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周刊所載,玉耶石耶,評以試之,故名「每周試玉」。《詩經》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潤光華,申發將利於欣賞;玉瑕微疵,點到或益於成器。詩友切磋,交流碰撞,集思廣益,是所望也。評者公心,詩家平心,讀者賞心,編者用心,持此四心,共襄雅事,豈不快哉!
本期小樓《每周試玉》欄目,邀請嘉賓在【小樓周刊(368):2023年第46期】中,自選數首點評並刊出。(有自願參加小樓【每周試玉】欄目者,請先關注公眾號,由下期嘉賓從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後面留言,自選數首點評並在小樓所有平台刊出。小樓各類點評作品會選用在《中華詩教》紙刊上固定的【小樓薦詩】欄目組刊出。如有異議的詩友請留言跟小編聯繫。)
涵哥十二歲有寄
孟祥榮(廣東)
流光真一瞬,轉眼少年郎。
書海圖帆起,雲空待翼張。
獨憐身未壯,頗喜志初剛。
家世無承蔭,男兒貴自強。
張慶輝:有贊有勉,有慨有期,甚為得體。應酬詩,得體是不算太高的要求,惜乎不少朋友把應酬詩寫成了應付詩。
天許:雖然平白如話,隱含多少期盼憐愛勸勉,意蘊豐富,感人至深。
鄉 愁
孟慶武(河南)
清風秋夜月籠紗,又寄鄉心到老家。
最憶深冬雪霽後,門前與父看梅花。
張慶輝:轉結畫面感十足,有情有景,引人遐思。第二句失於直白。
天許:後兩句細寫鄉心,能抓住最動人的場景,一則念父,一則思梅,意蘊豐滿。
讀某詩人獲獎作品
范東學(湖南)
賽詩大獎獲頻頻,屢見拿金又奪銀。
亮眼煽情佳句有,「黨啊您是我娘親」。
張慶輝:嘿嘿,呵呵,哈哈。
過永康圓周村
方益洪(浙江)
人家都住碧湖邊,荷葉荷花年復年。
稚子呀呀初學語,奶聲能說愛蓮篇。
按:村為周姓聚居地,祀濂溪,多種蓮。
張慶輝:轉結好看,絕句,能擒得一個別致細節,即成功一大半。
乘機有感
李永康(四川)
窗外藍天如換新,白雲未染世間塵。
只今已在神仙界,不畏高層沒有人。
張慶輝:第一二句狀乘機所見,景情俱合,也頗好看;第三句引出較大期待,轉得好,但第四句因淺白且乏詩味,令第三句的期待落空大半。
落 葉
江農(天津)
霜風摧葉落,落葉動詩心。
只為護花去,年年沒砌深。
天許:化用定庵詩意,好在描寫生動,語意一氣流貫。
青 荷
王玉英(河北)
花在霜前謝,根於水下留。
青青一荷蓋,獨占小池秋。
天許:筆觸從容自在,前二質樸,後二頗有情韻。
游升鍾湖
徐家勇(四川)
識得悠閒趣,風光水一灣。
有情同鶴老,無欲共雲閒。
天地偏相待,功名久不關。
邀朋來此處,垂釣不思還。
天許:渾成,第二聯情景互見,更見性情。另,整首句與句之間勾連呼應,如水一灣,與垂釣呼應勾連,功名散淡,承接第二聯,凡此種種細微處,非俗手可到。
又見紅葉
郭蕙(河南)
霞裁霜染畫中棲,片片如花望轉迷。
檢點西風尋舊約,幾番不似那時題。
天許:第三句盪得開,第四句蘊含今昔人事變遷之嘆。
憶
吳長齡(重慶)
兒時一夢憶猶長,隔院時聞杏子香。
肉跳心驚唯二件,看家狗與石頭牆。
天許:尾句令人莞爾。第三句似有不恰,看門犬能讓人心驚肉跳,而石頭牆似不能達此強烈的程度。
秋日獨酌
王平(北京)
秋釀相思意未酣,愁心一片與誰談。
雁聲落在衡山下,家在衡山南更南。
