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進口以保障物資供應,商務部助外貿企業抗疫減損!

2020-02-06     投資廣州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關決策部署,擴大醫療物資和生活用品進口,保證國內供應,2月3日,商務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積極擴大進口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要求各地商務主管部門高度重視擴大進口對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協調力度,做好銜接溝通,落實落細責任,擴大醫療物資及生產原料進口,積極利用進口增加國內肉類等農產品市場供應,充分發揮外貿新業態優勢,結合本地實際做好擴大進口有關工作,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同一天,商務部辦公廳還印發了《關於疫情防控期間進一步便利技術進出口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商務主管部門將服務企業、幫扶企業擺在技術進出口工作優先位置,切實支持企業開展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受訪專家認為,兩則《通知》的印發十分及時,不僅有助於國內醫療物資及生產原料的進口,還有助於企業在疫情期間保持國際技術交流,進而儘快恢復生產,保持競爭力。


擴進口力保物資供應

_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投資合作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是業表示,目前,全球對新冠肺炎的治療尚未有明確療效的藥物,病情的篩查診斷需要花費較長時間,疫情的防護主要採用傳統手段。此次商務部一日之內連發兩文,要求配合做好與疫情防控相關的物資、技術進出口,旨在推動國內各類企業加強國際技術貿易、交流與合作,加快推動相關治療藥物和疫苗的研發,研製出更加準確迅速的診斷試劑,儘快遏制疫情,保障民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劉向東也直言,當前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十分有必要,特別是世界衛生組織將此疫情定為國際重大疫情加以防控後,國際社會對暴發的疫情給予高度關注,相關技術和物資資源正源源不斷地被送到疫情重災區。


「為此,需要在相關技術和物資進出口方面,在防控好人員健康安全的前提下進一步簡化進口程序和做好快速響應工作。」劉向東說,這樣才能更充分利用國際一切力量,儘快把疫情控制住並及早取得防控勝利。


促便利護航企業發展

_

除擴大疫情防控物資進口外,此次商務部還特別提到了疫情期間要便利技術進出口。對此,王是業表示,技術是企業發展的第一生產力,跨境技術交易和交流通常是企業恢復生產經營的重要內容。



王是業稱,當前疫情對我國社會經濟運行產生了一些影響,為防控疫情,出台的必要措施給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假期後恢復生產經營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因此,需要在保證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幫助企業儘快恢復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儘量將損失減到最小。


劉向東則認為,疫情期間便利技術出口將有助於對涉及疫情防控及公共衛生安全相關的技術進出口做到快速響應,能儘快讓好的技術應用到防控一線,緩解疫情防控和救治壓力,並儘可能利用各種資源和力量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截至目前,為積極做好有關國外供貨商和國內進口企業信息服務工作,商務部已會同相關商協會,向地方商務主管部門提供14個國家(地區)的51個醫療物資供貨商或供貨渠道信息。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強調積極擴大進口保證國內醫療物資及生產原料供應的同時,商務部也考慮到疫情期間相關工作人員的安全問題,提出要在配合做好與疫情防控相關進出口工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推行「不見面」服務。



王是業就此認為,商務部要求積極推進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無紙化措施,與當前減少人員聚集、減少不必要出行的疫情防控措施一致。


當前,中國發生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外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正面臨困難。為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做好疫情應對工作,幫助企業維護合法權益、減少經濟損失,商務部辦公廳2月5日印發了《關於幫助外貿企業應對疫情克服困難減少損失的通知》。根據《通知》,商務部指導紡織、輕工、五礦、食土、機電、醫保六家商會,全力做好出具不可抗力證明、法律諮詢、參展協調、供需對接等相關服務。


《通知》指出,各商會將協助有需求的企業,無償出具因疫情導致未能按時履約交貨的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各商會將針對因疫情引發的相關貿易限制措施,為企業提供必要的法律和信息服務;各商會將協調國內外組展機構,幫助因疫情無法出國參展的企業妥善處理已付費用等相關問題;各商會將加強與企業和地方政府的溝通聯繫,及時共享有關產品和服務的信息,搭建供需對接的橋樑。


編輯:投資廣州

來源:廣州市商務部、國際商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ndWG3ABjYh_GJGVJc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