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來了!回農村還是去城市?答案肯定不一。也有人會說,各有利弊吧,哪個合算算哪個!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一同來看看!
在以往,有很多農村人擠破頭都想進城,想方設法把戶口遷進城市。他們會驕傲地逢人便說:俺進城了。進城了?成了城市人,地位提高了,生活改善了。不得不說這是一件於農村人改變命運的大事。
但世隔如今,這一現象反了過來了。有很多城裡人想回農村。尤其是已經成為城市戶口的農民又想遷回農村。
為什麼呢?肯定是優勢轉換了嘛。
新農村新建設!如今的農村可不是過去的農村。低矮的草房,崎嶇不平的路,面朝黃土背朝天,農民靠天吃飯。一說到農村,似乎就是:怎一個窮字了得。
但是,現在不同了。農民有了地有了房,有了自己的不動產。如果不想種地還可以用這些不動產創業,做買賣。農民有了很多的選擇,還可以選擇外出打工。總之,農民的身份變了,他們不再是只有農民這個稱謂。
在政策上,農村建設越來越受到方方面面的關注,國家一些惠農政策也讓農村建設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農民這個未來「最具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民朋友的身價越來越值錢。
土地值錢了,戶口值錢了。農民擁有承包地和宅基地。
中央1號文件中對城裡人下鄉買房劃了「紅線」,但為農民進城買房保留房子和宅基地開了「綠燈」。
承包地和宅基地都是農村特有,農民可以使用這塊土地,你可以在承包地上種田,也可以在宅基地上建房子。承包地和宅基地都是農村特有,農民可以使用這塊土地,你可以在承包地上種田,也可以在宅基地上建房子,而且還是自己修建愛的小窩,就像度假旅遊村莊,不過這些自建房只有農村戶口才可以。城市戶口不能到農村買地建房,另外,這些承包地、林地等會有各種各樣的補貼,如果在近郊的話,土地還會升值!
集體收益分配權。集體收益分配就是,分配土地等集體經濟利益!有的地方現在村裡有戶口的,不管大小都能分紅!不過這些收益分紅僅限農村戶口,如果戶口遷出,就不能參加分紅。
征地補償。
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被徵收或者徵用的時候,按照規定需要對農民給予補償!
買房問題。農村戶口可以自建房,城市戶口就只能買房。
然而,農村戶口還可以在城市買房,而城市戶口在農村買房,是辦不了房產證的!
養老保險。
農村戶口一樣可以繳養老保險,而且有的村會給參保人予以補助,另外政府也會給予相應的補助,個人只要繳納一部分就好了。
以上農村戶口能享受到這些城裡人享受不到的福利,讓農村戶口越來越值錢,也讓農民朋友們的身價越來越值錢。
基於上述,肯定有些朋友動心了,回農村。
還有一個利好的消息是,今年依舊是繼續促進人口向城市流動,完成1億的農業戶口向非農戶口轉移。
那麼,又出現了這樣一種現象——
如果大多農民朋友都將戶口轉移到了城市,那麼那些自己父母還在農村,甚至自家宅基地還在農村,自家房子還在農村的農民朋友怎麼辦?以後父母不在了,自家的房子又該由誰繼承,宅基地又該由誰繼承呢?所以非農戶口子女注意了,宅基地出新規,農村父母的房子統統這樣辦!
房子可以繼承,但宅基地不一樣:相信不少人都知道,宅基地是屬於村集體的財產,並不是大家自己私有的。
雖然我們國家是一個講究親情、繼承的國家,但對於這些國家的財產是不一樣的,並不存在什麼老祖宗遺留下來這一說法。所以城鎮戶口的子女可以回來繼承父母留下的房子,畢竟這是大家自己家裡建的,用的也是自己的錢,但宅基地不一樣,宅基地不能被繼承。
房子是子女的私人財產,可自行決定處理:有些村委會會因為村裡的房子一直閒置,而房主是城裡人動起了拆房隨便賠點錢的心思,但實際上規定上寫的是,農村老房是屬於子女的私人財產,任何人都不能強迫的替房主做決定。但如果真的長期不住,可以選擇有償退出或者轉賣給本村無房農民,提高土地利用率。
有利還是有弊?朋友們三思而後行!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