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201萬年薪招應屆生: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卻是最容易走的路

2019-07-25     市場人IEC

人們常說: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然而,近日華為201萬年薪招聘應屆畢業生的消息卻讓不少網友高呼:知識改變年薪!

成功的道路從來不止一條,可是讀書學習,卻是其中最快的捷徑。學歷不代表能力,卻終究可以反映能力,讀書不是目的,卻可以豐富你的人生。——小渝

-1-


最近,一張華為總裁辦電子郵件截圖火了。

根據網上流傳的這份郵件的部分截圖顯示,從今年起,華為將在人才戰略上加大籌碼,將從全世界招聘20-30名天才「少年」,並且往後每年增加。

與此同時,制定了2019屆頂尖員工年薪制方案,8位2019應屆博士生年薪89.6萬起步,最高的年薪達到了201萬。

6月27日,華為心聲社區發布的《任總在EMT<20分鐘>的講話》顯示,華為明年還想從世界範圍招進200-300名天才少年!

截圖被網友廣泛轉發,引發了網友的評論熱潮:

知識改變年薪!華為年薪真的好高,果然還是讀書有用。華為真的很注重高科技人才。有實力,才能拿到高薪,華為加油!


上述名單中,排在第一位的鐘釗是中國科學院大學2014級碩士生、2016級博士生,培養單位是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碩博階段攻讀專業都是「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鍾釗導師劉成林是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劉成林表示:

這個事兒確實引起的關注度比較大,這幾年人工智慧領域比較火,這幾年研究所從事自動化方向的出去找工作給的薪資都比較高。這個領域、工業現在發展比較快,對人才的需求比較高,給的薪水比較高,這也是比較正常的。

此外,在2018年度「人民網獎學金優秀技術課題獎」獲獎名單中,我們發現名單中的賈許亞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他的課題「Intelligent path control for energy-saving in hybrid SDN networks」獲得了一等獎。

看了他們的學歷與成績,我們才終於知道什麼叫做真正的天才,從他們的身上,我們也同樣看到了讀書的意義。

高爾基曾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如今這些拿著高薪的博士們讓我們知道,讀書才是最容易的路、也是最快的路。

成功的道路從來不止一條,可是讀書學習,卻是其中最快的捷徑。



-2-

學歷,從來都是能力最好的證明


網上曾流過一張被稱為「東興飯局」的圖片,這場飯局,聚集了當時各行業的頂級大佬,而且個個身價過億,網友紛紛調侃:這是一場上百億的飯局,惹不起惹不起。

然而就在無數人冷嘲熱諷他們是趕上了網際網路的浪潮,基本坐享其成的時候,他們的畢業院校通通被搬出來,狠狠地打了無知者一巴掌。

美團創始人王興、滴滴出行董事長程維、快手宿華均畢業於清華學府;以小米崛起的雷軍畢業於武漢大學;而占據電商一席之地的劉強東,則畢業於著名的人民大學;靠著今日頭條一鳴驚人的張一鳴,母校則是南開。

武大、人民大學紛紛上榜,清華、廈大、上海交大也不甘落後,根據網友翻出的信息,所有的大咖畢業院校全是211、985,而且大多數是國內頂尖院校。

我們不得不承認,成功絕不是偶然,而那句「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也不完全準確,他們光鮮亮麗的背後,是豐富的知識儲備、是更廣闊的的大視野。

2017年,復旦大學人口與發展政策研究中心、復旦大學社會科學數據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80後的世界——復旦大學長三角社會變遷調查」,其中學歷與收入之間的關係引人矚目。

學歷越高、收入越高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而所謂的讀書無用論的論調,也在絕對的數據面前不攻自破。

從之前的讀書無用論盛行,到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渴望考進名校,進入更高學府深造,其實我們越來越明白:學歷不是目的,卻是敲門磚,讀書不是唯一,卻是成功最快的途徑。

兩年前,考研名師張雪峰和企業家馬丁在《超級演說家》的一番爭論火爆網絡,在戳中無數人痛點的同時,也讓我們重新思考起讀書的意義。

節目中,面對張雪峰老師應該先考研、後就業,先努力提升自己學歷、知識的言論,嘉賓馬丁當場進行了反駁:我告訴你我的公司沒一個重點的!

