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種傳染病夏天高發,家長注意了

2019-08-01     與您有約

蠅鼠蟑螂,生冷濕熱,各種傳染病蠢蠢欲動!

盛夏季節,天氣炎熱,由於氣溫和濕度的相繼升高,各類細菌、病毒生長繁殖的速度也大大加快,水源、食物、環境極易被污染,蚊蟲、寄生蟲也越發活躍,容易導致一些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此外,白天和晚上都長時間待在空調房間,加之還吃上一些生冷食物,夏季也成為腸道疾病和蚊媒傳染病的高發季節。

傳染病高發的夏季,給孩子們的健康帶來了挑戰。

急性感染性腹瀉

感染性腹瀉(也稱急性胃腸炎)指各種病原體腸道感染而引起的腹瀉。

急性感染性腹瀉患者一般不需禁食(嚴重嘔吐除外)。口服補液療法或靜脈補液開始後4小時應恢復進食,少吃多餐(建議每日6餐),進食少油膩、易消化、富含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食物,儘可能增加熱量攝入。避免進食罐裝果汁等,以免加重腹瀉。

預防措施:

家長要合理掌握孩子「進口」的冷飲數量,不能一味滿足孩子的要求。另外,小兒夏季最忌諱冷的、熱的、油膩的一起吃,特別是飯前吃水果、冷飲的習慣容易導致孩子正餐吃不下去,打亂了吃飯規律,造成孩子消化液分泌失常。

要注意食品衛生,從冰箱取出的食物,宜在微波爐內加熱2分鐘殺菌;水果、蔬菜食用前,要用水先浸泡半小時後刷洗,能削皮的儘量去皮,涼拌的蔬菜可先用開水燙後調味拌用;多吃蒜不僅調味,還有殺菌的作用;有些水果(如草莓等個小、連皮吃的)可用鹽水(清水放些鹽)浸泡半小時後食用,這樣有助於去除殘留農藥。

流行性乙型腦炎

乙腦經蚊傳播,多見於夏秋季。臨床上急起發病,有高熱、意識障礙、驚厥、強直性痙攣和腦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後往往留有後遺症,屬於血液傳染病。

預防措施:

目前還沒有針對乙腦病毒的特異性藥物,乙腦預防很重要,乙腦預防的主要措施有防蚊滅蚊與接種疫苗,其中接種乙腦疫苗是最有效的措施。

目前,我國使用的乙腦疫苗有兩種,一種是乙腦減毒活疫苗、屬一類疫苗,實行免費接種。另一種為滅活疫苗,屬二類疫苗,公民自願自費接種。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其傳染力強,水痘患者是惟一的傳染源,自發病前1~2天直至皮疹乾燥結痂期均有傳染性。接觸或飛沫吸入均可傳染,易感兒發病率可達95%以上。該病為自限性疾病。

水痘寶寶護理要點:

1.注意消毒與清潔

對接觸水痘皰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據情況分別採取洗、曬、燙、煮、燒消毒,且不與健康人共用。同時還要勤換衣被,保持皮膚清潔。

2.定時開窗

空氣流通也有殺滅空氣中病毒的作用,房間儘可能讓陽光照射,打開玻璃窗。

3.退燒

如有發燒情形,最好是以冰枕、毛巾、多喝水等物理退燒法。要讓患兒休息,吃富有營養易消化的飲食,要多喝開水和果汁水。

4.注意病情變化

如發現出疹後持續高熱不退、咳喘,或嘔吐、頭痛、煩躁不安或嗜睡,驚厥時應及時送醫院就醫。

5.避免用手抓破皰疹

特別是注意不要抓破面部的痘疹。為了防止這一情況發生,要把孩子的指甲剪短,保持手的清潔。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兒童和青少年期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腫痛為主要特徵,有時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

流行性腮腺炎前驅症狀較輕,主要表現為一側或兩側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後、下腫大,腫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邊緣不清,表面發熱,有觸痛,7至10天消退。

護理要點:

本病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抗生素治療無效。主要對症治療,隔離患者直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

注意口腔清潔,飲食以流質或軟食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證液體攝入量。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表現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個別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導致死亡。

目前缺乏有效治療藥物主要對症治療。建議6月齡~5歲兒童接種EV71疫苗,鼓勵在1歲前完成接種。

預防措施:

1.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2.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

3.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4.兒童出現相關症狀要及時就診。患兒進行隔離,輕症患兒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對玩具、個人衛生用具、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

本文首發:湖南省兒童醫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pHKoUmwBtRl-7Ca7cPU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