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人考:吳鎰(9)

2023-10-03     小樓聽雨詩軒

原標題:宋詞人考:吳鎰(9)

鍾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兼任國家留學基金委「外國學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金」指導教授,中國韻文學會榮譽會長(原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央電視台「詩詞大會」總顧問、《小樓聽雨》詩詞平台顧問、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曾應邀在美國耶魯、史丹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

編者按:

本文是鍾振振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全宋詞人年譜、行實考》(項目批准號17ZDA255)的階段性成果。

宋詞人考:吳鎰(9)

水調歌頭·柳州北湖

[宋]吳鎰

澄徹北湖水,圓鏡瑩青銅。客槎星漢天上,隱隱暗朝通。六月浮雲落日,十頃增冰積雪,勝絕與誰同。羅襪步新月,翠袖倚涼風。〇子韓子,叫虞帝,傲祝融。御風凌霧來去,邂逅此從容。欲問騎驎何處,試舉叉魚故事,驚起碧潭龍。乞我飛霞佩,從子廣寒宮。

吳鎰,生於高宗紹興十年。孝宗乾道二年春,郴州州學教授。四年二月,猶在此任。孝宗淳熙二年或稍後,已任常德府龍陽縣丞。十二年,知郴州宜章縣。十四年十一月,猶在此任。約十五年,知郴州郴縣。十六年約三月至閏五月之間,幹辦行在糧料院。十六年閏五月至十一月,秘書省正字。十一月,為台諫論罷,奉祠。光宗紹熙三年冬,起知武岡軍。未蒞任,即改知郴州。紹熙三年冬至四年,朝請郎、知郴州。紹熙四年至五年,朝散郎、提舉荊湖南路常平茶鹽公事。五年九月,猶在此任。

紹熙五年(1194)閏十月,除尚書省吏部司封司郎中。寧宗慶元元年(1195)初,始到任。二年(1196)正月,猶在此任。

宋·趙蕃《淳煕稿》卷七《寄吳吏部》詩三首其一曰:捩眼看翱翔,經年尚省郎。詔除應邇日,傳播未遐方。渺渺山連蜀,滔滔水接湘。有懷雖晝夜,其奈道途長。

其二曰:元日送朝天,侵尋又一年。無詩供猥誦,有志辱哀憐。茅屋蒼苔合,芳洲杜若搴。去留俱未遂,兩鬢已蒼然。

其三曰:梅逐輕冰泮,春從細草生。孤山應最早,假日想頻行。竹閣思賢意,菊泉招隱情。奈渠歌鼓競,使我鷺鷗驚。

按,此組詩當作於慶元二年正月。曰「元日送朝天,侵尋又一年」,可知吳鎰之到京就任吏部司封郎中,實在慶元元年年初。

寧宗慶元二年(1196)五月,已任荊湖南路轉運司判官。至三年(1197)四月,皆在此任。

宋·洪邁《夷堅三志壬》卷一《吳仲權郎中》曰:慶元二年,吳由尚書郎出持胡(原注,「胡」當作「湖」)南漕節。明年四月,徙廣西。

按,「尚書郎」,尚書省六部諸司郎中、員外郎之通稱。

元·佚名《東南紀聞》卷一曰:吳鎰頗慕張於湖之豪盪。於湖豪氣橫九州,去長沙百年,猶有能道其不羈者。仲權尤不減。嘗使湖南漕,行部,以小舟私載一妓自隨。至湘潭夜泊,就妓,失足墜水。舟人驚呼:打撈運使!幸而拯溺。其豪放如此。

明·黎喆《弘治撫州府志》卷二二《人物》二《鄉賢·宋》曰:未幾,出為湖南轉運使。

《江西通志》卷八〇《人物》一五《宋》引明·林廷㭿《嘉靖江西省志》曰:吳鎰出為湖南轉運司,以敬名齋,張南軒為記。

按,洪邁《夷堅志》曰「持湖南漕節」;《東南紀聞》曰「使湖南漕」,曰「運使」:皆隱謂吳鎰為湖南轉運使。至《撫州府志》,乃明著吳鎰為「湖南轉運使」。而樓鑰《攻愧集》卷五二《環溪文集序》曰:隆興改元,同年有二吳,曰澥曰鎰。鎰字仲權,終湖南轉運判官。又劉塤《隱居通議》卷五《義陵弔古》曰:吳仲權鎰出為湖南轉運判官以卒。證以下條所引《宋會要輯稿》,可知樓鑰、劉塤之說是。路轉運司以「使」或「副使」為長官,「判官」次之。倘若吳鎰在湖南已任「轉運使」,豈有徙廣西而反降為「判官」之理?實則當時湖南未除轉運使或轉運副使,吳鎰以次官而掌司務,《夷堅志》《紀聞》乃徑以「轉運使」目之。

宋·周必大《文忠集》卷四七《平園續稿》七《題呂獻可墓誌》曰:呂公獻可以熙寧四年五月卒,八月葬。時王荊公正在相位,司馬文正公志銘不斥其名,不沒其實,荊公見之,亦無所發其怒。是時,太僕卿劉仲通自請書丹,而命其子忠定公器之秉筆。此碑當日號「三絕」,謂其人與文及書也。真跡藏名相劉忠肅公玄孫無欲家,嘗以示忠定公曾孫孝昌。孝昌念祖之心切,將傳之副墨,而力不足。會湖南部使者吳仲權鎰助其費,久之乃能成是,可以傳遠矣。慶元丙辰五月九日,具位周某謹識。

按,「慶元丙辰」,即慶元二年。路轉運司主管官員,亦為「部使者」之一。

(未完待續)

作者/鍾振振 編輯/馮 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6f871ed91d6b656fa54c9d241e3a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