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原來不姓孔:孔子後代為何姓孔?

2023-07-13   資深人士說文史

原標題:孔子原來不姓孔:孔子後代為何姓孔?

孔家號稱百世簪纓千古名門,為何大成至聖先師卻不姓孔?孔子身世特殊,故而並不姓孔。提起孔夫子,國人自然不會陌生。就連在海外,都建有很多孔子學院,儒家學說的影響力可見一斑。而歷代帝王,更是對孔子推崇備至。

就連孔子的子孫後代,都能靠著先祖福蔭縱享榮華。令人奇怪的是,孔子的歷代後人,都以孔為姓氏。而作為孔府開宗之祖,儒門子弟之師的孔聖人,為何卻不姓孔呢?

眾所周知,夏商周是中華文明重要時期。

孔子所處的時代禮崩樂壞,諸侯互相攻伐,不合周禮之事屢屢發生。對於周公制定的相關制度,孔子非常推崇。當他見到諸侯為了利益,發動不義戰爭時,內心十分迷惘。他走遍列國,試圖尋找一方尊崇周禮的清凈之地。

魯國是周公的後代,十數代國君皆以遵守周禮而聞名於諸侯。即使在衰退時期,魯國國君仍堅守底線。當孔子興致勃勃地踏足魯國政壇時,現實卻給了他當頭一擊……

孔子身故後,儒家弟子砥礪前行,在漢朝將儒學推向了新的高度。從大漢開始,儒學影響了中華文明兩千年。但與常識不符的是,孔子並不姓孔。

孔子雖是魯國人,但他的祖先並不住在魯地。周朝滅商後,並沒有對殷商王室斬盡殺絕。當時商朝的遺民,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箕子帶領部分族人遠赴遼東,抵達現在的朝鮮地區,開創了赫赫有名的箕子朝鮮。另一部分則留在中原,被周天子冊封為諸侯國,以宋國的名義祭祀殷商先王。

在春秋早期,宋國一度以其特殊的地位凌駕於其他諸侯。而孔子的先祖,就曾是宋國公室的一員。宋國源於殷商,商王又以「子」為姓。

所以孔子並不姓孔,而是姓子。孔子的後人為何「以孔為姓」,則是因為漢代以后姓氏合一,二者不再被嚴格區分。

不可否認,孔子是我國歷史上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在其所處的時代,儒家學說無疑是先進思想的代表。

後世儒家學說的優與劣,並不應歸咎於孔子。而孔府子弟憑著先祖的遺澤錦衣玉食,倒也並非罪大惡極。

讓人憤怒的地方在於,在一些重大事件面前,所謂的衍聖公完全忘了先祖的教導。而在和平時期,儼然以曲阜土皇帝自居的衍聖公,更是犯下了剝削勞苦百姓的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