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人生的每一次選擇,都是被他人利用的漏洞

2019-06-07     摯情寫人生

第二天早上吃早餐的間隙,周曄問霜兒:「霜兒,咱們今天怎麼安排啊?」

「一會兒我先領你去華美廣場的名典咖啡,昨天約了一位來自雲南的女企業家劉雨軒,上午我們聊聊項目的事兒。劉雨軒平時很忙,一是聽說你從深圳來,二是她老公也是做企業的,才答應抽出時間與你認識一下。」霜兒解釋道。

「哦,那約的是幾點呀?」

「九點半,我們提前幾分鐘到就可以了。」

九點剛過,三個人準備出發,霜兒穿了件白領黑色的職業裝,成熟穩重。周曄穿一件紫色的外套,長發飄逸,腳穿一雙黝黑髮亮的皮鞋,時尚迷人。

三人來到華美廣場名典咖啡店,進了提前預定的包廂。

剛坐下,霜兒對周曄說:「你們先聊會兒,我下樓去接劉總。一會兒人家給我們介紹項目的時候,我們最好多聽少問,有什麼問題,回去後我們再一起探討。」

過了幾分鐘,包間門口響起敲門聲,響了三下,兩長一短。

這是陶金與霜兒提前定好的暗號,「兩長一短」,表明是自己人,是安全的。

陶金起身打開房門,和霜兒一同進來一位氣質高雅的女士,三十多歲的樣子。霜兒向周曄介紹:「劉雨軒,劉總,成功的企業家。」

劉雨軒和周曄及陶金客套幾句,簡單介紹了一下自己來海濱的經歷,便切往入正題,開始導入第一班工作——「洽談邀約」版塊。

她不愧是一位精鍊的企業家,本來枯燥無味的第一班工作,被她結合自身的創業經歷,講解得精彩紛呈。

不過,周曄卻表現得很冷靜,只是很配合地點頭,該表示讚許時,說聲「很好,是這樣呀」等等,陶金從她臉上幾乎看不出有什麼情緒,心裡不禁暗自佩服:看來,周曄可不是不位簡單的人物。

約有兩個小時,劉雨軒結束講解。

臨走時,她拿出了一張製作精美的名片對周曄說:「周小姐,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我雲南昆明公司的地址和聯繫方式,你看哪天方便,去雲南玩一玩,我肯定好好招待。」這是變相地在向周曄證明著自己身份的真實性。

霜兒起身陪著劉雨軒出了包間。

按照事前的計劃,她把二班的講師又接了上來。

10分鐘後,門外再次傳來「兩長一短」的敲門聲,陶金打開門,這次跟在霜兒身的後是一個身材高挑的漂亮女孩子。

「周曄,這位是章曉鳳,是『御林軍』(從玉森市轉移過來的老業務員),不僅項目做得好,人也很付出。」

周曄連忙站起來,與章曉鳳握了握手。

打過招呼後,章曉鳳挨著周曄坐下,簡單問了一下周曄的情況,接著道:「周小姐,你對我們的項目了解沒有?」

周曄點了點頭。

霜兒在一旁接道:「剛才雲南的劉總,已經把項目的來龍去脈等情況都介紹了。」

章曉鳳聽後,從包里拿出一本書,封面上醒目的標題:《風生水起海濱灣》。

陶金也是第一次見到這本書,他仔細看了看,發現這本書裝幀精美,格式規範,出版社也是正規的,不像是盜版書。

章曉鳳就從書上介紹的國家制定的海濱灣大政方針開始,圍繞著項目的發展講起,二十分鐘後,進入獎金制度環節。

由於這班工作數字比較多,比較枯燥,講的過程中,陶金髮現周曄走了幾次神,不過她還是堅持把工作聽完了。

到了最後,章曉鳳問周曄有沒有聽明白,周曄只是機械地點了點頭。

陶金明白,其實她聽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多大興趣,聽沒有聽懂,只有她自己才知道。

