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翔金泰:聚焦差異化高潛質賽道,產品管線豐富填補臨床需求缺口

2023-06-08     梧桐樹下V

原標題:智翔金泰:聚焦差異化高潛質賽道,產品管線豐富填補臨床需求缺口

6月9日,重慶智翔金泰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88443 簡稱:智翔金泰)開啟申購。據悉,智翔金泰是一家創新驅動型生物製藥企業,主營業務為抗體藥物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在研產品為單克隆抗體藥物和雙特異性抗體藥物,主要覆蓋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腫瘤等治療領域

根據最新招股書披露信息,智翔金泰共有12個在研產品,其中1個產品(1個適應症)已提交新藥上市申請,7個產品(11個適應症)已進入臨床研究階段,1個產品已獲得藥物臨床試驗批准通知書,4個產品處於臨床前研究階段。其中,公司自主研發的TSLP雙表位雙抗藥物的3個臨床試驗申請於2月14日獲得受理,成為全球首個獲批臨床的TSLP雙表位雙抗。該藥物擬用於治療哮喘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創新藥行業長達兩年的震盪與低谷期間,能取得這一突破,也側面體現了智翔金泰自身擁有強勁的研發實力。

聚焦差異化賽道,加厚自身管線燙平周期影響

從資本市場角度來看,生物科技領域短期投入巨大、風險高且收益較低,主要收益表現為遠期預期收入的特殊行業,所以生物科技標的的走勢也有其特別的內在邏輯,即研發項目的進展和預期遠期收益的現值是決定因素

因此,管線的豐富程度及價值高低是衡量一家生物製藥企業能否實現長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創新藥企能否成功穿越周期的關鍵所在。

成立於2015年的智翔金泰一直保持著行業較高水平的研發力度,據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2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12,520.26萬元、23,586.50萬元、29,531.88萬元和45,449.43萬元。並且公司選擇走差異化路線,於源頭創新方面建立了基於新型噬菌體呈現系統的單抗藥物發現技術平台和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發現技術平台兩個技術平台,以此為基礎,開發出了包括賽立奇單抗(GR1501)、GR1801、GR1802、GR1603、GR2002等12項在研產品。

具體來看,賽立奇單抗的主要適應症為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和中軸型脊柱關節炎,針對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適應症已於2023年3月提交NDA並獲受理。賽立奇單抗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適應症III臨床數據顯示,24周時PASI75應答率達98.6%,這意味著大部分受試患者在經過治療後,銀屑病皮損面積與嚴重性有了大幅度下降,且長期用藥也可以維持良好的治療效果;針對放射學陽性中軸型脊柱關節炎適應症的II期臨床試驗數據顯示,100mg-300mg劑量組治療16周時,FAS集(FAS填補)下ASAS20應答率達到72.5%-77.5%,藥效良好,目前處於III期臨床試驗階段,預計將於2025年獲批上市;賽立奇單抗針對狼瘡性腎炎適應症也已於2022年8月取得藥物臨床試驗批准通知書。目前該產品研發進度領先,有望成為首個上市國產抗IL-17A單抗,實現國產替代,降低患者經濟負擔。

智翔金泰另一核心產品GR1801為狂犬病病毒被動免疫適應症的全球首創雙抗產品。相比較傳統血液製品,GR1801不受生物原材料限制,能夠避免臨床中血液製品帶來的潛在感染風險,可以批量生產,且產品均一性良好;同時靶向G蛋白位點I和III,分子設計更符合WHO建議。

此外,智翔金泰其他管線均處於有序推進之中:

GR1802(抗IL-4Rα單克隆抗體)針對中重度哮喘適應症、中重度特應性皮炎、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四個適應症正在開展II期臨床試驗,進度位於國內前列。

GR1603為國內企業首家(全球第二)獲批進入臨床試驗的抗IFNAR1單克隆抗體,將成為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的新選擇,目前國內尚無IFNAR1信號通路抑制劑上市,有望填補國內狼瘡性腎炎的臨床空白。