天許:結尾與「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芳草無情,更在夕陽外」同一手法。
太華寺茗聚分韻得「何」字
陳海洋(雲南)
寒生古寺路如何,吟客重逢話自多。
鷹羽忘機巡碧宇,松香無意染青蘿。
茶分雲上憐秋色,語到塵中望佛佗。
遙念廬州凝有恨,莫從方外解沉疴。
天許:頜聯寫景中有比興之妙,頸聯上句有情韻,下句見感慨,對得活絡。
無 題
沈曉明(浙江)
雨後登山路,亭前過竹風。
有緣純意外,無悔若詩中。
乍到楓初染,將行曲未終。
人間多少事,如律每難工。
何其三:尾聯設喻新穎巧妙,將「人間事」與律詩作比,實屬第一次看到。
詠草(步韻郝書許)
肖芳珠(江蘇)
蟄驚初夢醒,雨潤一痕春。
楚楚凝清露,離離鋪綠茵。
襯花山水色,立世勁柔身。
根定寸心守,年年芳意新。
何其三:結句有白樂天「一歲一枯榮」之意,化脫而來,也別具一番風味。
對 菊
章劍鈞(遼寧)
檻外風初定,籬邊境正幽。
浮香縈小院,浥露映清眸。
早共黃花瘦,何妨白髮稠。
尋芳時未晚,霜蕊最宜秋。
何其三:「早共黃花瘦,何妨白髮稠」,妙對,且狀對菊如畫。
向日葵
楚成(武漢)
白鷺翩翩野老臨,太漁橋畔覓知音。
人如潮水花如海,誰識長懷捧日心。
何其三:全詩筋骨全在「誰識長懷捧日心」句中。
見老家修鎮廣高速公路
賈建明(四川)
誰把羊腸崩直弦,樁基箭立白雲邊。
巴山深處胡桃熟,百里車流進出川。
何其三:除首句太直白,缺乏詩味外,其餘三句皆說得過去。
觀渡江勝利紀念館「大辮子姑娘」照片有得
盛勝利(南京)
薄肩奮櫓濟江南,血朵浪花渾欲簪。
換是太平今日裡,木蘭恰可讀初三。
何其三:切入點甚佳,故而不做壯語也感人尤深。轉句拓開一層,結句戳中淚點,直擊人心。
夜 望
錢方青(安徽)
內三環接外三環,燈火通明城不閒。
卻看山鄉一眉月,幽幽只在夜空彎。
蘇俊:托情於景物之對比中,反差強烈,寓意深沉。
過雞鳴寺
王十二(安徽)
昔日紅來今日空,今人還與昔人同。
一千七百年前事,盡在櫻花開落中。
蘇俊:詩意迴環往復,不落俗套。唯年前一語當為年間,始臻渾成也。
別 母
張明新(山東)
行雲緩緩日彤彤,秋色闌珊別意濃。
回望村中慈母影,站成街畔一寒松。
蘇俊:起句似平,而實有作意。緩緩二字足見不舍,濃字復關合彤彤。轉結想像亦新,蓋寓真情也。唯既雲街畔,則不必復言村中,村中處宜於慈母影更作鋪墊也。
本期嘉賓簡介
嘉賓排名以年長為先
張慶輝 1970年生,重慶雲陽人,定居雲南昆明,《小樓聽雨》詩詞平台評論委員。曾任某都市報評論部主任,現自營傳媒公司。愛詩詞,好交遊,性曠達。
葛勇 天許,重慶人。重慶文史館詩詞研究院副院長,四川詩學會理事,湘天華詩社副社長。《小樓聽雨》詩詞平台評論委員。
何其三 安徽宿松人。出版詞集《何其三詞三百首》(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詩集《何其三絕句三百首》(黃山書社)。
蘇 俊 號石頭齋,粵人。現任中國楹聯學會對聯文化研究院評論部主任、新社導師。詩詞聯賦獲全國性獎項一千餘次。多次擔任全國詩聯大賽終審評委。撰有《石頭齋步和龔定盫己亥雜詩》《石頭齋庚子詞》《宋十八家詞選評》等著述多種。
編輯/章雪芳 校對/馮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