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廣交會丨廣州團第一期獲佳績!

2019-10-21     投資廣州

昨日,廣交會、廣州團公布的數據顯示穩中向好:本屆廣交會出口展參展企業25,000家,環比增長0.62%,同比增長0.21%,預計有超過210個國家和地區的採購商到會;截至10月19日,廣州交易團第一期總成交額超18億美元。

廣交會一向被喻為外貿「晴雨表」和「風向標」。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進出口規模分別為7.01萬億、7.66萬億和8.24萬億元,呈逐季攀升態勢。特別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計進出口6.65萬億元,增長9.5%,高出全國外貿整體增速6.7個百分點,占我國外貿總值達到29%。

為此,多家研究機構認為,根據主要貿易夥伴GDP變化測算,2019年中國出口增長韌性較強,非美外需仍然增長較好,預計四季度出口增速有望回升,外貿形勢在明年上半年將出現更加積極的轉變。

本屆廣交會出口展參展企業25,000家,環比增長0.62%,同比增長0.21%,預計有超過210個國家和地區的採購商到會。本屆廣交會一期,廣州團共組織了247家企業參展,展位數量達777個,截至10月19日,廣州交易團第一期總成交額超18億美元。

前三季度,我國對前兩大貿易夥伴歐盟、東協分別進出口3.57萬億元、3.14萬億元,分別增長8.6%和11.5%。中美貿易總值2.75萬億元,下降10.3%;中日貿易總值1.58萬億元,增長0.1%。中國與非洲貿易額同比增長7.5%,高出外貿整體增速4.7個百分點。

一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意向成交額持續攀升。截至目前,廣州團成交地區首位為奈及利亞,其成交額超1億美元。前三季度,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計進出口6.65萬億元,增長9.5%,高出全國外貿整體增速6.7個百分點,占我國外貿總值達到29%。

「志高從十幾年前就開始參加廣交會了。公司最原始的客戶積累肯定是以廣交會為基礎,不過跟以前相比,現在參加廣交會的目的和形式也發生一些變化。之前來參加的主要目的是開發潛在客戶,確定年度訂單;現在主要是展示我們的品牌,展出我們最新的科技產品,提升採購商對中國空調的信心。」面對當下的出口形勢,廣東志高空調副總裁兼海外營銷本部總經理肖鳳麒將應對之策娓娓道來。

「這次來的客戶是比較多的。我們認為廣交會是一個好的平台,它應該能帶來一個比較好的市場業績。」海爾海外電器產業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慶福充滿信心地告訴記者,海爾在海外市場仍然是保持逆勢增長的狀態,海爾智能空調今年1~8月出口增幅是去年全年的2倍。

那麼,面對全球複雜的貿易形勢,肖鳳麒和張慶福的信心源自何處呢?「打鐵還需自身硬」,不少中國企業正在由傳統製造業向數字科技型企業轉型。在「求穩」的同時,更在「提質」上下狠功夫,優化出口結構、強化自主品牌、轉變海外布局思路。

相關統計數據也印證了企業的轉型升級。今年前三季度,我國一般貿易出口增長3%,好於整體水平。今年前三季度境內自主品牌商品出口增長12.9%。因此,即使外部環境越來越複雜,但具有高質量、高顏值、高附加值的產品會更有市場。

廣交會數據顯示,本屆廣交會進出口展參展企業25642家,環比增長0.57%,同比增長0.23%;第一期參展企業8728家,環比增長0.23%,同比增長-0.08%。

廣州團第一期成績也頗為喜人。本屆廣交會一期,廣州團共組織了247家企業參展,展位數量達777個,截至10月19日,廣州交易團第一期總成交額超18億美元,成交呈現穩中向好態勢;廣州團對一期參展企業進行了調研,樣本企業以民營企業為主,其中30%的企業認為外貿趨勢有所上升。

此外,本屆廣交會還積極推進全球合作夥伴計劃,努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營銷網絡,目前已與全球72個國家和地區的128家工商機構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其中,「一帶一路」沿線是全球夥伴計劃重點拓展方向,目前已有35個沿線國家的53家工商機構加入。本屆新增的9家機構中就有5個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編輯:投資廣州

來源:南方網、廣州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p83S7m0BMH2_cNUgZ6v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