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發放力度收緊,華夏銀行利息凈收入連續三年下滑

2023-07-13     全球財說

原標題:貸款發放力度收緊,華夏銀行利息凈收入連續三年下滑

作者:王莉

出品:全球財說

曾經每到季末、半年末、年末,各家銀行都會使出渾身解數花式攬存,現如今,不僅要衝存款,半年末、年末時點衝刺發放貸款也成為新的特點。

據《全球財說》了解,現在銀行業已經出現基層員工頻繁拜訪客戶、甚至出現「掃樓」來「推銷放貸」的情形,有些規模不算大、也不算很知名的企業老闆都反應不斷有銀行客戶經理上門希望老闆能貸款。

近年來貸款利率不斷下行,但受多方因素影響,現實的市場狀況是貸款需求尚不足,不少銀行客戶經理反應當前銀行有放貸規模達成目標的要求,壓力比以往倍增。

這些情況也是近年來因違規發放貸款而被罰的重要原因之一。日前,華夏銀行鹽城分行因固定資產貸款項目資本金審核不到位、信貸資金挪用,部分轉存本行保證金類存款以及化整為零發放普惠貸款並挪用,被監管罰款98萬元;相關責任人被警告並罰款7萬元。

違規發放貸款被罰

除了鹽城分行,不久前,華夏銀行山西幾個分支機構也因存在多項信貸違規問題被開具5張罰單,累計罰款145萬元,多名涉事員工被給予警告處罰。

山西銀保監局公告顯示,華夏銀行太原分行存在貸款審查不盡職,貸款五級分類不準確問題,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給予其責令整改,65萬金額處罰。同時,該分行員工鄭志明對貸款審查不盡職負有直接責任,對其給予警告處罰。

華夏銀行太原漪汾街支行存在個人按揭貸款審查不盡職、個人消費貸款審查不盡職,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因此對其給予責令改正,罰款80萬元。該支行員工霍文形、尉康由於對上述問題負有直接責任,因此被給予警告處罰。

華夏銀行太原府西街支行因貸款審查不盡職,被罰款30萬元;許小嶼對此負有責任,受到警告處分。

華夏銀行太原五一路支行因未嚴格執行受託支付,被罰款25萬元;韓浩對此負有責任,受到警告處分。

事實上,今年以來華夏銀行已因貸款違規收到多張罰單,1月10日,華夏銀行福州分行、福州長樂支行因多項違規合計被罰90萬元;3月20日,華夏銀行佛山分行因貸款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佛山銀保監分局處罰款50萬元;4月19日,華夏銀行紹興分行因貸款管理不審慎等多項違法違規行為被紹興銀保監分局罰款95萬元。6月2日,遼寧銀保監局局營口分局對華夏銀行營口分行開出70萬元罰單,原因是其信貸資金被挪用、貿易背景真實性審查不到位,相關責任人王濱、孫曉明、王偉被警告。

根據華夏銀行2022年報,《全球財說》發現該行的確存在放貸力度不足的問題,2022年起貸款總額 2.27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 594.44 億元,增幅僅為2.69%;同期存款增幅為8.38%。

普華永道研究數據顯示,2022年上市銀行貸款餘額136.14萬億元,較2021年增長14.06萬億元,增幅11.52%。其中,大型商業銀行增速最快,其次是城農商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明顯華夏銀行貸款增速遠遠小於上市行平均水平,顯示出該行貸款「資產荒」問題猶存。

如何找到優質貸款客戶,從而推動業績增長,這恐怕是擺在華夏銀行新行長關文傑面前的第一大難題。

2022年2月,華夏銀行原行長張健華辭職,董事長李民吉暫時代為履職。此後,華夏銀行行長一職一直處於空缺狀態。去年11月7日,華夏銀行發布公告稱,同意聘任關文傑為行長,其任職資格尚需報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任職資格核准前,關文傑代為履行行長職責。4月25日,華夏銀行發布了關於行長任職資格獲中國銀保監會核准的公告。