二班獎金制度講完後,依舊是霜兒送講師下樓,陶金在包間陪伴周曄。抽空兒,周曄起身去了一趟洗手間,出來後笑著問陶金:「這個項目聽上去還不錯。陶金,你做沒有?」

「周曄,我相信你肯定有自己的判斷。今天上午你只是聽了一下大概,不要急,慢慢了解,了解完了再作判斷也不遲。」陶金沒有直接回答問題,一邊安撫周曄,一邊把話題岔開。

霜兒很快回到包間,坐下喝了一口水後,對周曄說:「累了吧?中午我們就在這裡點一些東西吃,然後在簡單休息會兒,下午再慢慢了解。」周曄點頭稱是。

下午兩點二十分左右,霜兒接到一個電話——第三位講師已經到了。

一位中年男士,穿著西服,脖子裡繫著一根藍色的領帶,在白襯衣上顯得格外引人。

霜兒向周曄介紹道:「史東來,史總,來自廣東湛江,事業和項目做得都非常成功。」

史東來性格開朗,嘴上老掛著笑,豪放又不失斯文。

他與眾人一一握了手,笑哈哈地說了幾句開場白,一下子就緩解了午休後的無精打采。

史東來簡單地詢問了周曄對項目的感受和認識。周曄依然只是回答還好,就沒有詞了。

見此情景,史東來與霜兒迅速地交換了一下眼神。

隨後,他先從自己對項目的認識,自己來行業的經歷以及這個項目的特殊性等等,詳細為周曄講解了為什麼說這個項目是國家項目、國家行為,項目為什麼不能看到紅頭文件,國家為什麼進行宏觀調控等等一系列問題。

這些內容陶金早就已經了解了,不過,他發現與當初給自己講解的人相比,這位史總似乎有些火候不夠。

史東來耐心地講了兩個多小時,再看周曄的反應,與上午一樣,也不提什麼反對意見,只是很配合地聽講師講解,對講師的提問也都是一句話應付過去。

臨走時,史總意味深長地對周曄說:「周小姐,不要急於對這個項目下結論,因為這個項目是經得起考察的。考察得越久,自己心裡越踏實。所以我希望你多待幾天,多走走,多看看,不要因為自己沒有看懂,錯過了三代人發達的機會。」

「謝謝史總,我會繼續考察下去的。」周曄微笑著說。

事情似乎有了微妙的轉機。

霜兒沒有想到的是,周曄看似對安排的講解都不是很上心,其實很多她都記在了心裡。

晚飯過後,周曄拉住霜兒對問了很多獎金制度的問題。還好,霜兒就是講這個版塊工作的講師,就又細緻地給她講解一遍。

霜兒一再叮囑周曄,先把項目了解清楚,不要急於把這些告訴家人,因為項目具有保密性。如果不保密,不僅違反了行業規則,還會害了自己和家人,最後大多都做不了項目。

周曄半信半疑地點了點頭。

第二天上午10點,霜兒讓她見的依舊是一位中年男士。她對周曄說:「周曄,今天這位可不是一般人物,很多人想見一面,都沒這個機會呢。」

周曄一笑:「霜兒這麼有心,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楊升遷,著名的企業家,是我們行業最知名、最付出的老總之一,是咱們學習的榜樣啊!」 在房間的沙發上,霜兒指點一位40多歲的男子對周曄介紹道。

「周小姐一看就是見過大世面的人,有江浙美女的麗質,不知道您是哪裡人?」簡單的開場白後,楊升遷沒有直奔主題,而是採取了迂迴策略,力圖從其他方面打開周曄的缺口。

「楊總太厲害了,看得太准了,沒錯,我是江蘇人。」周曄笑笑說。

「謝謝誇獎,我剛才只是感覺而已,可能與我一直在南方有關,見的南方美女比較多,所以才猜對了。我今天過來主要是與周小妹認識一下,不講行業,主要介紹一下我自己,聊聊天而已。」楊升遷以退為進,為了打消周曄的提防心理,拉近彼此的距離,他講起了自己的奮鬥史:

「我老家在安徽一個偏僻的農村,中學畢業後就回家務農, 18歲就結了婚。二十歲就有了孩子,老婆孩子熱炕頭,是很多農村人追求的目標。可是我呢,總覺得這樣的日子缺少些什麼。我不甘心就這樣混下去,後來,我決定外出闖蕩,就隻身來到了廣州。剛到廣州的時候,可真是吃盡了苦頭,乾了很多行業,都沒有成功。」

楊升遷喝了一口茶,看了看周曄,見周曄聽入認真,便又繼續說道:

「我以為自己要混不下去了,那個時候,我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了,你知道我是怎麼生存的嗎?」楊升遷看著周曄問道。

