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9日,中國證監會披露關於同意中信科移動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信科移動)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的批覆,同意信科移動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註冊申請。作為當下唯一的無線通信央企,信科移動的上市對移動通信行業意義重大,有助於推動民族移動通信產業進步,進一步加快推進我國5G建設進程。
據招股書披露,信科移動是央企中國信科旗下無線移動通信產業的承載主體和5G產業化的主導企業,是業內為數不多的同時具備移動通信網絡全系列設備和移動通信技術服務能力的企業,已為全國省份、近百個城市的用戶提供高質量的4/5G移動通信網絡解決方案和綜合服務。
信科移動還是全球3G、4G和5G移動通信標準的重要專利權人,在全球持有的有效專利超過12,000件,是全國5G技術研究和標準制定的主要參與者和貢獻者之一。根據IPlytics於2021年11月發布的專利報告,截至2021年9月30日,信科移動聲明的5G同族專利數量及5G技術標準貢獻度全球排名第七位和第八位。
綜合市場份額排名第三,全球領先5G主設備商
信科移動是全球主要的移動通信網絡設備商之一,目前在5G通訊市場,全球只有華為、中興、信科移動、諾基亞、愛立信以及三星這六家具有5G主設備能力。隨著國內5G建設進程的加快,華為、中興、信科移動國產5G的市場份額迅速提升,通信產業網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運營商四次大規模集采共採購了120.4萬個5G無線主設備,其中信科移動在最近一次中綜合市場份額排名第三。
信科移動目前已擁有功能完備、序列齊全、形態豐富的4/5G商用產品,開發了覆蓋700M、800M、900M、1.8G、2.1G、2.6G、3.5G、4.9G以及毫米波等全頻段,包括宏站、小基站等全系列5G基站產品,能夠實施「城市+熱點+郊區+農村」等全場景組網方案,支持5GNSA/SA組網商用,助力運營商在全國多省進行5G網絡部署。
另外,信科移動還在天饋系統、室分設備等5G細分領域取得領先地位。在天饋系統領域,信科移動長期位列行業第一梯隊。第一梯隊是以信科移動、京信通信和華為為代表的綜合能力較強的技術型企業,通過較強的綜合能力和技術實力形成競爭優勢,具有完備的研發、檢測和生產軟、硬體條件,具備覆蓋全國的銷售及售後服務網絡。目前第一梯隊占據全市場50%-60%的市場份額,其中信科移動與華為具有完整移動通信解決方案的優勢,綜合實力更強。
在室分設備方面,信科移動深耕室分設備市場二十餘年,是業界較早提出了移動通信室內覆蓋概念的企業,如1998年成功開通了國內第一個GSM網絡室內覆蓋系統工程一北京國貿大廈室內覆蓋項目,推動了國內室分行業的發展。在4/5G時代,信科移動已具備成熟的室分設備技術能力,能夠提供完整且高質量的移動通信室內覆蓋解決方案。目前信科移動和京信通信長期占據國內室分設備市場前二的市場份額,在歷次運營商組織的針對室分設備集團集采中,信科移動均中標,綜合市場份額穩居市場前列。
同時信科移動還是業內為數不多的同時具備移動通信網絡全系列設備和移動通信技術服務能力的企業。它是國內較早從事專業移動通信技術服務的主設備廠商之一,具備強大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能力,可以為客戶提供更高品質和網上的技術服務,尤其是在網絡規劃、優化這類技術門檻更高的領域。根據行業權威媒體「U學在線」對2018-2021年上半年,各移動通信技術服務企業面向通信運營商與中國鐵塔提供無線通信工程建設的業績統計,在綜合市場占有率前20名企業中,非通信運營商系的企業有7家,信科移動排名第三,綜合市場占有率約2.31%,僅次於中貝通信的2.44%和潤建股份的2.40%。
深度融合垂直行業,已實現多領域「全面開花」
5G最大的應用價值在於產業網際網路,只有5G廣泛深度融入各行各業,才能真正發揮5G的能力,也將為經濟社會的創新發展打開廣闊空間。這一點已成為業內共識,成為5G產業鏈上企業的共同選擇。
以信科移動為例,在4G時代,公司已能夠為石油、礦山、軌道交通等特定行業客戶提供小型化核心網設備、工業網關設備等定製化設備,連同BBU、RRU、天饋等通用網絡設備,為客戶組建定製化的4G行業專網。
