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首發」
育兒沒有說明書,只因父母沒計劃
「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撫養孩子的路上充滿各種不確定,即使你再努力,孩子也不會按照父母的設計圖紙成長。
很多父母撫養教育孩子,很有激情,每天累的精疲力盡,可最後還是沒有教育好,孩子成了熊孩子,滿身的毛病。
一個育兒專家說過,有時候父母理不清,自己做錯了什麼,只是因為身在局中,只注重撫養責任,而沒有跳出局外,學會如何「教」孩子,教養二字,真的不是說說那麼簡單。
其實很多父母應該多與幼兒園老師保持緊密的聯繫,多和老師溝通,有時候,孩子在幼兒園的各種表現,恰恰反映出了問題的本質。你看不到,看不懂的一些問題,老師卻能在孩子們的一舉一動中,發現端倪。
這些都是幼兒園老師反映的問題:
1.注意力不集中,總是丟三落四
幼兒園的小朋友,經常會出現,忘記帶這個,忘記帶那個,自己的小書包里,有哪些物品,自己也說不清,拿出來的東西自己不會經管,總是和老師說,不知道水杯放哪裡了,玩具忽然不見了,手帕忘記借給誰了等等,孩子丟三落四的毛病,一定要從家裡找原因,平時一定要給孩子一些私屬空間,定下規矩,讓孩子自己整理物品,有序擺放,有序可循。父母千萬不要幫孩子把所有事情都代勞。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自己,才能成為家庭的一員,否則只能被嬌慣成懶孩子。
家有二胎寶寶,注意共情培養
有個幼兒園老師反映,同時入園的兩個親兄弟,雖然相差一歲,但是性格脾氣卻相差很多,哥哥什麼都想著弟弟,好東西都先讓給弟弟,可是弟弟卻表現的很嬌氣,自己吃水果,還要搶哥哥的,一看平時在家裡就待遇不公平,所以,家有兩個寶寶要注意,處理好兩個孩子之間的情感培養很重要,這關係著未來兄弟之間的情感走向。千萬不要把「哥哥要讓著弟弟」掛在嘴邊,否則弟弟會定錯自己的位置,哥哥會感覺受了委屈,
如果,兩個孩子出現矛盾,父母掌控原則性的問題,小矛盾交給孩子自己處理,不要事無巨細的什麼都管,相信孩子,讓孩子自己解決矛盾,才能在磨合中增加親情的融合。
3、陪伴與關注一定要量足
幼兒園老師說,這麼多孩子在一起,只要觀察幾個表情,或幾個動作,就能看出孩子在家裡的親子關係如何。有的孩子很拘謹,特備是新到一個陌生環境後,不敢說話,害羞,膽小,對老師回應比較遲鈍,這種孩子要麼父母因為忙,陪伴的時間少,要麼平時的關注度不夠,後果是,這樣的孩子依賴性特彆強,成為老師平時注意保護的對象。因為這樣的孩子總是經常處於弱勢,容易受欺負。
解決這個問題,沒有什麼好辦法,只有父母增加親子互動,增加關注度,做好孩子的性格發育培養。總之,這部分教育是老師無法替代的。
4、語言能力差距對孩子很重要
幼兒園老師說,所有孩子這個幼兒園這個階段,最應該更看重情商培養,過分強調智商的開發有些略早。
孩子的思維能力和溝通能力最能看出情商高低,而語言能力恰恰是兩者最需要的主要工具,語言能力最能彰顯一個孩子的氣場,由於孩子的認知有限,有時候兩個孩子競爭,那麼誰的聲音高,誰說的快,誰說的多,誰說的有道理,誰就是勝利者!
孩子的語言發育問題一定要提前預防,儘早解決,很多孩子在幼兒園裡說話都磕磕絆絆,吐字不清晰,發音不準,不但被同伴嫌棄,還會耽誤早教學習。
5、過分嬌慣,接受能力差的孩子都提前退出賽道了
很大一部分孩子剛入園,都需要一段適應時間,畢竟剛剛脫離家庭,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最值得信任的親人不在身邊,很多孩子都有恐慌的表現,隨著時間和老師的幫助,很多孩子都能很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甚至喜歡幼兒園的環境,這說明父母在幼兒園和家庭兩者之間的適應性做到了無縫銜接,這樣的孩子即使將來升入小學,也會有自主適應能力,處理好生活學習的關係。
但是也有一部分孩子,依賴性特彆強,事事都需要老師幫忙,為了獲得老師的關注度,很多孩子故意撒嬌,故意引起矛盾,就是為了享受老師偏愛的這種感覺,有位幼兒園老師說,有些孩子簡直被嬌慣到天上了,別的小朋友在凳子上坐的規規矩矩,他們卻非要騎木馬上課,還要老師給爸爸打電話,讓爸爸來當大馬,弄得老師哭笑不得。可見這樣的孩子平時在家裡一定事事順心,處處得意,但是父母萬萬沒想到,孩子會把壞習慣帶到外面,讓人貽笑大方。
這樣的孩子是幼兒園裡的困難戶,老師說他們不但很難管束,對於學習等方方面面的接受能力很差。
總結
這些都是一些從事幼兒教育的老師,從一線工作中總結出的經驗,如果您家裡也有同齡小孩子,那可要注意提前做好家庭教育了。否則送到幼兒園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即使到了上小學,也會麻煩不斷。
想想那些半夜看孩子寫作業氣到飛起的父母,再想想總是接到老師投訴電話的爸爸媽媽們,你們是不是應該從中吸取一些有益的經驗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keV0j24BMH2_cNUgBE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