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銀行半年不良核銷同比增超6成,消耗撥備保利潤能維持多久?

2023-11-23     全球財說

原標題:上海銀行半年不良核銷同比增超6成,消耗撥備保利潤能維持多久?

作者:王莉

出品:全球財說

上海銀行今年的累計罰單金額在11月份「實現」了突破1億元。

上海銀行今年上半年的零售AUM出現下滑的同時,曾經與之你追我趕的北京銀行零售AUM在同期零售AUM跨入了「萬億俱樂部」行列。

上海銀行今年截至三季度末,營業收入出現趨勢性下滑,主營收入,即利息收入增長出現動能不足趨勢。

上海銀行今年截至三季度末還能維持凈利的增長,《全球財說》認為應是得益於曾經較為豐厚的撥備覆蓋率。

曾經的城商行「二哥」近年來業績增長略顯滯漲,凈利已被江蘇銀行等超越。

AUM下降

11月18日,上海銀行在其官網發布關於行政處罰事項的臨時信息披露報告稱,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對上海銀行出具2份行政處罰決定書,對該行在理財業務、數據報送等領域的違規行為分別處以罰款690萬元,合計1380萬元。

在此次收到的兩張罰單中,其中一張多數與EAST數據質量和報送問題有關。主要涉及該行不良貸款餘額數據報送存在偏差、漏報貿易融資業務餘額EAST數據、漏報核銷貸款本金EAST數據、漏報質或抵押物價值EAST數據、漏報權益類投資業務EAST數據、漏報投資資產管理產品業務EAST數據、漏報其他擔保類業務EAST數據、監管標準化數據與客戶風險系統數據存在偏差、EAST系統《個人客戶關係信息》表漏報等問題。

另一張罰單多與業務違規相關,主要涉及該行違規發行大額存單、委託貸款違規用於購買理財、違規向委託貸款借款人收取手續費、封閉式產品投資非標準化資產終止日晚於產品到期日等問題。

「本次處罰的問題發生在2017年至2021年期間。」上海銀行回應稱。

今年4月,上海銀行因在結售匯、外幣理財、內保外貸、外匯市場交易等領域的八項違法違規行為被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市分局給予警告,併合計罰沒款9854.4萬元。同時,對三名相關責任人分別給予警告及罰款。

上海銀行當時曾回應,上述處罰涉及的業務發生在2019-2021年期間。

根據兩次處罰上海銀行年內累計被罰金額超1.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兩次處罰發生問題期間有重疊期間,2019到2021年這三年營收和凈利均還處於雙增長的態勢,2022年局勢就發生了變化,凈利微增,營收下降。

而這一態勢在2023年繼續延續,截至6月末,上海銀行實現營收263.6億元,同比下降5.66%;實現凈利潤128.5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7%。三季度也是同樣態勢,三季報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上海銀行營業收入392.73億元,同比下降5.76%;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3.45億元,同比增長1.03%。

營收出現下降的原因是因為利息凈收入和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均下降,利息凈收入下降有很大原因是「大勢所趨」,即利息收入增長乏力,而利息支出成本仍在較大幅度上升。手續費及佣金凈收入也降幅較大,下降超17%,其中主要是受資本市場影響,代理理財、基金等收入大幅下降,以及顧問諮詢服務費的大幅下降。

注意到,該行管理零售客戶綜合資產(AUM)9484.81億元,較上年末下降了2.03%。

曾經網傳一道銀行入職考試題,問:客戶AUM下降的最本質原因是什麼?網絡給出的答案是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房地產危機仍未完全解除

不久前,上海金融法院發布一則拍賣信息,拍賣標的為上海市浦東新區一處不動產及366個車位,據介面報道稱,該標的的權利人為億城集團上海投資有限公司,第一順位抵押權人為上海銀行浦西支行。

上海銀行房地產貸款是該行重要的貸款行業,根據2023年半年報,房地產貸款是該行第二大貸款行業,儘管該行房地產不良貸款在上半年實現雙降,但不良率在該行各行業貸款中位列第三,為2.06%。

目前公開報道的該行房地產糾紛還涉及寶能、恆大等。

國慶期間,上海銀行起訴寶能集團、姚振華等6名被告,未按約定償還本金25.8億元的借款。公告顯示,訴訟案的原告為上海銀行深圳分行,被告除了借款方托吉斯和姚振華外,其餘4位擔保方均為寶能集團的關聯公司。

該筆訴訟之所以引起市場關注,是因為雙方之間的借款期限還未到期,大約到快聖誕節時候到期。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認為,上海銀行選擇提前起訴的主要目的是為保護自己的權益和減少可能的風險。雖然該筆貸款離最後還款期限還有兩個多月時間,但考慮到借款方托吉斯集團及擔保方深業物流、托吉斯科技等出現了較大財務危機,上海銀行擔心到期借款可能無法得到償還。

資料顯示,截至11月19日,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有152條限制消費令;41條失信被執行人記錄;75條被執行人記錄,被執行總金額約351.1億元。據企查查,法人姚振華目前被限制高消費168次,涉案金額高達89.6億元。

上海銀行還踩雷了恆大,10月10日,有投資者在互動平台上提問上海銀行:「恆大事件對本銀行影響有多大?」上海銀行隨後回應表示:公司對恆大集團相關授信均已納入不良,並審慎充分計提減值準備,風險整體可控。

得益於早幾年的相對審慎,上海銀行目前資產質量還不算太差,截至3季度末,其不良率下降,為1.21%,較上年末下降0.04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290.02%,較上年末微降,水平不算低。

《全球財說》注意到上海銀行不良貸款核銷力度同比加大,今年上半年該行核銷貸款63.77億元,同比增長25.11億元,增幅64.94%。

但如果不良貸款仍持續增長,是否會加速消耗撥備計提。從半年報來看,該行逾期貸款還在增長,較上年末增加了6.76億元,增加的逾期貸款集中在逾期1年之內和逾期3年以上的期間範圍,根據三季報,該行關注類貸款上升,不良貸款餘額也在增長,意味著該行未來仍有資產質量壓力,消耗撥備保利潤的做法可維持多久。

今年以來利潤還能保增長,實際上是要歸功於前期撥備比較充足的前提。無論是半年報還是三季報,在營業收入下滑後,極大的壓縮了營業支出,其中的主力就是信用減值損失,在半年報數據中,信用減值損失同比下降了近4成,由此保證了利潤的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該行在壓降信用減值損失保利潤,但辦公及行政費用仍然保持了旺盛的增長勢頭,該行上半年發生業務及管理費57.99億元,同比增長5.61億元,增幅10.72%。其中增長最多的就是其他辦公及行政費用,同比增長達45.73%。

敬告讀者:本文基於公開資料信息或受訪者提供的相關內容撰寫,全球財說及文章作者不保證相關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無論何種情況下,本文內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抄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d568d3985e64e8e51e75b820280c3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