GR1901為抗CD3×CD123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現無同類藥物上市,國內首個進入臨床,上市後有望填補該類藥物空白。

GR2002為全球首個IND申報獲得受理的抗TSLP雙特異性抗體,TSLP目前唯一被證明對低Th2型哮喘有效的靶點,全球尚無TSLP雙抗上市,有望填補該靶點雙抗藥物空白。

布局高潛質市場,解決未滿足臨床需求

智翔金泰重點布局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賽道,雖然相較於抗腫瘤藥物而言往往被忽視,但其潛在市場規模同樣十分龐大。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智翔金泰主要針對蓋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中軸型脊柱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中重度特應性皮炎、哮喘、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等疾病研發創新藥物。

目前在國內,自免疾病領域的未滿足臨床需求無疑是被低估的,這類疾病起因複雜、難以治癒,患者對疾病認識不足,專科醫生匱乏,傳統藥物可及性差,導致大量患者難以得到有效的診治。根據藥智諮詢數據,2019年,全球自免疾病治療藥物市場規模為1169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638億美元。2015年,我國自免疾病治療藥物市場規模為14.2億美元,2018年增至19.4億美元,預計在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81.9億美元。

以銀屑病為例,根據《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2018完整版)》,我國銀屑病患病率約為0.5%,即我國可能存在多達700餘萬的銀屑病患者。

作為一種免疫介導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銀屑病患者不僅需要承受身體上的疾病侵害,還要背負沉重的心理負擔,進而導致其發展成一種社交性障礙疾病,需要患者接受長期、規範的診療與管理。

現有銀屑病治療方案難以實現較好的治療效果,於是越來越多中重度銀屑病患者將目光投向靶向生物製劑治療。目前已經上市的生物製劑藥品中,IL-17為靶點的抗體藥物是治療斑塊狀銀屑病效果最好的藥物之一。2019年以來,IL-17靶點抗體藥物司庫奇尤單抗、依奇珠單抗和布羅利尤單抗陸續在國內上市,但由於IL-17靶點抗體藥物價格較高、滲透率較低,銀屑病的治療領域仍存在巨大的臨床需求。

智翔金泰進度最快的產品賽立奇單抗是國內企業首家進入III期臨床試驗的抗IL-17單克隆抗體注射液。該產品具有抑制炎症因子效果良好、安全性高、藥效良好以及工藝成熟、質量可控等多項優勢。

目前智翔金泰計劃在完成數據清理統計後提交新藥上市申請,預計2024年初獲批上市,該產品將有望成為首款上市的國產IL-17A單抗產品

除塞立奇單抗外,智翔金泰針對自免疾病的新藥還有GR1802,該產品是公司自主研發的一款抗IL-4Rα單克隆抗體,目前被開發用於治療哮喘、中重度特應性皮炎、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等適應症均處於II期臨床試驗階段。各適應症有望在未來幾年相繼獲批上市。

由於治療效果良好,IL-4R抗體全球銷量近年來呈快速增長態勢,全球唯一上市的IL-4R抗體藥物度普利尤單抗全球銷售收入從2019年的20.74億美元增長到2021年的61.98億美元,位居全球暢銷藥前30名。2020年6月度普利尤單抗在中國獲批上市,2021年即實現中國市場約6億元的銷售額;並在2022年迅速增長到約19億銷售額。隨著藥品價格的下降和滲透率的提高,預計IL-4R抗體藥物市場空間巨大。

在感染性疾病領域,智翔金泰進度最快的產品為GR1801注射液(狂犬病被動免疫製劑)。

近年來,狂犬病報告死亡數一直位居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前列,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2021年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犬病死亡150人,僅次於愛滋病、肺結核和病毒性肝炎,是我國第四大感染性疾病,給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帶來嚴重威脅。

