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孩子,家長最怕的是什麼?
孩子愛發脾氣,動不動就丟東西、砸東西,罵他/她不聽,又不捨得打他/她。
孩子愛發脾氣,全是家長溺愛造成的?
中醫師告訴你:不全是!還有一部分和孩子內部臟腑氣機受損密不可分。
1、家長的因素:家長過分的溺愛孩子,什麼事情都是以孩子為中心,衣服不捨得讓孩子自己穿;孩子在看電視的時候,飯就由家長一口一口的喂;逛超市的時候看到一樣東西就想要,家長也毫不猶豫的掏錢買......慢慢的,孩子就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自我封王,遇到不如他意的事情就會打砸東西來宣洩自己的不滿。這個也是影響孩子最深的!
2,臟腑氣機受損,中醫看來,五臟各對應一種情志。肝,心,脾,肺,腎分別對應怒,喜,思,悲,恐!影響孩子最深的當屬於肝,孩子的生理特點是肝常有餘,凡事過了就是不好的,所以孩子容易生怒!
肝氣最容易受到內傷情志、飲食的影響,出現肝氣不疏,郁久化熱而致肝陽上亢。肝的功能失調,會導致孩子情誌異常,煩躁易怒。而經常發脾氣,又會進一步影響肝的功能,形成惡性循環,導致孩子脾氣越來越差!
孩子愛發脾氣會有什麼影響?
1,孩子會胃口變差,口氣大,大便干硬!
肝屬於木,脾屬於土,在五行中,木是克土的,所以肝火旺是就會灼傷脾。脾受到損傷,不能運化食物和水液,所以胃口會變差,積食日久化火,出現口臭,大便干硬等症狀!
2,孩子難入睡,睡不安穩,易驚醒等!
睡眠和中醫臟腑中的心有很大的關係!心屬火,肝屬木,木生土,所以肝火旺就會造成心火旺。心火影響孩子的睡眠,部分孩子還會出現口腔潰瘍,煩躁等情況,長期的睡眠不足還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怎樣去改變孩子愛發脾氣的情況?
1、西方育兒觀注重「情緒管理」,講究不打不罵,正面管教。有些家長看到孩子發脾氣,不明之火就上來,會有打罵孩子的衝動,這是不可取的。
我們可以選用「板凳訓練法」:在固定的位置放置一張板凳,孩子因某事亂發脾氣的時候就讓他/她坐定在板凳上,然後說出他/她錯在哪裡,應該怎麼做才是對的。
2、中醫方面我們更多的是關注孩子肝的問題,同時也要顧護其他臟腑,比如說脾和心。中醫調理我推薦用食療和小兒推拿的方法。
(1)食療方面我們可以選用:佛手陳皮粥。
材料:佛手5克,酸棗仁5克,陳皮2克,大米50克。
烹調:洗凈上述材料後,加入800毫升清水煮至粥成。
功效:佛手可以疏肝解郁,配和陳皮又有健脾行氣的作用,酸棗仁是安神的最好選擇。
(2)小兒推拿:
清肝經
定位:食指末節螺紋面。
操作:自食指掌面末節指紋推向指尖。
次數:100-300次。
清心經
定位:中指末節螺紋面。
操作:自中指掌面末節指紋推向指尖。
次數:100-200次。
退六腑
定位:前臂尺側皮膚,成一直線。
操作:用拇指指腹自肘推向腕。
次數:100-300次。
看了這篇文章,相信您應該對孩子愛發脾氣的問題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西方教育觀念結合中醫食療和小兒推拿對調整孩子情志會更好,另外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也需要多一份耐心。
我是鄭醫生說育兒,專注中醫育兒,更多中醫育兒知識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