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怎麼了,連字都不會寫,現在的教育真是越來越有問題

2019-07-23     摯情寫人生

「車」字的最後一筆是橫還是豎?「區」字的筆順、「凹」字第一筆怎麼寫……我曾以上述問題請教過許多人,這些人當中,有記者、作家、有中學語文教師,也有在校高中生,甚至還有專修古漢語的碩士研究生。他們沒一個能夠確切而有把握地告訴我正確的亦即教科書上明文規定的答案。倒是有一點很統一:遲疑、比劃一陣子之後,都忿然反詰:「你問這個幹嗎?你管我怎麼寫呢!」

成年人怎麼寫那些字,的確沒人管。可小學生們若是「答」錯了筆順,就有人管了。事關升學大計,弄不明白可不行。一位朋友的孩子今年小學畢業,為了適應中國教育「分槽喂馬」的格局,考上一所好一點兒的學校,孩子不得不紅頭漲臉地翻騰幾年前的課本,為的是確定某個字的「筆順」。我告訴她:一個字先寫哪一筆後寫哪一筆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會寫、寫對。孩子一臉無奈:可是筆順錯了要扣分啊!

孩子無奈,我也無奈。他腦子不笨,學習也還用功,可惜,「筆順」是小學低年級的課程,隨著學習任務的不斷加重,難免形成自己的書寫習慣而忘記了個別方塊字的筆順。這種忘記,我認為恰恰證明了筆順的不重要。包括一些以文字工作為職業的成年人在內,又有幾個人能完全按照教科書上規定的筆順寫出所有的方塊字呢?考試時出這種題,除了故意難為學生之外,我看不出有什麼實際作用。

方塊字本來就是最難掌握的一種文字,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本來已經被束縛得可以了,難道猶嫌不足,還要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把孩子們有限的思維「榨乾」才過癮嗎?

誠然,教育是科學,科學是馬虎不得的。但,筆順只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書寫方法,與科學無大關涉。個別結構特殊的字,先寫哪一筆,後寫哪一筆,絲毫不會影響這個字的規範性。若是連這樣的事情也必須統一起來不可逾越的話,中國人還有什麼創造性和想像力可言?

即如吃飯,廣東人先喝湯,北方人則是先吃主食,結果都是填飽肚子而已。倘若發個文件,把吃飯喝湯的次序統一起來,慢說行不通,也根本無此必要。

卻為什麼用這類毫無意義的問題難為孩子們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hrsSvmwBJleJMoPMt6Y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