資料顯示,除了一段較短建行的工作經歷,其餘時間其都是在華夏銀行度過,主要從事財務分管工作,屬於華夏銀行「老人」。

營收下降

2022年是華夏銀行成立30周年,但該年業績不太捧場,營收出現近5年來首次下滑。

數據顯示,華夏銀行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938.08億元,同比減少2.1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0.35億元,同比增長6.37%。

2022年,儘管非利息凈收入非常給力的貢獻了將近2成的增幅,但仍抵不住利息凈收入下滑的拖累,2022年該行實現利息凈收入742.93億元,同比下降了6.67%。利息凈收入今年不是首年下滑,近3年就連續處於下滑狀態。

造成其利息凈收入下降的原因是利息收入下降,利息支出反而上升。2022年該行實現利息收入1513.15億元,比上年減少15.26億元,下降1.00%,利息支出770.22億元,比上年增加37.86億元,增長5.17%,這也反映出其盈利能力下降,事實上該行的多項盈利指標均下降,資金使用效率也不高,成本收入比2022年上升且偏高。

該行利息收入下降雖然主要是利率下降因素,但也反應出該行規模沒能做上來抵消利率因素,如前文所述,該行去年貸款規模增長偏低。

存款對推動利息支出增長既有規模因素也有利率因素,2022年華夏銀行吸收存款總額20638.7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595.11億元,增長8.38%。

攬存成本率方面,該行存款成本上行,2022年較上年增加0.13個百分點,《全球財說》發現這主要是對公存款拉動,2022年該行個人存款無論活期還是定期存款平均成本率均下降,對公的兩類存款成本率均上行,對公存款成本上行一方面與其貸款規模增長低有關,另一方面,存款方面比較依賴對公存款也有關係,該行對公存款占比在6成以上。

營收下降,利潤增長的推手是「節源」,即營業支出下降,同比下降了6.56%,其中主要是信用及其他資產減值損失下降,同比下降13.02%。不過計提的減少不是貸款計提減少,主要是金融投資計提減少,同比大幅下降64.86%,貸款和墊款減值損失增長5.06%。

實際上,該行金融投資總額是增長的,2022年末該行金融投資總額12984.79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420.36億元,增長12.28%,主要是債券投資、金融機構資產管理計劃增加。也就是說並沒有因總額增長而隨之增加計提。

未來該行盈利能力是否能扭轉,還難言樂觀。今年一季度,該行營收同比繼續下降,凈利微增,利息凈收入表現與2022年仍一致,即利息收入下降,利息支出增長,此外該行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2022年增長較多,但今年一季度出現下降。

資產質量方面有所改善,不良率微降,撥備微增。2022年該行不良貸款率1.75%,比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59.88%,比上年末提高8.89個百分點。不過其不良率水平還是偏高,撥備水平仍顯偏低。此外,雖然不良率下降,不良餘額仍在上升。

從貸款行業來看,房地產貸款餘額有所下降,但不良率在上升,意味著未來損失的風險增大,建築業不良率也在上升。

逾期貸款也在增長,其中主要是新增逾期及中長期逾期增長。重組貸款大增,2022年帳面餘額26.62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5.05億元,同比暴增130.08%。

資本充足方面仍有較大壓力,2022年該行依託發行300億元二級資本債,非公開發行80 億元股票,使得各層級資本充足率較上年末均有所提升。2022年末,該行核心資本充足率為9.24%,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36%;但消耗較快,2023年一季度末,該行核心資本充足率為8.94%,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28%。

如果該行今年加大貸款投放力度,核心一級資本不足問題又將擺在新行長面前。盈利和資本充足目前在該行似乎難以兩全。

敬告讀者:本文基於公開資料信息或受訪者提供的相關內容撰寫,全球財說及文章作者不保證相關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無論何種情況下,本文內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抄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34a02ada0addb0270df73cef0c3eb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