周曄搖了搖頭:「太坎坷了,請楊總接著說。」

「我跑到菜市場,買了一個大冬瓜,回到住處,用電飯鍋燉冬瓜湯,每頓只吃一碗,一個冬瓜,我竟然吃了三天!」楊升遷不住地搖頭,沉浸在不堪的回憶里。

「天無絕人之路,就在我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我接觸到了醫藥代表這個行當。這個行當有機會,可不好做,做得好的,要麼有關係,要麼有一定的資金鋪路子。但我楊升遷什麼都沒有,我有的就是不服輸的精神,硬是用自己的執著打動了一家部隊醫院主管採購藥品的領導,簽下了上百萬元的大單。僅僅一年的時間,我的業務就發展起來了,不到三年,我就從一個沒飯吃的打工仔成為身價過百萬的高層管理者。」楊升遷出了一口氣,面帶驕傲。

「項羽說過,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很喜歡喜歡這句話,你沒有做過是體會不到這種感覺的。」我有了錢之後,就回到老家,蓋了一座三層小洋樓,又為村裡修了一條柏油路,解決了大家的出行問題,這樣以來,我可就成了遠近聞名的「楊百萬」。

「我不知道,你們想不想要成名?」楊升遷問。

「成不成名無所謂,只要有錢賺,為家鄉做點貢獻就好了。」周曄笑著說。

出乎陶金的意料,楊升遷沒有與周曄聊一句行業的事情,但周曄卻向他問詢對資本運作行業的看法。楊升遷還是採取欲擒故縱的方式,不講對行業的看法,再次用講故事的方式講述他來行業的曲折經歷。

「2006年剛過完春節,我接到一位朋友的邀約電話,說玉森市有一個不錯的項目,他想要我去考察考察。我和他的關係沒那麼密切,也知道他當時的事業正走下坡路,就沒有太在意,後來也就忘記了。」

楊升遷又喝了一杯水,鬆了松脖子裡的領帶。

「沒過三個月後,我的接到好朋友胡小友電話,同樣是讓我去玉森考察,剛好那時候我有空,胡小友也是我的好朋友,就動了心,想過去看看到底是什麼項目,大家都這用上心。就這樣,我就開車到了玉森市,在胡小友的安排下考察了資本運作。剛開始,我也是一百個不相信,天底下會有這麼好的項目?」

楊升遷說話的時候,一直在用眼神觀察著周曄的神情變化。

周曄聽得津津有味。

「第二天早上,我自己偷偷到開發區轉悠,看到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在田間勞動,就問她開發區建多久了,這些人來這裡有多長時間了。老太太見很有禮貌,就告訴我說,那裡好多年前就開始開發了,這些人來這裡有七八年了。」

「老太太還說,這些人挺好的,很守規矩。他們的到來,帶動了玉森的經濟消費呢。」

楊升遷講幾句,就喝口水,然後觀看一下周曄的情緒。

「通過兩次調查,我發現和那些介紹項目給我的人講的幾乎一樣,這才打消了顧慮。」楊升遷自豪地說「經過這件事,我總結出,機遇往往都來自於懷疑,重要的是我們以什麼樣的心態去看待它。如果我們能夠不完全排斥它,就一定會取得意向不到的成功和驚喜。」

楊升遷不愧是閱人無數,對於周曄這樣的人,沒有直接從正面進攻,而是採取欲擒故縱的戰術,反而達到了預期效果。同時,陶金還發現,楊升遷還是一個善於講故事的高手,體系里人才濟濟,看來確實不假。

下午,來自深圳的姚大寶也做了一班跟進。

也許是周曄與姚大寶都是來自深圳,周曄好像很容易地久打開了心門,兩個人聊得很開心,還約好回深圳後要相互認認家門。

一天的跟進,效果很明顯,這讓霜兒十分滿意,而陶金則陷入了深深的擔憂之中……

晚上吃飯時,周曄對霜兒說:「霜兒,你能不能幫我找一個行業里的江蘇老鄉啊,我覺得要是有個一起做項目的老鄉的話,我就更放心了。跟你說實話吧,現在我們家的生意都進入了瓶頸期,我是希望把這個項目考察清楚,回頭給家族一個重振雄風的機會。」

聽到周曄的話,霜兒笑了:「嗨,就這事兒啊,放心吧,包在我身上了,咱們行業里,你們江蘇老鄉那可多了。」

歡迎加入書架,免費更新推送,精彩不會錯過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JfBaGWwBmyVoG_1ZBRR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