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發霉」後反而更有營養?4種處理方法,或可物盡其用

2022-08-02     金蘭中醫學社

原標題:大豆「發霉」後反而更有營養?4種處理方法,或可物盡其用

隨著物質條件的發展以及現代人飲食安全意識的不斷提高,大眾對食材本身的營養配比、烹調手法以及調味方式都更為重視,特別是對食物的新鮮程度尤為在意。

在我們的印象里,霉變的食物意味著腐敗變質,其致病菌與毒害物質含量會提高很多,因此不宜食用。

然而,發霉的食材能否繼續吃,其實取決於黴菌的種類與食物本身的特質。

這4種頗為流行的「發霉」大豆,不僅口味獨特,還含有多種有益物質,家中可以常備。

1.腐乳

大豆是全球重要的糧食作物和飼料原料,但其本身卻不太適合人們消化吸收。因此,我國古代人民通過將豆子製備成豆漿、豆腐等形式,既改善了其口感風味,也更易於人體利用。

在諸多豆製品里,腐乳可能是較為獨特的一種,其在製作工藝中經歷了黴菌發酵、無氧催化等過程,將大豆豐富的蛋白質轉變成人體必需的胺基酸成分,繼而增進了吸收效率。

而且,腐乳之中還有一定的維生素B12成分,這對滋養皮膚、修補黏膜都有好處,不妨在佐餐時適當多吃些。

2.豆汁

在我國北方有一道著名的「黑暗料理」——豆汁,從沒喝過的朋友初次接觸時,常會以為自己在喝「泔水」。

事實上,豆汁同樣是大豆發酵之後的產物,其獨特的風味來自於微生物作用過程中產生的含硫氣體與氨氮化合物。這些物質雖然較為刺激,但卻能夠清熱降暑、殺菌消毒,對體質不好的朋友效果不錯。

此外,豆汁中還保留了大豆中的膳食纖維成分,如果能夠在就餐時喝一杯,不僅能夠起到果腹效果,還可以促進消化吸收與排便通暢。

3.風味豆豉

豆豉是許多菜系經常使用的調味料之一,其滑軟細膩的口感與獨特的豆香味,都是不少人的心頭好。

在製作過程中,人們會將黑豆蒸熟,然後放入發酵菌與其它佐味料進行密閉處理,在適宜的溫度與通風條件下儲存一段時間後即可食用。

豆豉中胺基酸種類與含量豐富,能夠滿足人體對相關營養的需求。而且其還含有硒、鈷等多種微量元素,在降血壓、護血管等方面或有特殊功效。

4.臭豆腐

「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可能是臭豆腐最為出名的廣告語。作為我國最著名的豆腐小吃,臭豆腐的獨特之處不僅僅在於其口味。

從營養學角度分析,豆腐在滷水中進行發酵時,會產生不少植物型乳酸菌及多肽類物質,它們能夠發揮一定的促消化、通腸胃、活氣血效果,對脾胃功能也有好處。

不過,市面上的臭豆腐往往是炸制或油煎的類型,若您有血壓血脂方面的問題,還需謹慎食用。

【本圖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棉花,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ec4ea25b7ac5a06643119d466e74d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