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流行的高層連廊房,有人拍手叫好,有人直呼太坑!還能買嗎?

2020-11-30     遠舒

原標題:時下流行的高層連廊房,有人拍手叫好,有人直呼太坑!還能買嗎?

時下流行的高層連廊房,有人拍手叫好,有人直呼太坑!還能買嗎?

朋友買的新房今年終於交付了,前段時間正式搬進去住就邀請我去做客。站在小區的外面,看著整體的規劃布局還不錯,小區裡面的管理也很嚴格,進去還需要在門衛處登記來訪信息。

小區屬於高層住宅,一棟樓總共有33層,朋友買的是28層的中間戶,我乘坐電梯到了樓上才發現,這個小區的高層竟然都是連廊設計,兩邊裝有大概1.2米-1.5米的防護欄,上面沒有裝防護網完全是開放的,這讓我原本有些恐高的人走在上面感到一絲恐懼和不安,我在不經意往樓下俯瞰時更是感到一陣眩暈。

說起這種連廊房,想必大家也都見過,簡單解釋就是一棟樓北面的每一層都會有一個走廊,它把東中西幾戶全都打通連接在一起。當東側的電梯發生故障時,東戶的業主就可以走連廊去乘坐西側的電梯,反之西戶同樣可以如此使用,而中間戶可以自由選擇,東西兩邊電梯皆可使用。

目前來說,連廊房已經是時下流行的房型設計。據了解,這幾年全國很多城市新開發建設的高層住宅很多都是帶連廊的。

很多人就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傳統的高層住宅要設計成帶連廊的呢?

1.開發商為了提高中間戶的通風和採光效果而進行的戶型設計。

就拿最常見的兩梯四戶為例,過去的傳統戶型布局是兩部電梯在中間,正好處在兩個中間戶的北面位置,這就造成了中間戶的北面無法開窗,達不到南北通透的效果。而東西兩個邊戶的北面沒有任何遮擋,可以完全做到南北通透,通風和採光效果比較好,也深得購房者的親耐。

但是,弊端還是有的,因為很多傳統樓盤是中間戶向外凸出,這就形成在上午的時候會遮擋西戶的部分陽光,而在下午的時候又會遮擋西戶的部分陽光,可謂是各有利弊。

直到連廊房設計的橫空出世,整棟高層住宅的北面就徹底打開了,邊戶向兩側進一步擴展,中間戶適當後移,這樣一來不僅不會對邊戶的陽光造成遮擋,還實現了中間戶南北通透的效果,皆大歡喜。

2.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住宅設計規範》中明確規定:

12層到12層以上的住宅,每棟樓設置的電梯不能少於兩台。關鍵在於後一句:每單元設置一部電梯時,從12層起,每層應設置與相鄰單元聯通的聯繫廊(簡稱「連廊」)。

這樣的設計合理之處在於一旦發生火災等事故時,業主可以第一時間通過連廊轉移到另外一側相對安全的消防通道下樓,可以很好的躲避險情。

關於連廊房的出現,有人拍手叫好。

理由如下:

1. 中間戶也可以南北通透,客廳和房間都在南面,廚房和衛生間布局在北面,最主要的是都能開窗,夏天打開南北兩面的窗戶空氣直接流通,一般時候連空調都不用開,自然風就很涼爽;

2. 在東北地區買連廊房的中間戶別提多舒服了,冬天周圍鄰居把暖氣打開,上下左右都是熱的。甚至還有中間戶業主表示,自己住進來後就沒有交過暖氣費,不知道邊上的鄰居知道了會不會內心不平衡;

3. 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安全保障,如果說樓下不慎失火,樓上可能因為濃煙太大無法逃生,而此時有連廊的房子就多了一條逃生通道。

不過,也不全都是好的反饋,有人直呼太坑!

理由如下:

1. 很多小區連廊上都只是安裝了護欄,高度一般在1.2米-1.5米,就怕孩子調皮會上去攀爬,而且大人抱著小孩走在上面也有危險。再加上冬天雨雪天氣多,這個時候連廊的危險係數就會直線上升;

2. 對於中間戶而言,私密性很不好,因為北面的窗戶正好對著連廊,有其他業主經過,不經意間就能夠看到室內的場景,如果室內外的兩個人相互看向對方就會顯得無比尷尬;

3. 連廊被占作它用,比如有人在上面放置盆栽綠植、雜物等,還有管理混亂的小區里住戶直接把電動車騎上了樓,停在了連廊里,既占用大家的公共通道,還增加了潛在的危險隱患。

實際案例:有網絡媒體報道,在鄭州市二七區南三環的某小區,連廊上設置的護欄會「跳舞」,用手指觸碰就能感覺到明顯的搖晃,大風吹的時候也能搖擺。根據業主透露,房子才交付4個月,就出現了這種問題,可謂是讓業主們憂心忡忡。

那麼,連廊房還能買嗎?

總體來說,連廊房設計是時下的趨勢,優點是看得見的,弊端也一定存在。要注意一點,購房者在看房時售樓人員幾乎都只會談及連廊的優點,並不會說連廊存在弊端,只等業主入住之後自己慢慢體會。

如果購房者對戶型通透有較高要求,購買連廊房肯定錯不了,畢竟全通透的戶型擺在那裡,要從防範住宅火災的角度出發,連廊房的逃生係數肯定更高。

不過,要具體需求具體分析,比如購房者有強烈的恐高症,你總不能還建議他去買高層連廊房吧,或者有人對公攤面積很在意,你不能說連廊房公攤小吧,這可是擺在眼前的公攤面積。

一句話總結:沒有完美的人,也沒有十全十美的房子,連廊房能不能買要因人而異,看需求決定!

感謝各位看官的閱覽,支持的朋友不妨一鍵三連!再留下您寶貴的評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lVebGnYBjdFTv4tAgWH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