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嫁在本村的小姑

2020-04-11     愚伯的自留地

文:郭旭欽

圖:來自網絡


小姑就嫁在本村,我們和小姑在一起的時間最長。


姑父當時是村裡的黨員,在大隊部做事,年輕有為,實行推薦上大學的時候,村裡分來一個指標,大家一致推薦姑父去,這樣,姑父大學畢業後就在地委參加了工作。



姑父常年不在家,小姑和婆婆妯娌一家人在一起生活,我們有時去玩,人太多覺得不隨便,在小姑的屋子裡待一會兒就趕緊跑回來。直到小姑生第三個孩子時,才帶著婆婆搬出來住進另一個院子,多年以後,小姑自己蓋了新房,我們才去得多了


我大學畢業時,分配到離家很遠的地方,父母不放心,我自己也不願意去,就托姑父找人把我調回來。那時姑父在地委組織部工作,人脈很廣,和那邊縣裡說明情況,請人家幫忙把我的檔案提出來重新分配。


事情辦得差不多時,哥哥帶我去辦手續。那是縣裡的第一中學,我一個同學也分配在那裡,她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並說學校給我分了宿舍,還發了工資。辦清了手續,和領導說了很多表示感謝的話,婉言謝絕了人家的工資。天色已經晚了,沒有回去的班車,就在同學那裡住了一宿。


回來後父親又託人,把我分配在一所縣中里。後來常常想,如果沒有姑父的關係,我可能就要留在那裡,那麼,我的人生軌跡就要重寫。


村裡分地後,為了照顧家庭,姑父調回縣裡,星期天就幫小姑種地。托姑父辦事的人經常找到家裡來,姑父是個特別正直的人,該辦的事不用找也會辦,不能辦的事誰說話也不管用,徇私枉法的事情絕對和他扯不上邊。


退休後,他專心在家裡種地,和一個普通農民沒什麼兩樣。村裡有人問他,沒有趁著在位時撈點實惠,後悔不?他說,不後悔,這樣睡覺踏實。他在責任田裡種滿了蘋果,有人請他通過老關係辦點事,他就說,沒時間,出不去,我的蘋果離不開我。



秋後是小姑和姑父最開心的時候,摘回來的蘋果堆在院子裡,像小山一樣,他們把蘋果分成兩部分,個頭大色澤好的堆成一堆,準備打箱賣出去,個頭小有瑕疵的放一邊,一部分分給我們,一部分留著自己吃。


小姑頭腦靈活,和鄰居們相處得很融洽,在村裡人緣很好。小姑三個孩子,大表妹學習好,讀了大學,分配在檢察院工作。她愛好寫作,經常在報紙上寫一些系統內部的新聞報道,有時也寫幾篇情文並茂的小散文,她既清高又有情調,業餘時間練練大字,陶冶情操。


二表妹性情溫和,賢惠善良,生了個女兒,伶牙俐齒,聰慧活潑。表弟最小,話不多人很實在,深受我父母喜愛。表弟媳很早就失去父母,和表弟結婚後,小姑和姑父十分疼愛她,她也特別懂事,知道孝敬公婆,一家人其樂融融。


父親最信任小姑,有事也喜歡和她商量,我們有話不敢對父親說,小姑就滿口應承:不要緊,我去說。平時沒事,小姑常來坐坐,父母也經常去小姑家,逢年過節,我們兩家來往就更頻繁了,在外邊上班的孩子們回來,就去對方家看看,互相傳換一些東西,陪長輩說說話。


記得有一年過端午,父親早早去了小姑家,看看沒有買肉,回來就和母親叨叨,抱怨姑父管錢管得緊,心疼小姑過節不能改善生活,商量著把小姑叫來一起吃飯。小姑怕父親不放心她,緊跟著也來了,再三解釋收麥子活太忙,沒有顧得上去買肉,現在姑父已經去買了。父親才沒事了。


父母和小姑先後搬到了城裡,仍然住得很近,加上二姑,我,哥哥,弟弟,二表妹,大家都在一條街上,出去隨便一轉,說不定就會遇見我們家哪一位。有一次,我帶著兒子去學校操場玩,發現一群小伙子打籃球,仔細一看,全場都是我們家人,侄子,外甥,表弟,表妹夫等,這可倒好,無論輸贏,都便宜不了外人。



小姑和姑父在城裡過冬,農忙了就回去種蘋果,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了,表弟表妹都主張把地承包出去,讓小姑和姑父在城裡安心養老,做了很長時間的思想工作,兩人才勉強同意。


閒下來的小姑,除了操持家務按時給表弟弟媳做飯,還做起了女紅,用舊毛線織手袋,用邊角布料做小玩意,用煙盒糊收納箱等等,那些本來要廢棄的東西,到了小姑手裡,就幻化成神奇的手工藝品。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小姑還學會了做虎頭鞋,納鞋底刷鞋幫,貼上兩隻吊著眼角的大眼睛,用絲線縫成紅紅的嘴唇,身後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惟肖惟妙,好玩極了。每設計一個新花樣,小姑就一口氣做幾雙,分配給我們兄弟姐妹每人一雙,讓我們留著給將來的孫子孫女穿。


時間長了,我們每家都有很多雙,我開玩笑說,生雙胞胎孫子也夠穿了。姑父喜歡二胡,臥室里常擺著樂譜,他們一夥京劇票友找了一間閒屋子,每天在那裡集合,有拉的,有唱的,自得其樂,非常熱鬧。小姑和姑父的生活也算是老有所為吧。



兩年前,小姑家添置了一套樓房,又是喬遷新居,又是小姑和姑父六十六大壽,我們帶著禮物前去慶賀。看得出,小姑和姑父對現在的幸福生活非常滿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sd3ja3EBiuFnsJQVGRh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