面對馬丁的質疑,張雪峰老師霸氣回應:「所以你不是世界500強!」一語中的,讓馬丁頓時語塞,贏得了陣陣掌聲和喝彩。

人們總說學歷不代表能力、學歷根本就只是一張薄紙,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學歷的背後,是素養、是能力、是視野、是不同的認知層次,就像張雪峰曾說過的一句話:在中國,幾乎所有的500強企業都告訴你學歷不重要,但是他們不會去齊齊哈爾大學招聘!

學歷不代表能力,卻終究可以反映能力,讀書不是目的,卻可以豐富你的人生。

一張高校文憑,不能確保讓人衝上巔峰,但是卻會讓大多數人免於跌落谷底。



-3-

努力讀書,才是成功最快的道路

今年高考季,衡水中學再次刷了屏。

從每天長達十八個小時的學習做題,到每一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的魔鬼訓練;從幾乎每天15張試卷的瘋狂練習,到每一次排名的懲罰獎勵,這所被稱為高考工廠的中學,成為了很多學生的噩夢。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所學校,每年本科上線率高達80%,常年包攬全縣,乃至全省文理科狀元,2018年清華北大錄取學生為214人,其中99人被保送,進入清北的人數全國第一。

每一年,很多學生自願來到這裡學習,即使困難重重,卻依舊堅持不棄;很多父母把孩子送進衡水中學,在周邊租房悉心照料。

沒有人願意吃苦,也沒人願意承受這樣的魔鬼教育方式,只是對於很多人、尤其是寒門的孩子來說,努力讀書是他們唯一能選擇的道路。

央視名嘴白岩松曾說:

孩子,除了上學,真的是沒有其他的路能走,考試不是唯一的路,卻是最公平的那條路,不讀書,你拿什麼和別人拼?

言辭懇切,卻也字字扎心。

很多孩子以為世界很大,讀書並不是唯一的道路,只要肯吃苦,就能擁有精彩的人生,可是越來越多的現實告訴我們:這個社會從來都不缺廉價勞動力,沒有知識、沒有學歷,成功幾乎痴人說夢。

龍應台在《親愛的安德烈》中給兒子的一封信中說道: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也許讀書並不能讓你站上金字塔的頂端,但是卻能避免你跌入生活的底層,努力讀書,是為了在未來面對機會時,可以輕鬆抓住,離成功更進一步,而不是被迫謀生。

努力讀書,從來都是成功最快的道路。



-4-

讀書的意義,是讓你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知乎上一直有一個很熱門的問題:我讀了很多書,但是後來大部分都忘記了,那麼讀書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下面的高贊答案是這樣說的: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吃了很多食物,大部分已經一去不復返並且被我忘掉了,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了我的骨頭和血肉,我想,讀書對一個人的思想改變也是如此。

曾有人說,你曾看過的書、走過的路,從來都不會消失,而是藏在你的氣質里,會伴隨你一生,而讀書的意義,大概也基於此。

董卿曾在一個節目中說:

我始終相信我讀過的所有書都不會白讀,它總會在未來日子的某一個場合幫助我表現得更出色,讀書是可以給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給人快樂。

讀書最好的目的在於,它能讓你可以在自己構建的世界裡,以體恤的溫柔消除生活的磨難,能讓你在未來的日子裡,看到不一樣的風景、體會到不一樣的世間。

讀書,是成功最快的路,但是讀書並不僅僅是為了得到某種利益,讀書的真正意義,是可以讓你看到更廣闊的世界、體會不一樣的人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hM75LWwB8g2yegNDirp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