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老家的廁所,修好了嗎?

2019-11-21     新華融媒大三農

廁所非小事,「方便」須方便;你老家的廁所,修好了嗎?
11月19日,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高峰論壇暨農村廁所革命技術論壇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余欣榮透露了2018年以來我國農村廁所革命的一組最新數據:

截止到2018年年底,全國改廁率超過一半,其中六成以上改成了無害化衛生廁所;今年以來,各地區新開工建設改造約1000多萬戶。
這麼多廁所在全國範圍內實現改造,不同地方是如何推進的?活動現場,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副司長何斌為我們介紹到廁所革命在全國各地推進中,應該注意的事項:
因地制宜。各地的地理、氣候條件不一樣,運用的廁所革命的技術也不一樣,現在在全國分了三類縣:

一類是東部地區和中西部有基礎有條件的地區,大約有800多個縣,對這些縣要求到2020年底,基本完成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廁所糞污基本得到處理或資源化利用;

二類是中西部有較好基礎和條件的地區,大約有900多個縣,要求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左右;

三類是地處偏遠、欠發達的地區,要優先完成脫貧攻堅的任務,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要量力而為,不做硬性要求。

選好技術模式。要加大研發力度,開發新的產品,對於乾旱寒冷地區要「先試後推」,不搞形式主義。

堅持質量優先。廁所「三分建七分管」,要讓地方先想好之後怎麼管、再想現在怎麼推,廁所糞污的去向問題直接影響到廁所的使用,不解決好就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群眾參與很重要。農村改廁工作涉及到老百姓的生活問題,要加強宣傳引導、轉變傳統觀念、推進新的生活方式。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慢慢推進、讓農民群眾滿意。

當然,廁所革命的推進,涉及到水資源、質量、試點調研等多方面的技術保障,在活動現場,農視網也採訪到了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趙立欣,講述了研究院在廁所革命方面的努力:

專門成立廁所研究室,對廁所革命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系列研究。

標準是在廁所改造中很重要的一環,所以制定了廁所的標準體系,也按照輕重緩急開始制定急需的標準。

對國內目前已經改革的試點,進行調查監測,得到了具體數據,為政府決策提供支撐。

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蓋茨基金會合作舉辦活動,展示廁所革命相關的新技術,讓學術界、企業界相互交流,讓技術成果應用在實際的改廁活動中。

廁所是衡量文明的重要標誌,改善廁所衛生狀況直接關係到一些國家人民的健康和環境狀況。

各地要因地制宜推進廁所革命,選擇簡單實用、成本適中、農民群眾接受的改廁模式,經過試點示範、科學驗證後再全面推開,充分聽取農民意見,有效推行廁所革命,讓「方便」方便起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iuHwjG4BMH2_cNUgJVQ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