目前臨床尚無治療狂犬病的有效方法,接種狂犬疫苗被認為是預防狂犬病最有效的策略之一。但這種方式無法做到100%預防狂犬病,原因在於狂犬病毒暴露後預防(PEP)接種疫苗可誘導機體發生主動免疫,但是對於既往無狂犬病疫苗接種史的人群,在接種首劑疫苗後,機體免疫系統發生應答產生抗體需要7~14d的時間。對於狂犬病暴露風險高、潛伏期短的病例,僅接種疫苗可能導致免疫失敗。

因此,被動免疫成為了狂犬病PEP的重要措施之一,其機制是在第一針狂犬病疫苗注射後至機體產生足量抗體前的窗口期提供及時的免疫保護。

智翔金泰憑藉自身優勢開發了重組全人源抗狂犬病病毒G蛋白雙特異性抗體注射液GR1801,不僅是全球首個用於狂犬病被動免疫的雙特異性抗體,也是國內企業首家進入臨床的抗狂犬病病毒G蛋白雙特異性抗體。GR1801通過阻斷G蛋白與受體的結合,在狂犬病疫苗主動免疫完全發揮保護作用前阻滯病毒對神經的侵染,預防狂犬病。

臨床前研究顯示,GR1801對體內外實驗中採用的所有毒株(分布於三個狂犬病毒進化群)均具有中和活性。在疫苗完全發揮主動保護作用前,一定劑量的GR1801對多種親緣性較遠的狂犬病毒攻毒小鼠均可實現100%的保護。

商業化初見成效,把握窗口期向Biopharma轉變

創新藥行業在海外已發展多年,過程中企業不斷合併重組,已經形成較為鮮明的競爭格局,頭部Pharma具備成熟的全球銷售團隊以及豐富的管線,在資金、管線豐富程度、銷售等方面形成全面壓制。而新興Biotech公司主要是技術驅動,僅有少數產品處於在研或商業化,與Pharma差距較大,同時打造商業化團隊也需要大量資金,從扁平化Biotech公司轉型為研產銷一體化的Pharma較難,因此海外較多Biotech公司選擇將商業化交給更為有實力的Pharma。

但我國創新藥行業發展時間較短,整個轉型發展歷史不超過10年,大多數Pharma主要是傳統藥企,處於轉型階段,行業尚未形成鮮明的競爭格局。因此我國Biotech公司仍有機會能在發展窗口期憑藉重磅品種一躍成為Biopharma,並逐步成長為Pharma

智翔金泰目前已形成完整的創新藥物發現、工藝開發、臨床研究和商業化生產的產業鏈布局,商業化布局是未來發展的關鍵一步。本次登陸資本市場,智翔金泰擬募集資金398,000.00萬元,主要用於抗體產業化基地項目一期改擴建、抗體產業化基地項目二期、抗體藥物研發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不難看出,在持續加碼研發的同時,公司也在積極搭建生產設施和商業化團隊,不斷向Biopharma轉變。

目前,智翔金泰已經建成24,400L抗體原液生產規模和兩條製劑生產線,預充針灌裝生產線產能為182萬支/年;西林瓶灌裝生產線的產能為500萬支/年。可快速實現賽立奇單抗、GR1801、GR1603和GR1802等核心產品的大規模商業化生產。

抗體產業化基地項目二期第一階段建設預計在2025年完成,將新增30,000L的生物發酵產能,二期項目擬採用不鏽鋼生物反應器結合不鏽鋼配儲液系統,建成後將為GR1802、GR1803、GR1901、GR2001、GR2102等產品的商業化生產提供充足的產能保證,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實現規模效益。

未來,智翔金泰將不斷推動核心產品的快速上市及適應症拓展,並據此組建商業化團隊,實現藥品銷售收入的增長;同時加快推進其他在研管線的研發進度和商業化進程,推動技術平台建設,進一步豐富在研產品種類。助力公司長遠可持續發展,並為患者持續提供可信賴、可負擔的生物技術藥物,滿足人民群眾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cb689a0cdc8b5e15ad96c9345b1eb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