面向5G專網,信科移動以5G核心網設備、邊緣計算MEC、各類定製化5G系統設備和工業智能網關設備等為核心產品可打造5G虛擬企業專網,不僅可提供支持生產現場可視化、工業AR等高帶寬類業務,還能提供工業協同操作、生產進度實時調度、工業自動控制等低時延高可靠的業務,服務於工廠各環節的數字化應用。目前,信科移動已在智能製造、礦山能源、軌道交通等領域賦能行業客戶。
市場需求與容量大爆發,信科移動有望突破競爭壁壘
在全球5G快速疊代建設的周期下,通訊設備商迎來市場需求與容量大爆發時期。機構預估國內5G的大規模建設將一直持續到2030年。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我國四大通信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廣電)與中國鐵塔5G總投資規模有望超過1.8萬億元,相較於4G時代增長超過60%。基站建設規模方面,結合國內運營商的業務發展和投資規劃,預計2025年實際建設的5G宏基站和小基站數目約在400-500萬,到2030年,預計5G宏基站和小基站新建數量合計可達800-1,000萬站。
對於信科移動而言,未來國內5G市場商用部署和行業應用穩步推進及未來的市場成長空間將給公司擴大市場份額帶來巨大的機遇。一方面公司在國內5G市場份額上升趨勢明顯,在天饋、室分和服務市場穩居行業前列,另外隨著5G技術的漸進式發展,公司在TDD技術、行業應用等領域的技術優勢將逐步體現,有望突破競爭壁壘,進入行業第一梯隊。
從全球來看,海外市場潛力同樣巨大。根據Dell'OroGroup和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2020年全球通信設備市場規模達到925億美元,2021-2027年全球通信設備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速預計為4%左右,預計到2027年將達到1,217億美元。
國內企業已在躍躍欲試,中興通訊、海宇通訊信已率先走出國門,信科移動也緊隨其後。2021年信科移動在印度尼西亞設立海外全資子公司信科移動印尼,藉助控股股東中國信科在「有線側」通信業務多年的海外銷售資源和經驗,與中國信科旗下烽火通信充分合作,承接了印度尼西亞通信與信息建設工程局網絡覆蓋工程項目,其中無線網絡覆蓋部分合同總金額預計超過9億元,實現了公司在東南亞市場的規模突破。
PS估值法尚不能完全展現價值信科未來成長空間巨大
需要注意的的是,信科移動至今還未實現盈利,2019年至2021年,信科移動營業收入分別為44.88億元、45.27億元、56.6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6.37億元、-17.52億元、-11.84億元。並且未來,有持續虧損的風險。
科創板允許虧損企業上市,目前科創板有38家在IPO時尚未盈利。面對虧損上市的科創板企業,如何估值是重點,若沒有足夠的安全墊,很容易產生估值陷阱。市場有觀點認為,相比其他同業企業不足2倍的市銷率,信科移動的市銷率高達4倍,嚴重高估。這樣的理解方式,未免有些片面。
短期來看,需要正視,目前二級市場通信行業確實存在低估現象,但長遠來看,在政策、產業和市場的合力推動下,5G2B市場有望從產業孵化階段加速演進至產業複製階段,這是一個完全不同於4G時代的單一消費者市場,通信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大發展時期。
因此用目前短期的行業市場的狀態來評價一家新興企業是不公平的。信科移動現在是還未實現盈利,但我們也應看到其營收逐年增長,虧損規模在逐步縮小,並且隨著5G網絡建設推進,公司業務不斷拓展,規模效應逐步顯現,信科移動預計,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3.35億-26.35億,同比增長60.30-80.89%;歸母凈利潤-2.79億至-3.08億,同比增長50.27%至54.98%。
5月16日,信科移動向證監會提交註冊,距離成功上市僅一步之遙。信科移動聚焦移動通信網絡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化應用,符合國家未來戰略布局要點,是一家真正的「硬科技」企業。