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巢引鳳,中原農谷成為農業創新人才首選「目的地」

2023-11-29     35斗

原標題:築巢引鳳,中原農谷成為農業創新人才首選「目的地」

文章來自35斗微信公眾號,作者陳欣雨

農業是國之根本,農業創新則是農業發展的靈魂。

在新時代,我國農業面臨著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綠色發展的新要求,需要更多的農業創新人才來推動農業科技進步、農業產業化、農業現代化。河南省作為全國重要的農業大省,承擔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推進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的重大使命。

2023年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建設「中原農谷」種業基地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計劃打造一個集農業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產業孵化、社會服務於一體的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吸引更多的農業創新人才。《意見》的出台也為農業和生命成就更美好的未來創造了更多樣化的可能。

此為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中原農谷是河南省為築牢國家糧食安全根基,深入貫徹落實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戰略部署,規劃建設的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高地,以創新為動力,以人才為根本,致力於打造國家現代農業科技戰略高地。人才是「根」,中原農谷高度重視人才的作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為各類人才提供了優越的發展環境和激勵機制。

首先是建立人才引進和培養的長效機制。中原農谷設立了專門的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人才發展規劃,建立了人才需求、儲備、引進、培養、使用、激勵、評價、監督等一體化的人才管理體系,實行人才分類管理、分層服務、分級保障的政策措施,形成了人才引進和培養的良性循環。

其次是實施人才項目和平台的支持政策。中原農谷設立了人才項目專項資金,對重點人才項目給予資金支持,對重點人才項目給予重點扶持,對人才平台給予建設補助,對有突出貢獻的人才團隊給予獎勵和服務。同時,中原農谷與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建立了合作關係,共建了一批高水平的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平台,為人才提供了廣闊的合作空間和發展機遇。

據了解,目前已入駐省級以上科研平台53個,形成了以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為核心,以神農種業實驗室、中國農科院中原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為主體,以共性技術平台、檢驗檢測平台等若干平台為支撐,以種業企業總部基地為基礎的種業創新組織體系;豫檢集團質量保障中心建成投用,為種業研發提供「一站式」檢驗檢測服務,華智生物關鍵共性技術平台正在推進。神農種業實驗室、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以及國家小麥技術創新中心等重大種業創新平台已投入使用,成為了攻克種業難題的「利器」。

圖: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

中原農谷在大力推動人才工作建設的同時還積極幫助有條件的企業申報博士後創新基地。據悉,中原農谷已成功獲批設立3家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還將9名專家、博士引入管委會、引入企業,通過開展項目合作和技術指導,破解產業發展瓶頸,推動科技成果與示範區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圖: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簽約

最後是實施人才生活和待遇的保障政策。水深魚極樂,林茂鳥知歸,中原農谷為人才提供了優惠的落戶、入學、醫療、住房等政策,為他們提供了舒適的生活環境和便利的公共服務。完善的「基建」為人才們提供了充分的發揮空間和創新條件。

根據《關於推進落實「牧野英才」行動計劃的實施方案》(新辦〔2017〕49號)、《關於印發新鄉「牧野英才2.0」三年行動計劃(試行)的通知》(新人才〔2021〕4號)等文件,中原農谷先後認定了兩批共計29名「牧野英才」(C類人才1名,E類人才28名),累計發放生活、住房獎補資金120餘萬元,充分激發人才幹事創業積極性,讓人才無後顧之憂。

人才是發展之要、競爭之本、活力之源。中原農谷以大格局、寬視野、實舉措推進人才工作,真正樹立起了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不斷提升人才工作的吸引力、承載力、競爭力,切實將中原農谷打造為一個「群智匯聚」和「群智湧現」之地。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國以人興,政以才治。中原農谷積極搭建人才們發揮個人所長、實現自身價值的「大舞台」,讓人才活力充分迸發。

人才聚集,為農業產業注入科技創新「活水」。中原農谷招引了一批國內外知名的種業領軍人才、科研團隊和企業,形成了以育種為核心的科技創新體系,突破了一批種業關鍵技術,培育了一批優良新品種,推動了一批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升了中原農谷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為當地農業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據悉,鄭麥379、鄭麥1860、百農4199等品種推廣面積已居於全國小麥前十。

企業、科研院所落地,產業發展迎春天。作為集聚種業創新資源的重要載體,中原農谷種業企業總部基地已簽約入駐河南農業大學等3所高校,先正達、中農發、九聖禾等15家種業企業,新鄉市農科院等3家科研院所和1個院士工作站。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的種業企業和科研院校的入駐,為打造具有特色優勢的農業產業集群,推動農業產業項目的落地實施,提升中原農谷的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提供了強勁的產業支撐。

人才培養,中原農谷有著強大「後備軍」。中原農谷堅持「全職引進、柔性引才、本土培養」並重,加快引育一流人才團隊。加強與中國農科院、河南農業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不僅「對外引」,也在「向內求」。以上舉措提升了中原農谷的人才培養水平和質量,也為當地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持續的人才供給。

良材美器,宜在盡用之地

中原農谷持續深化對外開放,實現「深」的合作。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不斷打造對外開放新平台,建立健全政府推動、部門協同、企業共建的對外開放工作機制。2023年11月23日至24日即將在新鄉市舉辦的2023國際未來農業食品百強·中原農谷大會就是中原農谷踐行上述理念的最佳闡釋。這不僅是中原農谷建設以來的一次重要盛會,也是展示中原農穀人才成果和品牌形象的一次重要平台。

圖:2023國際未來農業食品百強·中原農谷大會

大會的舉辦,不僅是中原農穀人才招引的一個重要成果,也是中原農穀人才發展的一個重要契機。通過此次活動,中原農谷將進一步匯聚國內外一流的農業人才,加強與國際國內的農業機構和企業的合作,提升中原農谷的農業創新能力和水平,為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做出更大的貢獻。同時,中原農谷將進一步展示相關成就和品牌形象,增強中原農谷的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為中原農谷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為中原農谷的人才培養和交流提供更廣闊的平台和視野。

中原農谷,正以其獨特的魅力,不斷匯聚眾多的農業創新人才;築巢引鳳,中原農谷也已成為人才們追求創新和發展的首選之地。未來,在「群智」的湧現中,中原農谷必將帶領農業產業,奔向更美好的未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e7256cc1963548b31532ef3dfcb18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