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止顫方】帶你走進特發性震顫的世界

2020-05-23     花緣木語

原標題:【十里止顫方】帶你走進特發性震顫的世界

有很多人都會問,什麼是特發性震顫?手抖就是特發性震顫嗎?手抖不是帕金森嗎?在我們生活中,有些人手抖的不明顯,就毫不在意,任由發展;有些人手抖的厲害,但是去醫院又檢查不出來,就覺得肯定是帕金森,就放棄了治療的想法,放任自己的手繼續抖下去,等過了十年八年之後,手抖嚴重而不能自理的時候,才想起來治療,殊不知,早已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手抖在醫學上稱為震顫。它僅是一個症狀,它是指身體的一部分或全部。臨床上手抖分為:靜止性震顫、運動性震顫、姿勢性震顫、回跳性震顫及震動性震顫等。震顫雖然表現為手的抖動,但其病根多在大腦,皆是因某種疾患使大腦涉及運動協調功能的區域受到損害。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特發性震顫。

特發性震顫又稱為家族性震顫,約60%病人有家族史,呈現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特徵,特發性震顫家族史的正確評價有賴于震顫症狀的徵詢以及臨床檢查。典型的特發性震顫可在兒童、青少年、中老年中發現,在普通人群中發病率為0.3%~1.7%,並且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大於40歲的人群中發病率增至5.5%,大於65歲的人群中發病率為10.2%。男女之間的發病率無明顯差異,特發性震顫可能在左利手的人中更常見。

特發性震顫可在任何年齡起病,對起病的高峰年齡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起病年齡的分布為雙峰特徵,即在20~30歲和50~60歲這兩個年齡段,另一種觀點認為特發性震顫很少在少年發病,隨著年齡增長發病人數增加,平均起病年齡37~47歲。 震顫發病年齡與病情發展無關。大多數學者認為該病始終緩慢進展,從無緩解。由於震顫造成勞動力喪失開始於發病10至20年之後,發生率隨著病程和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中醫覺得特發性震顫主要病因:肝腎虧損,身體正常抗風邪功能降低,外部風邪入侵身體,無法利用正常的本身功能抵抗,從而造成的顫動的症狀。解釋:肝腎陰虛是病發最本質的病理基礎,也是形成風、火、痰、疼疾病之標的根本原因所在;其病機特點為「本虛標實」,多症狀為「虛實夾雜」。

因為肝腎虧虛,痰瘀內生,阻滯腦絡,以致肝氣鬱結,氣機不暢達,所以多數震顫患者情緒容易波動,如愛生氣,愛緊張,敏感等等,也因此很多人認為是「心理」因素導致,從而延誤治療時機

張志忠醫生,臨床治療特發性震顫多年,採用十里止顫方方案以滋養肝腎陰精為根本宗旨,補益肝腎,滋陰息風,結合大量臨床治療案例,精選上等中藥材組成的精粹中藥配方「十里止顫方療法」,此方溫和性平,安全無副作用,不僅對手抖,頭搖有明顯的改善,遠期療效也是穩固可靠,包括針對家族遺傳性震顫患者,十里止顫方在不同程度上恢復患者精細調節功能,效果顯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mEh8UXIBiuFnsJQVfQQ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