫。
到了施耐庵筆下,換到了一個酸腐文人心胸狹窄的落草大王身上,就變成了白衣秀士王倫。留下這種近似於惡趣味的修改痕跡,因此我們還是謹慎推測,那個比白衣秀士王倫大70歲的真實的王倫,正是《水滸傳》參考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