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黃學者學術思想丨陳達燦:培土清心法治療特應性皮炎

2020-05-16     經方學堂

原標題:岐黃學者學術思想丨陳達燦:培土清心法治療特應性皮炎

陳達燦 中國中醫藥報官方號

陳達燦,男,漢族,1962年7月出生,廣東省中醫院院長,皮膚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導,廣東省名中醫。兼任國家省部共建中醫濕證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中國醫院協會副會長、世中聯皮膚科專業委員會會長等。獲國家教學成果獎等省部級以上獎項17項,主持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項目等省部級以上課題20餘項,主編專著17部(教材4部),論文182篇,專利8項。

特應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名異位性皮炎,相當於一種特殊類型濕疹,中醫稱之為「奶癬」「胎瘡」「四彎風」等,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瘙癢性皮膚病。目前,此病患病率日益上升,嬰幼兒是特應性皮炎的主要發病人群。由於病情頑固、反覆甚至持續終身,給家庭、社會都造成沉重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

特應性皮炎是中醫優勢病種之一,臨床治療應本著標本兼顧、整體與局部、內治與外治相結合的原則,兼顧近期與遠期療效。在總結前人經驗及多年臨床實踐的基礎上,提出「脾土虛,心火旺」是特應性皮炎主導病機的理論。特應性皮炎病情的反覆發作過程,正是「心火」與「脾虛」虛實錯雜、交織互現的結果,據此創立「培土清心」理論指導臨床,為中醫藥治療特應性皮炎提出新思路和新方法。

脾虛是根本病機

中醫學很早就認識到特應性皮炎與脾虛相關。

特應性皮炎患者臨床常表現為皮膚濕爛、反覆發作、瘙癢無度的特徵,正是濕邪致病特性。而脾主運化水濕, 濕邪的產生多與脾虛不運有關。

《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諸濕腫滿, 皆屬於脾。」《幼科概論·論脾濕》云:「濕由脾氣虛弱,不能運化以行水……四肢身體面部等處,生有癬及濕瘡,是脾濕外出,濕氣散化象。」特應性皮炎多始發於幼兒,中醫認為小兒「臟腑嬌嫩」「脾常不足」,加之小兒是「純陽之體」,生長旺盛,飲食不知節制,脾胃易於損傷,脾失健運,則濕邪內生,氣血運化失常,難以濡養肌膚。

臨床實踐中,筆者發現頑固反覆的乾燥、瘙癢性皮疹是困擾特應性皮炎患者的主要症狀,常常表現為皮疹不鮮或暗淡,部分肥厚、苔蘚化,伴形體瘦弱、面色萎黃、納食不佳、大便溏爛、舌質偏淡等,皆為脾胃虛弱、肌膚失養之徵。因此,脾虛作為特應性皮炎的根本病機,並貫穿疾病始終的觀點被普遍接受。

脾虛與心火在發病中占主導地位

心脾兩髒在生理上存在密切的關係。一者心為脾之母,脾為心之子,二者心脾兩髒經脈相通。

《靈樞·經脈》曰:「脾足太陰之脈……其支者,別上膈,注心中」「足陽明胃經……屬胃,散之脾,上通於心」。

心、脾在生理上的密切聯繫必然決定其病理上的互相影響,正如李東垣在《脾胃論》中指出:「既脾胃氣衰,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

特應性皮炎急重發作期皮疹往往疹色鮮紅、潮紅腫脹、漬水淋漓,伴瘙癢劇烈、煩躁失眠,大便乾結、舌尖紅,脈偏數等,為心火亢盛,外泄肌膚,內擾神明之象。

《瘍科心得集》記載:「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心主血,脾主肉,血熱而肉濕,濕熱相合,浸淫不休,潰敗肌膚,而諸瘡生矣。」可見除了脾虛,心火在特應性皮炎的發病過程中亦占有主導地位,特應性皮炎病情的頑固、反覆,正是由於脾虛與心火虛實錯雜、交織互見的結果。

培土清心指導內治

針對特應性皮炎主導病機,筆者提出「培土清心」的治則及方藥。培土清心方基本方由白朮、連翹、太子參、薏苡仁、白鮮皮、甘草等組成,用藥既有四君子湯之中正平和、健脾培土之義,又有導赤散之清心導赤、泄邪從下之功,全方緊扣病機,用藥輕靈平正,共奏清心培土、祛風止癢之功,臨床可根據心火與脾虛的偏盛偏衰加減調配。

培土清心指導外治

「外科之法,最重外治」,外治法能使藥物直達病所,與內治法相輔相成。筆者根據培土清心理論提出特應性皮炎發作期可通過辨證用藥及選穴開展中藥藥浴、推拿、刺絡等,以泄心火,緩解皮膚濕爛、瘙癢、煩躁等症狀;病情穩定或緩解期,通過選擇健脾、調脾的穴位和手法,以健脾固本扶源,達到穩定病情、減少或延緩復發的目的。

根據多年經驗,筆者總結的外用驗方——銀黃洗劑(組成金銀花、黃精、甘草),具有疏風瀉熱、健脾潤燥的功效,臨床根據發作和緩解期不同特點調整藥物比例,對皮炎的急性期和緩解期均有療效。

筆者還提倡推拿療法,發作期清天河水,揉中脘,沿兩側膀胱經撫背以清心瀉火止癢為主;緩解期補脾經,摩腹,捏脊,揉按足三里,以調理脾胃為要,尤其適用於12歲以下患者。通過指導父母開展推拿,還能增加親子交流,促使患兒收穫身體和心理上的健康,臨床廣受好評。

目前,特應性皮炎相關研究成果已寫入4部國家高校教材,本人牽頭執筆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首個《四彎風病(特應性皮炎)中醫診療方案(試行)》和《四彎風病(特應性皮炎)中醫臨床路徑(試行)》,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特應性皮炎中醫診療方案專家共識》和世界中醫藥聯合會皮膚病專業委員會《特應性皮炎中醫診療指南》均已頒布。但特應性皮炎作為臨床常見、頑固、難治性疾病的中藥研究沒有止步,繼續發揮中醫優勢、探索個體化治療方案、有效解決臨床復發和有效方藥現代化研發等問題的努力還在繼續。

(註:本文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

文丨廣東省中醫院 陳達燦

編輯 | 李芮

審核 | 厲秀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ikT6JHIBd4Bm1__YKR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