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五糧液緣何成為「白酒王冠上的明珠」
2019一整年,中國白酒行業都翹首以待一款超高端白酒——「501五糧液」。
這款產品最早在2018年底的五糧液1218共商共建共享大會露出了概念版。3個月後,五糧液在2019年春季糖酒會上正式發布「501五糧液·明池釀造」和「501五糧液·清池釀造」兩款戰略性超高端產品,強調「每一滴都來自明清古窖池,每一瓶都擁有唯一的編號,並且限量發售,極具稀缺性。」
每年限量發售的501五糧液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宋書玉曾表示,我國酒類消費處於一個「長期不缺酒,但長期缺好酒」的時代。501五糧液從戰略上已經不滿足於釀「好酒」,更是要打破現有高端白酒的天花板,以五糧液652年明代古窖為歷史承載,打造中國白酒金字塔之巔。
2020年春節,501五糧液廣告片提出「王冠上的明珠」,但直到今天,真正見過這款產品的人依舊鳳毛麟角——501五糧液尚未正式上市。筆者從五糧液得到的最新消息顯示,這款酒每年僅售501瓶。這意味著,這顆「明珠」將成超級稀缺單品。
501五糧液緣何成為「白酒王冠上的明珠」?
三大限定,重新定義超高端白酒標準
早在2018年底,五糧液就試圖重新定義「高端」——501五糧液以「限定車間、限定窖池、限定匠人」確保產品高品質、稀缺性。
501的名字便來自車間編號。
距今652年的長髮升酒坊
五糧液共有十幾個車間,都以5字開頭命名,其中單數是生產車間,雙數是輔助車間。而501車間,正是五糧液的一號車間,也是五糧液開始的地方。這裡藏著五糧液的釀造機密——以「長發升」、「利川永」等為代表的179口明清古窖池全部集中於此,它們中最老的已達652年,其中歷史最悠久的是「長發升」酒坊中的明初古窖「菜刀把」和「板子窖」。
這些古窖是中國白酒文化遺存的曠世之作,保留著中國白酒最純正的初始記憶,中國白酒濃香之脈發端於此,故而有「明池之前沒有窖」的說法。
1992年,宜賓地區文化局編印初版的《宜賓地區文物志》認定:「長發升酒窖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地穴式曲酒發酵窖。」宋書玉表示,雖然眾多國內白酒號稱出自百年老窖,但根據不完全統計,百年老窖僅占濃香型白酒老窖的萬分之一以下。釀造501五糧液的明清古窖池群,可以稱得上是「窖中之窖」。
501車間的古窖池群是迄今為止窖池結構保存最完整、不間斷使用時間最長、釀酒微生物持續作用數百年未曾間斷的「活窖」。其窖泥中蘊含的微生物一直繁衍至今,價值比黃金還珍貴,在2005年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是當前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唯一一件「活文物」。
擁有豐富經驗的釀酒師
五糧液釀酒大師趙東向外界表示,會確保每一滴501五糧液都來自501車間的明代古窖池,並由至少擁有30年以上釀酒經驗的老師傅領銜精心釀造。而業內則視「三限定」原則為五糧液重構超高端產品標準的價值表達。
「王冠上的明珠」,蓄勢待發或成為行業分水嶺
據消息人士透露,2019年5月中國酒類流通協會舉辦的G50論壇上,501五糧液已經做了內測,贏得一眾酒類企業代表和大商好評。
除了同業與專家,另一撥蓄勢以待的力量來自於藏家和投資人,因為它「實在很適合收藏」。
501五糧液瓶蓋上的萬曆五彩
白酒是和時間做朋友,白酒收藏界有句話道「藏文化不如藏酒」。「501五糧液」的瓶子傳承了經典的「鼓形瓶」——這是世界最初認識五糧液時的樣子,具有濃郁的品牌風格和極高的辨識度。以「501五糧液·明代窖池酒」為例,它使用明代風格古門、瓶蓋上運用了萬曆五彩,瓶頸上的海水江崖紋來自經典的明朝黃袍下擺,整體觀之,形為明代的酒器。它被珍而重之放入由金絲楠木精製而成的明代古門造型的酒盒中,以鑰匙為門簪;打開大門,拿出酒瓶,盒子底部便能看到明池古窖的造型。
從產品品質到外觀細節,充分體現了五糧液「用心不計代價、用工不計成本、用時不計歲月」的極致匠心,呼應「王冠上的明珠」。
中國白酒首席品酒師曹鴻英
酒是用來喝的,好酒更是如此。501五糧液經過無數次的推敲打磨,1500人次參與酒體品評測試,終於在保持五糧液「香氣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凈爽、各味諧調、恰到好處、酒味全面」的獨特傳統風格同時,讓口感層次更加豐富,擁有五糧發酵的復合香、濃郁豐滿的陳香、優雅舒適的窖香。
「501五糧液」明代窖池酒
業內人士預測稱,501五糧液會在2020年炸開高端白酒市場,成為「核武器」,而推出501五糧液被視為五糧液「向高端聚焦,重塑高端產品價值體系」的標誌性之舉。
宋書玉對五糧液啟動的超高端戰略表示認同——因為高品質白酒是極度稀缺資源,不足全國白酒產量1%,501五糧液的推出具有積極的行業價值,也會成為五糧液發展史上的一個關鍵性節點。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